回到首页

 

来稿须知

 

第1

 

第2

 

第3

 

第4

 

第5

 

第6

 

第7

 

第8

 

第9

 

第10

 

第11

 

第12

 

第13

 

第14

 

第15

 

第16

 

第17

 

第18

 

第19

 

第20

 

第21

 

第22

 

第23

 

第24

 

第25

 

第26

 

第27

 

第28

 

第29

 

第30

 

第31

 

第32

 

第33

 

第34

 

第35

 

第36

 

第37

 

第38

 

第39

 

第40期

 

第41期

 

第42期

 

第43期

 

第44期

 

第45期

 

第46期

 

第47期

 

第48期

 

第49期

 

第50期

 

第51期

 

第52期

 

第53期

 

第54期

 

第55期

 

第56期

 

57

 

58

 

59

 

60

 

61

 

62

 

63

 

64

 

65

 

66

 

67

 

68

 

69

 

70

 

71

 

72

 

73

 

74

 

75

 

76

 

77

 

78

 

79

 

80

 

81

 

82

 

83

 

84

 

85

 

86

 

87

  88
  89
  90
  91
  92
  93
  94
  95

 

96

 

 

 

节义千秋(电影剧本·上)

纪念民族英雄张煌言殉难350周年
(1620—1664)
 

朱  树   

 

   


故事梗概


十七世纪五十年代,江南地区沦于满清铁蹄之下,东南一带的抗清主力只剩下郑成功、张煌言两支义师。张煌言青年时代就在家乡宁波高举大纛,直到壮烈牺牲,坚持抗清斗争19年,在中华民族抵御外侮的历史上写下了光辉灿烂的一页。
公元1651年,清兵全力攻打浙江翁洲,以拔除南明鲁王政权。由于大臣张名振的主观武断,不听张煌言的劝阻以至翁洲覆没,留守将士全部殉难。予此山穷水尽之际,张煌言提议投奔郑成功。在郑成功的帮助下,收复了翁洲。
张煌言与郑成功会师厦门,大有相见恨晚之感,张煌言被授予北伐军军师,共图大举。北伐舰队攻入长江,张煌言身先士卒,冒着枪林弹雨,摧毁了敌军的江防炮台,首战告捷。接着,他又自告奋勇担任西路军先锋,率领人马进入安徽。然而,郑成功因胜而骄,刚愎自用,听不进张煌言的忠告计策,结果中了清江南总督郎廷佐的诈降之计,使北伐大业功败垂成。其时,在皖南取得辉煌战果的张煌言闻此噩耗,只得下令撤退,另开局面。不料,途中又遭变故,待到义军杀出重围只剩张煌言等3人。他们乔装改扮,夜行晓宿,在当地义民的帮助下,跋涉皖浙2千余里山路,闯过雄关险道,终于回到了浙东海滨,重图大业。
当张煌言赶到厦门,欲与郑成功会师,重新北伐;岂知郑成功自江宁惨败,一蹶不振,再次拒绝张煌言的忠谏,一路撤退,只图生存,不思救亡,而东渡入海,攻取台湾去了。
张煌言“三度闽关,四入长江,两遭覆没”,但雄心不改,坚持斗争,明知不可为而为之,。直至全国抗战之火相继扑灭,他痛感大势已去,只得散军,隐于悬嶴岛。同年夏被叛徒出卖。父死、妻狱、子杀、亲友遭到株连,张煌言毫不动摇,大义凛然,威武不屈,以苏武、岳飞、文天祥、于谦等民族英雄为楷模,于公元1664年(农历九月初七)就义于杭州凤凰山宫巷口刑场。终年45岁。




人 物 表

张煌言 (1620—1664)字玄著,号苍水,浙江鄞县人。民族英雄。文学家。南明兵部尚书、监军。
郑成功 (1624—1662)原名森,字大木,隆武帝赐姓朱,号“国姓爷”。民族英雄。南明延平郡王,招讨大将军。
张名振 南明富平将军,定西侯。
阮骏毅 南明征虏将军,义勇伯。
罗子木 儒生。张煌言幕僚。
杨冠玉 张煌言之携印童子
鲁 王 即朱以海。南明监国。
潘庚钟 郑成功参军
甘 辉 郑成功部将
张圭章 张煌言之父,明刑部侍郎
李大爷 翁洲义民
郎廷佐 清江南总督
管效忠 清南京提督
王济度 清世子。定远大将军。
赵廷臣 清浙江总督
张 杰 清浙江提督
黄 梧 原郑成功部将,后降清,封“海澄公”。
余 新 郑成功部将,后降清
徐 元 南明军小校。出卖张煌言之叛徒。



序幕


旁白:
“崇祯十七年(公元1644年)明王朝覆灭,清兵入关,长驱南下,烧杀抢奸,神州大地遭到了深重的灾难。在民族矛盾日益严重的情况下,广大江南军民奋起了英勇的抗清斗争,张煌言即是一位和郑成功齐名的民族英雄、壮烈的爱国志士。
由于历史条件的限制,他领导的壮举失败了,但他在艰苦卓绝的逆境中所体现的不屈不挠的精神光照人间。但由于政治的因素,他的丰功伟绩长期被掩盖,鲜为人知。现在,该到了拨乱反正,还其本来面目的时候了 !”


大海无垠,宝石蓝的海水在秋日的阳光下闪耀金光。
星罗棋布的岛屿,如同撒落在锦縀上的珍珠。
列列战舰乘风破浪地飞速前进。
扇形的浪花激溅喷薄,飞雪泻银。
高树的军旗飘扬漫卷,光彩夺目。
大纛上分别绣有“明”、“监国•鲁”的字样。
船工们精神抖擞,各就各位,奋勇工作。
将士们斗志高昂,剑拔弩张,严阵以待。
一艘挂有帅旗的艨艟大船。
将校们护卫两位大臣。他们俯身舷外,极目远眺。
天,一碧无翳,高远空阔。
水,滚滚奔流,无际无涯。
将士们目击长空,神采飞扬。
一头海鸥自由地翱翔,它时而高飞,时而疾落,身形矫健,气宇宏伟。
两位大臣却忧心忡忡,目光焦灼,望穿秋水。
年长的一位身体瘦弱,满面于思。(叠印字幕:南明富平将军张名振)
年青的一位身材伟岸,面容英俊。(叠印字幕:南明监军张煌言)
突然,在水天交接的远方腾起一缕烟柱,一星火光。
一瞬间,火光烛天,浓烟蔽日,大火映红江面。
一条条快船从火阵中如箭地飞来。
一个个斥侯奔上帅舰,向张名振急报。
张名振大惊失色,摇摇欲坠。
将士们猝不及防,手足无措。
张煌言临危不乱,神态自若。
烈火狼奔豕突,风驰电掣地袭来。
上游泅来一具身着明朝衣冠的尸体。
海鸥的翅膀沾着火星,烧了起来。
张名振目击心伤,一声惨叫,倒在舷旁。
船工们失去主宰,乱成一团,船儿原地打转。
张煌言当机立断,剑举青空,遥指前方,命令前进。
队队战船重振军威,朝火海冲去。
着火的海鸥痛苦地鸣叫、扑打,仍在飞翔,飞翔。
海鸥驶过的航道,用火织成片名,打出演职员表。
《节义千秋》

