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到首页

 

来稿须知

 

第1

 

第2

 

第3

 

第4

 

第5

 

第6

 

第7

 

第8

 

第9

 

第10

 

第11

 

第12

 

第13

 

第14

 

第15

 

第16

 

第17

 

第18

 

第19

 

第20

 

第21

 

第22

 

第23

 

第24

 

第25

 

第26

 

第27

 

第28

 

第29

 

第30

 

第31

 

第32

 

第33

 

第34

 

第35

 

第36

 

第37

 

第38

 

第39

 

第40期

 

第41期

 

第42期

 

第43期

 

第44期

 

第45期

 

第46期

 

第47期

 

第48期

 

第49期

 

第50期

 

第51期

 

第52期

 

第53期

 

第54期

 

第55期

 

第56期

 

57

 

58

 

59

 

60

 

61

 

62

 

63

 

64

 

65

 

66

 

67

 

68

 

69

 

70

 

71

 

72

 

73

 

74

 

75

 

76

 

77

 

78

 

79

 

80

 

81

 

82

 

83

 

84

 

85

 

86

 

87

  88
  89
  90
  91
  92
  93
  94

 

95

 

 

   

艺术如何介入社会?(随笔)

 

浪  子    

   
 

 

 

【编者按】艺术记录社会,艺术介入社会;甚或,艺术干预社会,艺术变革社会,在争取社会公义和进步的人们的视野中,是社会的常态,通常也是社会的常识。

  1989年捷克斯洛伐克“天鹅绒革命”成功之前,这个国家的一个艺术家组合——“宇宙塑料人”(The Plastic People of the Universe)乐队争取表达自由的艺术行动,甚至成为捷克斯洛伐克社会转型获得成功的主要启动源之一。而在当下,从中国大陆的艺术家艾未未到杜斌,从关怀中港社会议题的「涂鸦少女」到「漫画刁民」,从本港艺术家介入社运的艺术空间蓝屋、C & G到活化厅,如何改写中港「艺术和社会」沉闷、刻板的历史,如何激活两岸三地个人自由和社会公义的伟大想象,一连串的实践、一连串的新闻、更是一连串的问题,带出了一个中国、香港和台湾两岸三地艺术家、评论家、文化工作者乃至公民社会普遍关切的主题。

  由中国独立艺术家联盟(筹)与香港城市大学当代中国研究计划联合主办、溯源书社承办的「记录 · 行动 · 变革——转型中国的艺术家和社会」研讨会,719日在香港城市大学举行。来自中国大陆、台湾和香港本地的艺术家、评论家、策展人与听众一起探讨艺术和艺术家在社会转型中的角色和作用,特别是在两岸三地社会转型处于不同阶位和面向中的特殊性及共通性等尖锐问题。中国大陆出席的艺术家、评论家和策展人有杨伟东、杜峡、王林、朱其、徐坦、舒阳等,来自台湾的是艺术家、评论家陈明秀、黄粱等,香港当地则是活跃在艺术实践和社运第一线的艺术家、评论家李俊峰、刘建华、卢乐谦、郑怡敏、阿平等登台亮相。主办单位郑宇硕教授致开幕词,远在德国的作家廖亦武、艺术家孟煌给研讨会发来书面致词。

  会议主题演讲和讨论当天分四个场次进行,分别是香港场「从本土出发:香港、中国与世界」、台湾场「看不见的手:台湾社会转型中的艺术和艺术家」、中国大陆场「自由及其限制:过去 · 现在 · 未来」及两岸三地论坛「更深的介入 · 更高的超越:中港台的对话」。会议吸引了不少关切艺术家和社会转型主题的民众、特别是年轻学生与文化公民的到场,还有与会者专程从广州、佛山等地赶来。与会艺术家、评论家等主讲人、嘉宾精彩的演讲,辅之随着讲谈放映的PPT图片和视频实例,令现场人士耳目一新,深受启悟。观众也积极参与,或发表感言,或提请释疑,给会议的互动环节增加了热烈气氛。会议全程由社会纪录协会现场作网络直播。