1 浙江翁洲(1646年)
大队战船朝海岛疾驶而来。
浪涛拍打峥嵘的岩崖,海鸟在天空哀鸣。
海滩上陈尸累累。
张煌言未待战船靠岸,身先士卒,跃入海里,涉水前进。
将士们纷纷跳海,涉水前进。
一个豹头虬眼、虎背熊腰的青年将领(叠印字幕:南明征虏将军阮骏毅)挡住张煌言:“大人,由未将冲锋!”
张煌言:“不!翁洲的地理形势,煌言我更为熟悉。阮将军你殿后,护卫监国和定西侯要紧。”
阮骏毅不情愿地“大人——遵命!”
张煌言挥剑大呼:“随我上!”
张煌言率领战士们迂回曲折地前进。
海滩上犬牙交错地横陈敌我双方的尸体。
张煌言他们的到来,惊飞一群啄食噬尸的猛禽。
海滩上触目惊心的是:折断的戈矛、残损的盔甲、燃烧的军旗、破碎的船浆……
海滩上处处是劫后余生的景象:砸碎的宫室鼎器、遗弃的富户珍宝、撕裂的妇女衣裙、散落的小民鱼粮……

2 翁洲海滩(化出)
张煌言眼里闪过的旧日景象:
朝霞满天,海风拂旭,波平沙软。
犹如平沙落雁,海滩上汇聚前来欢送的人群。
海边。一字儿排列上百艘战船。
战船周围则是渔民的船队。
文武大臣簇拥一位年约三十左右、身穿龙袍的男子(叠印字幕:监国鲁王)朝停泊的战船而来。
出征的将士在甲板上列队。军容齐整,精神饱满。
父老乡亲箪食壶漿、杠猪抬鱼地欢送王师。
张煌言只得代表王师接受百姓的礼物。
张名振踌躇满志地向军民们作即席演讲。
海滩上群情奋发,掌声雷动,铁臂如林。
甲板上呼声震天,刀枪齐举,气贯长虹。
渔船上敲锣打鼓,红袖飞舞,喜气洋洋。
战船启航。张名振、张煌言拥着鲁王频频回首,朝送行的民众致意。
留守的文武大臣、军民依依不舍地挥手送别。

3 翁洲海滩(化入)
如今,展现在张煌言眼前的景观:
遍地的尸骸、毁坏的武器、敌人来不及劫走的战利品。
死一般寂静的海岸。只有怒号的阴风、排空的浊浪、盘旋的鹰隼……
张煌言跃起:“弟兄们,跟我冲啊!”

4 定海城
张煌言率领战士们冲进城里。
城市成了废墟:倒塌的房屋、洗劫的店铺、血染的街道……
张煌言惊诧地发现这是一座空城。没有遇到一个敌人、一个同胞。
张煌言吩咐裨将率队分头搜索。
张煌言自己率领部队继续朝目的地前进。

5 监国鲁王行在废墟
几根断柱残梁直指苍天。
山积的瓦砾冒着余烟,飘着灰蝶。
烧残的图书、典籍、绢帛、仪仗、祭器……
宫墙下、井台旁、台阶上倒毙太监、宫女、禁卫、大臣的遗体。
张煌言和将士们发指眦裂,呆若木鸡。。

6 鲁王行宫(化出)
张煌言眼里闪过的旧日景象:
画栋雕梁,金碧辉煌,宏伟博敞。
鲁王神采奕奕,在宫女、太监的侍从下御殿听政。
张名振、张煌言等文武百官衣冠鲜明、神清气朗地入朝覲见。
文武百官在歌乐声中朝拜国主。

7 监国行在废墟(化入)
如今,展现在张煌言眼前的景观:
满目疮痍,一片狼籍。翁洲人民惨遭浩劫,监国宫阙荡然无存。
鲁王跪倒在地。地上是一座烧焦的祖宗牌位。
张名振伏地恸哭。
将士们泪流满面,义愤填膺。
张名振起立,扑倒在张煌言怀抱。
张名振涕泗纵横:“苍水兄,愚弟悔不听你的金玉良言……”

8 鲁王行宫•朝阳殿(化出)
张名振眼里映出昔日的一幕:
鲁王在大殿上朝见文武官员。
鲁王:“孤王自监国以来已有五个春秋,但未敢有一日贪图安逸,也未尝有一日忘却国耻:半壁江山沦于敌手,太祖基业玷污腥羶。孤王无论是漂泊海上,风吹浪打;还是奸小专权,腹背受敌,都铭心刻骨于复国大业。今朝幸亏有张名振、张肯堂、吴钟峦、张煌言等忠臣良将的扶持,在翁洲监国……”
张名振出奏:“臣张名振启奏国主,方今驱逐鞑虏形势瞩目,鼓舞人心:孙可望、李定国拥戴桂王在广西、云贵抗清;郑成功在福建大败敌军;郝永忠、李赤心、高必正归顺大明后所率的荆襄十三家军成为两湖的抗清主力……我浙东义师应积极响应,乘机北伐。臣建议我王御驾亲征,倾其全力,攻克吴淞、直捣京口,光复古都!”
一老臣出奏:“臣张肯堂启奏国主,定西侯之策不妥。我王监国翁洲只有两年时间,基础薄弱、兵力不足、给养匮乏,鞑子对我虎视眈眈。如果仓促出师、急功近利,鞑子就会乘我后方空虚而全力攻打。”
张名振斥责:“迂腐之论!翁洲地处东洋大海,形势险要、物产丰富、百姓拥戴、固若金汤。它退可守、进可攻……我军北伐的目的,就是要牵制敌人的兵力。只要把守蛟门天险,便‘一夫当关,万夫莫开!’”
张煌言出奏:“臣张煌言启奏国主,定西侯和张阁部所奏各有短长。我们既不能因噎废食,待到万事俱备才去抗战,北伐是刻不容缓的头等大事;但也不能孤注一掷、麻痹大意。蛟门虽天险,若是清兵从海上包抄呢?要是我军深入敌后,清兵夺我翁洲基地呢?”
张名振:“张煌言,你休长他人之气,灭自己威风!”
张煌言:“不!我国主应厉兵秣马、励精图治、壮大力量,西联广西、南联福建,一起抗清——”
张名振打断:“胡说!依监军的高见,岂不是要我主放弃国号,听命那个懦弱无能、贪生怕死的昏王朱由榔?我王也吃足了投靠唐王以及少年得志的郑成功的苦头,使我君臣长年飘泊海上。”
张肯堂:“老臣亦以为此事断断不可!”
张煌言:“两位大臣,且听在下一言。大敌当前,我们要抛弃前嫌、同仇敌忾、不计得失,唯国是为重呀!”
张名振:“监国!你是听我的,还是听他们的?当初是我张名振赤胆忠心,才使你有今朝。”
鲁王:“定西侯奏之有理。翌日御驾亲征、挥师北上!”
张煌言:“监国不可!”
张名振:“谁敢乱北伐大计,军法从事!”
张煌言仰天长叹。

9 监国行在废墟(化入)
一阵惊涛骇浪惊醒了回忆中的张名振。
张煌言却呆怔,犹如一尊石像。
张名振:“苍水?苍水兄!你这是怎么啦?你是否不能宽恕张名振的过失……”
张名振跪倒在张煌言脚下。
张煌言毫无反应。
鲁王:“监军!爱卿!孤王悔不听忠良的诤言。”
张煌言蓦地下跪,泪水潸潸地向死难者默哀。
鲁王和全体将士跟着跪倒默哀。
张煌言吐言,神情异样:“你们……不该死;该死的……我们!”
张名振恍然大悟:“是的,是的。他们虽死犹荣,我们虽生犹死!”
张煌言喃喃地:“复仇雪耻,复仇雪耻……”
张名振担忧地:“是的,是的。我们一定要为死难者报仇、要为南明朝廷雪耻,在翁洲建设一个更强大、更美好的反清复明的基地!”
张煌言跃起,大呼:“北伐!北伐!北伐!”
张名振振臂高呼:“我三军将士、举国上下都对天地宣誓:‘北伐!北伐!北伐!’”
将士们呼声如雷:“北伐!北伐!北伐!”

10 景同
张煌言神态恢复正常,哭出声来:“罪臣……明知此去凶多吉少,却没有死谏力劝,致使……请国主治臣罪。”
张名振:“贻误军机、祸国殃民的是罪臣张名振!请国主按军法从事,我死而无怨。”
阮骏毅:“要治罪先治我阮骏毅!我不能迅速回军援救翁洲。”
将士们齐呼:“请国主治我等罪!”
鲁王感动道:“你们没有罪。失国之罪在孤王!”
左右来不及劝阻,鲁王已挥剑断袍。
众齐呼:“万岁!万岁!”
张煌言:“国主已为臣下做出楷模。请我王治臣罪!”
鲁王:“准奏。元帅张名振居功自傲、玩忽职守、专断独行,致使北伐失利、翁洲失守,酿成大祸。罢去其兵权,降三级调用!”
张名振:“谢恩。”
鲁王:“义勇伯阮骏毅身为先锋,却不能火速回军,救百姓于浩劫。罢去其兵权,降三级调用!”
阮骏毅:“谢恩。”
鲁王:“张煌言身为翰林学士,却死守章法,不知变通,在非常时期进谏,为君分忧;又身为监军,却不敢对上将功罪赏罚。罢免其职务,降二级调用!”
张煌言:“谢恩。”
鲁王:“其余将佐一律降一级,士卒罚俸一月!”
将士们:“谢恩!”
鲁王:“但当今国家正用人之际,国势岌岌可危。故而,诸位戴罪立功,将功折罪,仍留任上,以观后效。”

11 监国行在废墟
裨将纷纷来报。
甲:“报告大人!我等搜索全城,没有碰到一个鞑子。”
乙:“报告大人!我等找遍岛上,没有见到一个老乡。”
张煌言和张名振大惑不解,面面相觑。
忽然,从远处传来一阵亲切、激动的呼喊:“王师!”
一众乡亲在一名小校的带领下匆匆而来。
张煌言、张名振等将领急急迎去。
为首的一位老者:“你,你们……终于来了。”
张煌言惊喜地:“李大爷!”
小校:“大人,小的是在一个山涧里发现李大爷他们的。”
张煌言:“好!你自有重偿。”
张煌言紧握李大爷,内疚地:“我们来晚了。”
李大爷老泪纵横:“小老亲眼目睹张肯堂、张名扬、吴仲峦等列位大人从容就义。我翁洲军民,男女老少没有一个人投降,有的和鞑子肉搏、有的跳河、有的自焚、有的逃入山里……”
张煌言:“李大爷,还有乡亲们呢?”
李大爷:“唉……鞑子大军从海上三面包围翁洲,用大炮破城后就烧杀抢奸,无恶不作。接着命令老百姓统统离开岛上,迀居内地,不服从的一律杀头,为的是断大明的龙脉。”
乡亲们哀哀哭泣。
阮骏毅:“咱跟鞑虏拼了!”
李大爷:“他们人多势众呀!小老听说他们还要卷土重来,把王师统统消灭。你们还是赶快离开吧!”
阮骏毅:“不!让他们尝尝阮爷的厉害!”
鲁王长叹:“天啊……难道还要孤王亡命海上,过那种以海水为金汤、舟楫为朝殿,落日狂涛,君臣相对哭泣的日子?”
张名振:“你就只会哭!”
张煌言环顾四周:
天边迅急的乌云重重叠叠地压来。
狂风将残灰余烬刮得满地乱走。
断垣残壁、尸横遍地。
鲁王丧魂失魄。
主帅束手无策。
将士衣蔽甲暗,精神萎靡不振。
乡亲孤苦伶仃、形容枯槁。
张煌言:“监国、主帅,这儿不能守了!”
众人大吃一惊。
阮骏毅:“监军大人,你要干什么?我军不是特地从北伐前线折回,要跟鞑虏决一死战?”
张煌言:“你瞧瞧周围的情景还不明白?”
张名振:“去哪儿?”
张煌言:“厦门。”
张名振反感地:“去投奔郑成功?我王被郑成功拒之千里之外的难堪,你却忘了吗?”
张煌言:“这是他的部下所为。郑成功并不是固执己见、不通情理的人。”
鲁王:“事到如今,也只好如此了。”

12 翁洲海岸
张煌言、张名振和李大爷告别。
阮骏毅带领几名随从匆匆离去。
战士们从船上挑下粮食分给乡亲们。
乡亲们感激涕零。
张煌言拱手道:“乡亲们,我们会回来的!”
将校护卫鲁王、张名振等君臣登上战船。
张煌言殿后,踏上跳板。
“叛贼休走!”远处传来一声呐喊。
张煌言吃惊,转身。
阮骏毅率领随从疾步而来。
阮骏毅用剑戮住张煌言的胸脯。
船头。张名振怒喝:“阮骏毅,你反了?!”
一刹那,将士们在甲板上刀出鞘、箭上弦地对准阮骏毅。
顿时,形成剑拔弩张、针锋相对的局面。
阮骏毅:“哈哈……是他反了,还是我反了?张煌言是造成这场惨祸的大内奸!”
一阵惊心动魄的风暴扫过海岸,气氛寒凝般地沉寂。
张煌言:“阮将军,你指我是汉奸,可有证据?如果煌言有丝毫对南明朝廷不忠、对翁洲军民不义之处,那么我名正典刑,千刀万剐,心甘情愿!”
张名振:“义勇伯你疯了!张公张监军绝不是这种人!”

13 叠印(化出)
一幅幅真实的场景展现在人们眼前:
绍兴•明伦堂。青年学子张煌言和循吏钱肃乐起兵抗清。
绍兴。张煌言筚路蓝缕,风尘仆仆地护送鲁王而来。
钱肃乐、张名振迎接于城门。
绍兴•鲁王行在。一个武臣在在朝堂上颐指气使、飞扬跋扈。
鲁王战战兢兢。群臣噤若寒蝉。
张煌言挺身而出,痛斥权奸。
海上。张煌言、张名振率领水师,奋战清兵,不敌。将士们纷纷跳海逃生。
张煌言拼命护卫鲁王,杀出重围。

14 滃洲海岸(化入)
李大爷跪道:“将军大人,我等小民百姓担保张大人是为国为民的好人哪!”
乡亲们跪道:“我等情愿以性命担保!”

15 叠印(化出)
一组组真实的图景展现在人们眼前:
广场。张煌言一身戎装向如潮的百姓发表抗战演讲。
田头。张煌言率领战士们帮助乡亲们收割庄稼。
城郊。张煌言率领战士们在暴风雨中和民众一起修堤筑坝、抗洪救灾。
海滩。张煌言教穷苦子弟识字、练武。
海上。张煌言随渔民出海,请教航海、掌舵的本领。
张煌言协同渔民打鱼。

16 翁洲海岸(化入)
阮骏毅畧为踌躇,便道:“这就是证据!”
阮骏毅出示信件,高举道:“鞑子给他的密信!”
全场哗然。
张名振神色骤变,将信将疑:“竟有这种事?”
阮骏毅:“我有物证,更有人证。将鞑子细作带上来!”
五花大绑的清兵细作飞奔地被押了上来。
甲板。将士们把刀枪转向张煌言。
阮骏毅冷笑地:“监军大人,认识他吗?你的联络官!”
张煌言意欲拔剑:“我的剑锋认识他!”
阮骏毅眼明手快,抽去他的佩剑:“你想杀人灭口,丢车保帅?哈哈,这只王八刚爬上岸就被老子抓获。从实招来,否则叫你立即去见阎王!”
清兵细作:“小人叫赵正。是大清,不,不,是满清浙江镇台张杰部下亲兵。小人奉命送密信给张公煌言张大人,要大人早日率领人马归顺,荣禄、官位早给张大人安排好了……我家大人最佩服张大人的道德威望——”
阮骏毅喝止:“夠了!”
张名振:“阮将军你干得好!把汉奸张煌言抓起来!”
将士们一拥而上,把张煌言擒拿。
李大爷和乡亲们又痛苦又惶惑。
阮骏毅:“‘大忠臣’,你还有什么话可说?”
张煌言:“这不过是满清招降鄙人的一厢情愿罢了。这何以见得我张煌言有里通外国、出卖王师的依据呢?真伪如何,还是把那封密信公诸于众吧。”
阮骏毅:“你,你?国主,请将奸贼张煌言立即正法!”
鲁王犹疑不决,征讯张名振:“你瞧如何是好?”
军民的呼唤声如浪似潮:“读信!读信!”
张名振:“回奏监国,不如公开密信内容;如证据确凿,就地正法!”
鲁王:“准奏。命太监宣读清营给张煌言的密信!”

17 监国坐舰•甲板
太监启封密札,念道:
“南明监军张公煌言阁下:
我等久仰公之大名。公之忠孝节义,令人可敬可佩;文韬武畧,叫人可歌可慕;然而,公明珠暗投、误落伪营,使人可叹可憾。
方今明朝气数已尽,大清国运正兴。天兵所到,百姓无不拈香跪迎,英杰无不踊跃効命;王师南下,所向无敌;龙旗招展,席卷神州。
公深明大义、饱读诗书、恪守纲常,誉满海内。在此新旧更替之时、玉石俱焚之刻,望公顺应天道时势。我大清皇帝已为公安排好锦绣前程,职位在我等之上——浙江总督。只要公捉拿僣主、率领将士反正。如若不然,我大军将铺天盖地而来,泰山之下,必无完卵!
我等翘首以待,望明公三思。
另附令尊大人给公之亲笔信。
大清浙江提督 田 雄
镇台 张 杰
道台 王尔禄

大清国朝 八年辛卯
太监继续读信:
“煌儿:
江岸一别,至今已有五个春秋。乃翁和亲人们日夜都在惦念之中。
儿媳十分贤惠,五年来侍奉公婆、扶养孩子,竭尽孝道。万褀已能识文断字,只是盼望爹爹早日回家团聚。
乃翁垂垂老兮,行将就木,万事皆能看开。你母亲朝夕诵经礼佛,只是祈祷你平安归来。
一切望儿善自珍重。
父字

18 滃洲海岸。
太监的话音刚落,全场哗然。
阮骏毅自知闯祸,剑掉于地。
张名振面有愧色,忙道:“阮骏毅!这算什么‘罪证’?不过是敌寇的劝降罢了。快给监军大人松绑!”
阮骏毅和左右给张煌言松绑。
鲁王:“阮骏毅,该当何罪?你险些造下冤案,折了大明的一根栋梁柱!”
李大爷:“我原说张大人是为国为民的好人哪!”
乡亲们点头称是。
阮骏毅下跪,反手自缚。
鲁王:“监军,阮骏毅诬陷忠良、毁我长城、惑乱人心,该当何罪?”
张煌言:“斩!”
张名振:“监军你?启奏国主,阮将军并非出于私利,再说他在攻打吴淞口时立有战功。”
鲁王:“军法如山,休得说情!将罪犯阮骏毅处死刑,斩立决!”
张煌言喝道:“刀下留人!”
张煌言疾步过去,挡住刽子手。
鲁王:“爱卿,你又是为何?”
张煌言:“按军法阮骏毅该斩,论军功阮将军该赏。刚才乡亲们欢送王师出海,敌人的贼船却神不知鬼不觉地上岸,谁都没有发现。如果这是敌人的先遣舰队,那么后果不堪设想。幸亏阮将军心中始终绷紧敌情这根弦,不管你职位多高、资格多老,只要发现你对大明不忠、对鞑虏有利,他便百无禁忌,敢把皇帝拉下马。阮将军真不愧为义勇伯啊!”
张名振赞叹道:“好监军!好监军!”
鲁王:“好一个襟怀豁达的大忠臣!有监军担保,免去阮骏毅死刑,罚其责打四十军棍,降为小校。”
阮骏毅:“谢恩!”
阮骏毅朝张煌言磕头,感激涕零地:“监军大人,恩同再造,罪人阮骏毅……”
张煌言扶起对方:“以后再也不要鲁莽从事了。你我在前线应奋勇杀贼!”

19 景同
张名振:“将鞑子杀了!”
张煌言:“定西侯,两国相交,不斩来使。放他活命,以便让敌人死了招降我大明忠臣的狼子野心!”
左右取来笔墨,张煌言疾笔振书。
张煌言书毕,朗读复信:
“田提督雄、张镇台杰、王道台尔禄阁下:
天地有正气,万古有纲常。忠臣义士,惟有独行其是;国难当头,书生意气,理当匡世济时。忠孝已难两全,华夷岂堪共处?今观天象地理,胡运业穷、抗战如炽,为足下前途计,该弃暗投明,反戈一击、洗心革面,历史教训足以明鉴……今日之域中,存亡正未可必!
家书不劳足下费心,不孝早已弃亲忘家。
南明•兵部左侍郎、翰林学士 张煌言
南明监国•鲁王五年

万众呼声如浪似潮:“今日之域中,存亡正未可必!”

20 厦门•大将军府
一位丰仪峻正、瞻视神威的青年将军正襟危坐,脸色阴沉。(叠印字幕:郑成功)
郑成功接见鲁王使臣张名振。
张名振开门见山:“招讨大元帅,鄙人这次远来,别无所求,惟求元帅能借兵给我监国鲁王,复仇雪耻,联合北伐”
郑成功:“翁洲之败,郑某深表同情。贵军这次远来,郑某甚是欢迎,若是要吃要喝,我军无偿供应。惟有借兵一事,郑某万难办到!”
张名振急中生智,撕去衣衫,背上所刺“尽忠报国”四个字触目惊心。
郑成功一震,思忖良久,颔首答应。

21 长江
张名振、张煌言率水师北伐。军旅猎猎、征帆队队。
张名振、张煌言率将士登金山。全身缟素,焚香遥祭明孝陵。
石头城在一片凄迷的风雪之中。

22 翁洲
张名振、张煌言率领水师攻克翁洲。
阮骏毅冒着枪林弹雨,首当其冲,登上滩头阵地。
阮骏毅砍倒清军的大旗。
军民联欢,竞渡龙舟。
张煌言、张名兴致勃勃地观看表演。

23 江宁观音门
张名振、张煌言率水师与清兵激战。
清军用红衣大炮重创明军。
张名振瞧见孤军无援,只得下令撤退。

24 翁洲帅营
张名振生命垂危。
病榻旁垂手侍立张煌言、阮骏毅等将领。
张名振握着张煌言的手,道:“苍水……我不行了……看不到光复河山的一天……我死后,由你统率军队……”
张名振撤手而去。
帐外。跪着的将士一片悲恸。

25 天台•光复厅
张煌言安营扎寨。
张煌言在平旷之地指挥军事演习。
阮骏毅率领战士们演习。
战士们出色的成绩赢得满堂彩声。
张煌言向鲁王禀报演习结果。

26 光复厅
小校入报:“报告主帅,大人家里有来人急事求见!”
张煌言:“有何急事?寨外来人,一律按军纪从事!”
小校:“是。”

27 光复厅
张煌言升座。阮骏毅等将领分站左右。
案旁站立一个侍童(叠印字幕:持印童子杨冠玉)
小校搀扶一个苍头至堂前。苍头被蒙住双眼。
小校:“报告主帅,来人已在堂前!”
张煌言:“带他进见!”
小校:“跪下,上面是你家老爷!”
苍头:“老奴叩见老爷。老奴找得老爷好苦呀!”
张煌言:“你是张忠?快起来!你不侍奉太老爷,却找到这不该来的地方,这是为何?”
张忠泣不成声:“老……老太爷过世了。”
张煌言一惊:“你,你说什么?”
张忠:“老太爷在三个月前过世了。”
张忠说罢,解开外面的罩衫,里面是一身丧服。
张煌言失声痛哭,气噎而绝。

28 光复厅
太医为张煌言诊断。
张忠在一旁禀告什么。
鲁王和文武大臣焦虑不安的神情。
太医:“主帅大人是操劳过度,忧心国事,外感风寒,内伤肺腑,再加上突如其来的噩耗,气急攻心,悲恸而绝……给大人立即冲服热茶,再给大人开处方服药,以后必须多加调养。”
太医给张煌言冲服热茶。
张煌言缓缓醒来,呆怔无言。
鲁王安慰道:“生死祸福,皆是天定。令尊八十而终,也算高寿,还望爱卿节哀。”
张忠:“老奴禀报万岁,老奴奉老夫人之命,要老爷回去奔丧……”
鲁王:“特许你家老爷回乡守制,以尽人子之孝道。”
张煌言眼里随即闪现旧日的情景

29 宁波鄞县•张宅(化出)
厅堂。张煌言一身戎装,跪在一位耄耋之年的老叟脚下(叠印字幕:张煌言之父张圭章)
老叟的身旁站着一位老妇及其少妇、幼儿。(叠印字幕:张煌言之母、妻、儿万祺)
张煌言:“父亲大人,煌儿此去,不知何年何日才能回来探望亲人,望两老多加保重。”
张圭章:“吾儿不必英雄气短、儿女情长。值此国难当头、民族危亡之际,大丈夫理当投笔从戎、尽忠报国!可叹你父亲老了,不能和你同去疆场,马革裹尸。只能把一腔热血付之吾儿。”
张煌言:“煌儿决不辜负父亲期望!”
张圭章:“唉……为父不指望你成大器,只希望你能为国为民。”
张煌言诚惶诚恐地:“煌儿不孝……”

30 叠印(化出)
青少年时代的张煌言放荡不羁、为人不齿:
张煌言热衷写诗,不喜经史典籍。
张煌言呼朋引类,斗鸡走马、招摇过市。
张煌言舞刀弄棒 、扛鼎击剑,没日没夜。
张煌言醉心炼丹长生,沉迷辟谷、气功。
张煌言酗酒纵欲、狂睹滥博,不亦乐乎。
张煌言债台高筑,偷偷变卖祖业田产。
张煌言被乃父施以家法,打得死去活来,但桀骜不驯。

31 宁波鄞县•张宅(化入)
张母:“老头子,你提旧事干什么?煌儿不是早就改了么?多亏亲家翁,跪不仅为煌儿还清了债务,而且把爱女嫁给了我儿;贤媳妇相夫教子 ,使煌儿中了举人。”
张煌言:“母亲大人,父亲的担忧不无有道理。试想:一代名将,兵部尚书的洪承畴,剿匪抗清,战功显赫,竟会兵败投敌;文坛巨擘,礼部尚书的钱谦益,道德文章,堪称双绝,却会率先降清。钱谦益还是煌儿的老师,父亲自然会怀疑煌儿后生小子口是心非,重蹈覆辙。”
张圭章点头道:“那么吾儿会否‘口是心非,重蹈覆辙’?”
张煌言:“只学岳飞,不学秦桧!只学文天祥,不学吕文煥!”
张圭章拊掌叫好:“为父这就放心了!”
张煌言起立:“煌儿告辞了!”

32 天台•光复厅
张煌言“监国不可!臣闻忠孝节义,国家兴亡,以忠为先,以国为重。目下国势危急,生灵涂炭,臣子岂可因一家之难而不顾天下百姓惨遭刀兵之灾、卸下千斤重担呢?我张煌言早已移孝作忠、有国无家!”
张忠:“老爷,你从前离家时不是也想回乡团聚吗?如今老太爷落葬你也……老夫人一定要老奴把你找回来啊!”
鲁王:“孤王特旨你不必三年守制,你回去料理好丧事即可回来。”
张煌言:“军情火急,风云骤变,国主你不要再强迫臣子了。”
张忠:“老奴无法向老夫人覆命。”
张煌言抑止悲痛:“张忠……你回去就这般回复老夫人:‘煌儿因重任在肩,不能分身回乡扶柩葬父,望母亲大人恕儿不孝之罪,这实在是哀哉痛哉!煌儿已破家殉国,九死不回,想先严在九泉之下也会宽恕不孝吧。望母亲多加保重。’”
张煌言随即去冠割发,跪地呈上:“你将它带去,老夫人就不会责罚你了。”
张忠:“老爷,夫人和公子已五年没有见老爷一面。”

33 宁波鄞县•张宅(化出)
张煌言寝室。昏暗的灯光下,张煌言夫妇半臥床榻,悄悄交谈。
儿子万祺在熟睡中。
张夫人:“夫君此去,不知何时能回来?”
张煌言思忖道:“大概五年吧,纵使那时候还不能光复河山,为夫也要回来探望亲人。”
张夫人:“妾身会天天盼望你早日回家团圆。”
张煌言点头,吻别妻儿,披衣起身。

34 天台•光复厅
张忠:“恳求老爷瞧在——”
张煌言勃然变色:“送客!”
张忠眼泪汪汪,只得离去。
张煌言又昏厥过去。

35 张煌言寝室兼书房
张煌言病倒在床。
阮骏毅守护床侧。
鲁王在太监的前导下入内。
阮骏毅意欲致意,监国示意而止。
鲁王瞥见桌上汤药未动,神情不安。
鲁王移步床前,注视昏睡中的病人。
张煌言形销骨立,于思满面,鬓发星霜。
鲁王挥退太监,就坐床前看护。
鲁王扫视室内:一无长物,惟有书籍满架。
墙上。令人瞩目的是一幅宋丞相文天祥画像。
画像两旁挂着张煌言所书的文天祥律诗《零丁洋》的对联:
“人生自古谁无死”
“留取丹心照汗青”

36 张煌言寝室内外
杨冠玉兴匆匆而来:“报告大人!”
鲁王急忙把他拉出门外。
鲁王压低声音:“元帅病得很重,此刻正睡着呢。你有事可以告之监国。”
室内却传来病人吃力的嗓音:“外面可是冠玉……”
杨冠玉和鲁王只得入内。
鲁王:“爱卿可好些?你养病期间由孤王代理军务。”
张煌言强打精神:“冠玉,你又溜出去玩儿……”
阮骏毅将杨冠玉拉到一边:“喜事还是丧事?我要你报喜不报忧!”
杨冠玉:“喜事,喜事!”
杨冠玉走到床前:“小人是给大人打听消息去了。小人刚才听见招讨大将军郑成功派人送来军书,邀请大人一起北伐。”
张煌言精神陡振,一跃而起:“好啊!煌言一直在盼望这一天呢。”
鲁王忧喜参半,忙去阻拦:“爱卿,你的病体还未康复……快拿汤药来!”
阮骏毅取来汤药,尝了一口。
张煌言推开药碗:“我的病根是何时跟郑成功会师北伐!”

37 厦门•海滨(叠印)
战旗招展,大纛高扬。上绣“明•招讨大将军罪臣国姓”、“背父救国”等字样。
郑成功率领文武官员迎接张煌言义军。
郑成功陪同张煌言检阅仪仗队。
郑成功手挽张煌言入元帅营帐。

38 厦门•郑成功帅营
郑成功宴请张煌言,两人分宾主案前对坐。
郑成功敬酒:“兵部大人请!”
张煌言敬酒:“招讨大将军请!”
两人干杯。
郑成功:“张公国而忘家、公而忘私、志在北伐、心存鲁王,真是我辈之楷模啊!”
张煌言:“国姓爷大义灭亲、毁家纾难、乐在抗战、胸怀唐王,孤忠无双。招讨始终为唐,真是纯粹的忠臣啊!”
郑成功大笑:“侍郎始终为鲁。同道!同道!”
张煌言:“你我殊途同归。鄙人检讨我军北伐屡次失利的缘故,这固然是在于敌人使用了斩尽杀绝与招降纳叛这两种凶狠毒辣的奸计,但主要还在于我们自身:抗战力量过于分散、各自为政、势孤力单……如今唐王驾崩,鲁王自去国号;我等共扶永历皇帝。可是抗战形势不容乐观:西南,清朝大军压境,孙可望、李定国自相残杀;荆襄十三家军又作鸟兽散;东南,只剩招讨和鄙人两支义师了……”
郑成功:“是啊,成功这几年来是有沉痛教训的。我心比天高,却没有回天之力;志比钢强,却没有复国之能。威胁利诱、软硬兼施,贼虏对我无可奈何;兵来将挡、水来土淹,鞑子只能望洋兴叹。然而,我枉有十万大军,始终如困兽般地辗转于闽浙之地;我自负稳操胜券,却失算在几个叛徒、小丑手里,如施琅、黄梧……尤其是海澄守将黄梧的叛国投敌,在我的心窝捅了一刀!”

39 清军帅营(化出)
清军元帅(叠印字幕:清定远大将军王济度)对败报的将领大发雷霆:
“败报?败报?又是败报!统统都是饭桶!你们损兵折将、丧师辱国,叫我怎么向皇阿妈交待?海澄是郑成功的命根子,粮食、武器、辎重全藏在那儿……要不惜一切代价拿下!”
将领:“大帅,这海澄守黄梧是个三头六臂的魔鬼。请大帅加派军队……”
幕僚:“定远大将军,海澄只宜智取,不可强攻。请大将军——”
王济度拍案:“胡说!明天不攻克海澄,你们提头来见!滚!”

40 景同(夜)
王济度形影相吊,心事重重地在帐内徘徊。
王济度自言自语:“打也打不败,招也招不成,叫我如何是好?”
亲兵入报:“报告大帅,外面逮住一个南蛮探子,他诡称是从海澄来的,死也要见大帅。”
王济度心有灵犀地:“喔?快让他请见!”
几个清兵将捆绑结实的俘虏押上。
俘虏年富力强,身材魁梧,脸有刀痕,身穿明式布衣。(叠印字幕:南明海澄守领黄梧)
黄梧:“小人是伪朝海澄守将黄梧,跪见大清国定远大将军阁下!”
王济度又惊又喜,将信将疑:“啊,原来是黄大人?久仰!久仰!”
王济度叱责清兵:“混蛋!你们把本帅的客人当成什么东西?”
王济度不等清兵动手,亲自过来为黄梧松绑:“黄大人请起。黄大人请坐!”黄梧受宠若惊:“小人不敢。”
王济度:“坐下好说话。奉茶!”
两人分宾主入座。
亲兵给黄梧端上茶碗。
王济度:“黄大人夤夜而来,不知有何见教?”
黄梧:“小人不敢。小人特地……”
王济度见状,便道:“你们都下去吧。”
亲兵压低声音:“大帅,这人来路不明……”
王济度怒吼:“岂有此理!你们要把本帅的贵宾当成敌人的暗探?再胡言乱语,杀无赦!统统给我滚!”
士兵们惶恐急去。
黄梧如坐针毡,忐忑不安。
王济度:“本帅以礼相待、仁者爱人。如果你真的是敌方的探子,只要你说明来意,本帅依旧放你回去。”
黄梧感动道:“黄梧特地前来归顺正命天子、 大清大帅!”
黄梧赶忙自去冠服,露出光头,薙发结辫,箭衣窄袖,俨然是清朝顺民。
王济度大喜:“黄大人不愧为人中俊杰啊!黄大人品茗。”
黄梧喝茶,道“小人愿为殿下效犬马之劳。明日,小人带领心腹开城迎接王师。”
王济度:“好!攻克海澄城,本帅记你第一功!”
黄梧跪谢。
王济度:“但不过?”
黄梧心领神会,赶忙从怀里掏出卷轴、官印等物。
黄梧:“这是逆贼郑成功的福建军事建置全图……这是海澄城防枢纽地图……这是伪海澄守官印。请大人明鉴。”
王济度喜出望外:“好好……黄大人,你我已是一家,还分什么彼此?这海澄守大印仍由黄大人执掌。”
黄梧又要跪谢:“卑职拜谢大帅恩赐!”
王济度挡住道:“不必行此俗礼。但不过?”
黄梧:“奴仆愿意为大人分忧,哪怕刀山火海、粉身碎骨,也在所不辞!”
王济度突然变色,道:“海澄公!你为何卖主求荣、前徒倒戈?”
黄梧猝不及防,语无伦次:“这这……那那……”
王济度冷笑道:“郑成功待你不薄,任命你为海澄守领;你为何再来乞求海澄?本帅识破你的诈降之计!”
黄梧跪下:“大帅明鉴!且听小人一言。如有丝毫谎言,要杀便杀!”
王济度:“你说!”
黄梧:“黄梧虽为海澄守将,但度日如年,牛马不如。郑成功心胸狭窄、疑神疑鬼,动不动就军法从事,不管你战功多大,只要他看不顺眼,或者战事失利,不是撤职,便是刑罚,甚至杀无赦。弟兄们纷纷逃亡。如果明天黄梧与贵军交战,不能取胜,郑成功必欲取我头颅!”
王济度释然:“如此说来,本帅错怪了黄大人。请起,请起!”
黄梧起立:“谢大人!,”
王济度:“郑成功这乱臣贼子、混世魔王、不忠不孝、不仁不义之徒,竟敢跟我大清王朝作对:利用和谈,招兵买马,负隅顽抗;灭绝人性,六亲不认,不顾其父郑芝龙的安危,拒绝归顺……成了皇上的一块心病。”
黄梧大笑:“哈哈……这有何难?卑职对郑贼了如指掌,尤如乌贼熟知水性。大帅只需依卑职之计,管教郑贼和他的那班乌合之众死无葬身之地!”
王济度:“黄大人已为朝廷立了大功。本帅将向皇阿妈保举黄大人为海澄公,以此为证!”
王济度解下腰贯的玉带,赠给黄梧。
黄梧:“大人,如此重礼叫小人怎敢生受?”
王济度:“黄大人,升官发财、荣华富贵还有的是!”
黄梧感激涕零道:“逆贼郑成功是靠海吃海,咱们就将计就计。他以海岛为基地、海洋为战场、海军为支柱、海民为后盾。咱们就以毒攻毒、以海制海,卑职向大帅献上《平海五策》:迁界、烧船、搜贼、毁坟、屯垦……”
随之,出现下列叠印镜头。

41 海滨村庄
大队清军骑兵疾驰而来,迅速包围村庄。
清兵如狼似虎地闯入民居,将男女老少赶出屋外。
清将下令,清兵纵火焚烧房屋、农田。
清兵用暴力将痛哭流泪、挣扎反抗的村民们如囚犯地圏起、押走。
清兵将躲藏在山洞里的难民用火药炸死。

42 渔场
清兵冲上停泊的渔船,将渔民统统赶下陆地。
清军官兵纵火烧毁渔船。
清水军快艇在茫茫大海上巡逻。
一条商船悄悄地航行。
清将发现商船,下令开炮。
商船顷刻之间灰飞烟灭。

43 闹市口
清军官兵袭击一家商号。
清兵从店铺里搜出明朝的旗帜、信件、印鉴等物证。
清兵没收货物,砸烂商店。
清兵将该店的老板、伙计斩于街头。
围观民众惨不忍睹,丧魂失魄。

44 福建南安•金坑山
清军马队践踏郑氏墓地。
清兵砸碎护陵石俑、墓碑。
清兵挖掘郑成功祖坟,破棺暴尸。
清兵杀入郑氏祠堂,捣毁塑象,烧掉神主,夷为平地。

45 郑成功军营一隅
明朝降将黄梧率领清军骠骑袭击郑成功军营。
黄梧对昔日的战友大开杀戒。
黄梧从战俘中挑选慓悍强横者,
黄梧将他们编入清军行列。
黄梧押走其余战俘。
战俘们在清兵的大刀、皮鞭、棍棒的监督下开荒、筑路……

46 厦门•郑成功帅营(化入)
军事会议。将领毕集。
郑成功闻报痛心疾首,号啕大哭。
郑成功:“……朱成功犯下如此大罪、招来如此大逆!孽子我还有何面目对尸骨暴弃的列祖列宗?罪臣我还有何指望一柱南天、直捣黄龙?我非要活捉黄梧这奸贼,叫他碎尸万断!”
郑成功说罢,怒发冲冠,挥剑断桌。
张煌言:“大将军!目前西南形势十分危急。清廷采纳大汉奸孙可望、洪承畴的毒计,调兵遣将,攻打李定国的抗清主力;听说陛下已到了结草为庐的地步。‘亡羊补牢,犹未为晚’。趁敌人还未全面实施黄梧的奸计,惟有即刻北伐,才是我军唯一的前途。”
郑成功大呼:“英雄所见畧同!拿酒来!”
张煌言担心道:“大将军?”
郑成功:“成功不是借酒浇愁,而是痛饮出师酒!”
欢声雷动:“痛饮出师酒!”
士兵抬上酒甏,给将领们递上酒杯。
郑成功:“干杯!”
郑成功、张煌言和将领们干杯。
郑成功:“众位将佐!本帅此番与张公苍水共图大举,决定如下:第一:张公武能经邦、文能治国,多谋善断、韬略过人,故而请其担任我军军师。第二,张公曾数次北伐,经验丰富、形势熟悉,故而请其为我北伐军前锋镇将。第三,张公严以律己、赏罚分明、秉公办事、铁面无私,故而请其担任三军监军。征战中凡大事,均由本帅和张兵部最后决定;小事则自可裁决。”
诸将异口同声地:“拥护大将军决定!”
郑成功请出尚方宝剑:“此剑乃唐王所赐给本帅,今天,本帅将它授予张公。不管元戎宿将、皇亲国戚,若是触犯军法者,当可请出尚方宝剑,先斩后奏!”
张煌言接剑:“监军定不负延平王重托、将士们信赖!”
郑成功:“我军倾师北伐,只许成功,不准失败!”
全体举剑宣誓:“不获全胜,决不收兵!”
郑成功:“今朝出征,不可无诗。有请军师起草北伐檄文。”
诸将呼应:“有请军师起草北伐檄文!”
张煌言:“煌言当仁不让!时不我待,即席赋诗。”
一阵惊喜的声浪扫过大营。
张煌言心潮澎湃,诗思滔滔,犹如神助,脱口而出:(打出字幕)
“似闻天地悔疮痍, 片羽居然十万师。
走檄故嫌阮禹拙, 射书正觉鲁运迟。
丸中但说明三表, 麾下宁忘试六奇。
更说遗民垂涕处, 当年司录有威仪。
……
出现以下叠印:
桅樯如林、战船如涛、将士如云、军旗如霞。
南明舟师浩浩荡荡地启锚出征。
帅船大纛上绣字鲜明:“王师北伐”、“三军统帅”。
张煌言和郑成功昂首海天,指点鸥鸟傲翔。
张煌言和郑成功在灯下研究作战地图。
张煌言和郑成功与将士们谈笑风生、引吭髙歌。

47 江宁•秦淮河
河上灯火不夜,彩舟画舫,丝竹红袖,歌舞迭献。
一艘装饰华丽的官船。一位达官贵人邀请黄梧欣赏歌舞。
黄梧磕头谢恩,受宠若惊。
达官壮岁、无须,雍容华贵,踌躇满志。(叠印字幕:清江南总督郎廷佐)
郎廷佐:“这秦淮粉黛、六朝歌舞,海澄公觉得如何?”
黄梧:“回总督大人,敝职是个粗人。敝职家乡的南曲、盾牌舞另有一番情趣,说不定大人也会喜欢;只是福建至今被逆贼郑成功霸占。所以,敝职此番奉安南将军达素大人之命,前来贵处请大人共同击贼。一旦郑贼北伐,我军就陷于被动……”
郎廷佐嘲讽地:“‘北伐’?‘北伐’?郑成功的北伐军不早就被东海龙王请到水晶宫里去了吗?哈哈。”
众人讨好地胁肩谄笑。
郎廷佐身旁一个武官,脸似忠厚,眼现奸诈。(叠印字幕:清南京提督管效忠)
管效忠:“鄙人一向听闻黄大人在贼营时,是个大名鼎鼎、杀人不眨眼的活阎罗。怎么归顺大清后,如今反倒成了谨小慎微的谦谦君子?”
黄梧怔了一下:“你……管大人言重了!知郑贼者只有我黄梧。去年逆贼北伐失利是事实,但郑家军在羊山岛遭到风暴损失,并不像谣传的那么严重。郑成功出师十万之众,战船八千,损失只是九牛一毛,微不足道……郑成功这海盗头子是个急功近利、报复心强、非同一般的亡命之徒。他越是失败,越要狗急跳墙、拼死一搏。总督大人你不可不防啊!”
郎廷佐莞尔一笑:“‘天要下雨,粮要解营。’他要来就让他来吧,郎某将在长江口岸恭候他延平王大驾光临!”
黄梧惊道:“大人这……”
郎廷佐笑而不答。
左右心照不宣地大笑。
管效忠瞧见黄梧神情尴尬、大惑不解,便俯身道:“总督大人是武乡侯孔明再世,早在长江天堑为郑成功备好盛筵佳餚,但等他来赴宴……”
黄梧将信将疑,急忙跪道:“明公神机妙算!敝职佩服!”

48 长江口岸
舳舮横江、旌旗蔽日。
南明的北伐舰队有条不紊地前进。
帅船船舱。郑成功和张煌言主持军事会议。
郑成功:“……敌军凭借长江天险,在其重要的江防口岸瓜洲、镇江、江宁等处设置了强大的防御工事与重兵坚师,以阻挡我大军前进……”

49 长江•瓜洲(化出)
清军在江上筑成木浮营。
木浮营是用大木扎成木排,上覆泥土;木排四面树起木栅,木栅上留有无数洞眼以安置火炮及发射器。
木浮营内。清兵指挥策马巡视战备工事。
清兵卒不敢松懈,搬运弹药、弩箭,安放火炮、弓弩……

50 长江•镇江
清军在金、焦两山之间的江面上,用粗大的铁索封锁长江——“滚江龙”。
两边江岸上置有数百门红夷大炮瞄准江心。
炮台上清军将士严阵以待,跃跃欲试。

50 江宁城郊•银山
清军步、骑阵营强大,防守严密。
提督管效忠在银山守将的陪同下视察前沿阵地。

51 长江口岸(化入)
北伐舰队帅船船舱。
郑成功:“……大敌当前,形势严峻。我们别指望还有谁来支持我军,也别幻想谁会牵制敌军!请诸位各抒己见,提出进攻方案。”
阮骏毅等将领摩拳擦掌,争先恐后地提出建议。
阮骏毅:“应该集中兵力,摧枯拉朽,一鼓作气,直捣江宁城下……”
将领甲:“先摧毁敌军江防炮台,占领镇江,扼住长江……”(叠印字幕:郑成功部将甘辉)
将领乙:“不破除敌人的‘滚江龙’、‘木浮营’,一切都是空谈!”(叠印字幕:郑成功部将余新)
将领丙:“敝职以为应该水陆并进,双管齐下。一面用水军大破敌人的‘滚江龙’、‘木浮营’‘江防炮台’等江上屏障;一面用铁骑、步兵攻占敌人沿江重镇:南通州、江阴、镇江……”( 叠印字幕:郑成功参将潘庚钟)
郑成功颔首微笑。
张煌言:“诸位将军的请战精神和进攻办法都值得赞赏。不过,煌言以为,我军进攻的第一个目标应该是崇明。”
全场哗然,诸将惊诧。郑成功不悦。
张煌言从容不迫,指着壁上的一幅敌方《大清长江皖江江防全舆图》说:“请瞧!伪江南总督郎廷佐阻拦我军进入长江的第一道防线是什么?它既不是瓜洲的木浮营,也不是镇江的滚江龙和红夷大炮,更不是江宁前锋驻扎在银山的万余清兵铁骑,而是天然屏障、尤如虎口獠牙一般的崇明岛。崇明为江海门户,有悬洲可守……所以以鄙人之见,应首先攻占崇明作为我军的战略基地,这样,我军一旦有所不测,则进退自如、有恃无恐。”
众将领恍然大悟,拊掌叫好:“高见!高见!”“良策!良策!”
郑成功却道:“不然!崇明地形虽狭小但壁垒森严,崇明守将是淞吴总兵梁化凤,此人擅长用兵,能征惯战,非可小视。我军数十万雄兵攻取崇明不过是杀鸡用牛刀,然而不免耗费时日,贻误全局。本帅以为只有先攻下瓜洲,截断它和沿江的江防联系,那么崇明将不攻自破、唾手可得!”
张煌言:“招讨大将军!监军据理力争——”
郑成功打断:“你不必纸上谈兵!”
阮骏毅:“元帅不可!群策群力,应该让监军把话说完。”
诸将异口同声地:“元帅应该让监军把话说完。”
郑成功拍案而起:“是我延平王挂帅,还是你们挂帅?”
众将领跪道:“末将不敢!”
郑成功:“就这么定了!本帅命令监军张煌言率军、周全斌辅佐,担任正面主攻任务,摧毁敌军木浮营,攻占敌军炮台;由阮骏毅、张亮率先破敌军滚江龙……”
张煌言和阮骏毅等将领:“遵命!”

52 长江江面(星夜)
江畔停泊张煌言的主力舰队。
几十条快船悄无声息地驶去。
阮骏毅、张亮所率的战士均身穿水靠、手执武器、斧凿,潜入水中。
阮骏毅、张亮和战士们游至滚江龙处斩凿铁练。

53 长江江面(晨曦)
张煌言和将校们在主舰的甲板上焦灼地注视:
天边泛白,风急浪大,敌军江防阵地上影影绰绰地出现人踪。
蓦地,水面上出现一个水兵的脑袋。
张煌言急忙命左右把他扶上船来。
水兵疲惫不堪地向张煌言禀报什么。
张煌言大喜,举剑下令进攻。
舰队全体逆流而上。
舰队直逼清军炮台。
江面愈加狭窄,水流湍急,船行艰难。
张煌言当机立断,命令舰队改变队形,魚贯而行,首尾衔接。
一瞬间,舰队成为众矢之的。清军大炮从江防两岸一齐袭击明军舰队。
张煌言的主力舰队顿时桅断樯折,血肉横飞,烈火熊熊。
明军将士纷纷跳海逃生。
张煌言的座舰被敌炮弹击中。
杨冠玉惊叫:“大人,船舱中炮了!”
张煌言如若无睹,大声疾呼:“弟兄们!冲过去就是胜利!”
清军的木浮营又从上游排山倒海地压来。
木浮营朝明军炮击,发射箭矢。
明军连连船毁人亡。
明军残师仓皇逃窜,与后面的战船相撞。
张煌言朝一艘逃船上的官兵怒叱:“不能退!抗清复国的重担就在你我身上!”
又一发炮弹击中张煌言的座舰。
船上的大纛烧了起来。
左右对张煌言:“大人,快离开这儿!”
张煌言推开左右,跃上舵楼:“弟兄们跟我冲啊!”
着火的主舰载着张煌言一马当先地全速前进。
将士们士气陡振,斗志昂扬,奋勇前进。
张煌言的舰队在清军的枪林弹雨中朝木浮营冲去。
木浮营内。清军官兵惊惶失措,阵脚大乱。
张煌言大呼:“弟兄们,跟我杀啊!”
左右随张煌言飞身跃起,杀入清军木浮营。
将士们夺取清军的又一座木浮营。
将士们在攻占的敌木浮营内用大炮轰击清军的江防炮台。
清军炮台被轰得四分五裂,血肉横飞。
凯旋的军号声中,南明的战旗在烈火硝烟的江岸上高高飘扬。

54 瓜洲城
郑成功和张煌言在一座豪宅内召开军事会议。
郑成功:“北伐第一仗瓜洲大捷,监军张公苍水及其阮骏毅、张亮、周全斌等将军立下了汗马功劳。张苍水更是功高劳苦……”
张煌言:“不,不!煌言何来功劳?损兵折将罪过极大。瓜洲之役煌言率领战船数百、人马上万,然而生还者船仅十七、兵不满千……一念及阵亡将士,鄙人备感到痛心疾首。”
郑成功:“哎?一将功成万骨枯。为赢得关键一仗的胜利,些须损兵折将算得了什么?本帅记你第一大功!”
张煌言:“这万万使不得!元帅若要记功,该记在阮骏毅、张亮、周全斌等将军身上、记在夺取瓜洲的战士身上、记在全体烈士身上 ,为他们的家属优偓抚恤……当然,目前最要紧的是,一鼓作气全速前进,打得敌人落花流水、措手不及。”
郑成功:“对!全军将士必须刻不容缓地趁胜追击;这回召集全体将领来是研究下一步作战计划。”
阮骏毅等将领纷纷发表意见,述说什么。
郑成功:“本帅的主见却与你们唱反调。瓜洲一战,已使鞑虏丧魂失魄,敌人不是龟缩城里,就是望风披靡。因而,我大军必须直捣江宁!”
诸将瞧见元帅主意已定,不敢再持异议。
张煌言出言铮铮:“不。应该攻占镇江!敌人在瓜洲溃败,但它的水师并未丧失元气,眼下暂时退至芜湖;如果我军攻打江宁而不顾镇江守敌,他们必然会卷土重来、前后夹攻。”
郑成功恍然大悟:“攻占镇江倒是个好主意。但我担心万一镇江不能一举攻克,反而给江宁有了援救之机;退一步,如果扎营镇江城外,时日一长,又会影响整个作战计划……”
张煌言:“我军可采取双管齐下、左右出击的办法。一面直捣江宁北面的观音门,同时攻克镇江。这样一来,江宁势必震动,‘泥菩萨过江自身难保’,哪里还顾得上援救镇江呢?”
郑成功拍案大喜:“妙计!妙计!苍水兄不愧为高瞻远瞩、足智多谋的军师!”
张煌言:“煌言愿为直捣观音门的先锋!”
郑成功:“好!那就请监军任前锋镇将率水师西去,由本帅率两栖部队攻克镇江。”
张煌言:“敝职将在观音门外迎接元帅到来。”
郑成功:“一言为定!”紧握对方。
 

 

 

 

 

 

 


《自由写作》首发

回到开端

 

 

 

 

 2006◎独立中文笔会自由写作委员会主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