   中国社会转型处于迫在眉睫的关键时刻,具有社会介入和变革能力的艺术工作者、文化公民,在和平转型进程中的作用也令人瞩目,来自中国大陆的艺术家、评论家、策展人现场展示的艺术现实提供了见证。台湾和香港的艺术家、评论家介绍了一些先行的范例。而目前正在香港社会延烧的“事先张扬”的重大社会事件——“占领中环”,作为一个不可多得的行动舞台,为香港艺术家、艺术公民提供了某种可能性,他们正在思考,在会上也有尝试性的探讨。在一场声势空前的社会运动中,艺术家是否可能、艺术家是否有必要有所作为?如何作为?这也是这次会议吸引不少听众前来的一个焦点。与会人士受到触动的是,艺术家的社会行动,无论是以艺术创作的名义实施,还是以公民权利的名义呈现,从艺术界内部到社会广泛的阶层,不同的声音都将如影相随,因此当天的会议,大家的对话、沟通、交流,尤为可贵。因为它不是为了所谓「达成共识」,而只是为了平行地、平等地言说与倾听,为了彰显表达自由。

  本期专辑由几位与会者撰写,提供有关此次难得的活动台前幕后的一些个人观察和随感,供读者分享。

 

 

“生于1989,死于1984。”

——这是我多年前用过的一个网络签名。之中所指,明了的人总会明了,不明了的人劳动一番口舌,终归还是会明了的。因为它指向生命和生活,甚至就是生命和生活自身,吹皱的正是心灵那一池春水。

在第24届香港国际书展期间,躬逢其盛,我参加了由香港城市大学当代中国研究计划、中国独立艺术家联盟(筹)主办,溯源书社承办的“记录 行动 变革——转型中国的艺术家和社会” 研讨会,全程围观了来自两岸三地的艺术家、评论家及学者,探讨两岸三地社会转型过程中艺术家所扮演的角色、艺术与社会变革的关系。

置身如此波澜壮阔的大时代,幸运的是我们还有一个香港。一个有民主、自由的香港——并凭籍它来保障和维护其核心价值的香港,对中国大陆的社会转型很重要!毋须讳言,这些正是贵党权贵利益集团的敌人。记得南方系某周刊有过一篇《爱广州的60个理由》的社会调查,头两条就是离香港近离北京远,令人不禁会意一笑。不幸的是,我们只有一个香港,而且它也正在沦陷之中。

事实上,两岸三地的中港台已经是充满差异性与挑战性的经济共同体。接踵而至的未来,是个什么样的未来的未来?会是传说中的命运共同体吗?普鲁斯特有个说法,现在会改变,未来也不确定,唯独过往是最真实的,不可能被改变。而艺术何为?而艺术家何为?历史的书写者将会如何书写正在面对的一切?

我不知道,和与会的艺术家一样,我是试图来寻求答案的。同时,我知道,一个研讨会是不会有任何答案的。但是,创建如是一个自由交谈舞台,在对话、沟通、交流中,在平等的言说与倾听中,至少是提供了通向答案、或者说无限接近答案的一种可能。

719日,“记录 行动 变革——转型中国的艺术家和社会” 研讨会在位于九龙塘的香港城市大学举行。主办机构颇具匠心,将研讨会一分为四:香港场的主题是“从本土出发:香港、中国与世界”,主持人由活化厅厅长李俊峰担任,与谈人有活化厅艺术总监刘建华、C & G艺术单位主持人郑怡敏、蓝屋主持人卢乐谦;台湾场的主题是“看不见的手:台湾社会转型中的艺术与艺术家”,主持人由四川美术学院教授王林担任,与谈人有大同大学助理教授陈明秀、紫藤庐前执行长黄粱;大陆场的主题是“自由及其限制:过去•现在•未来”,主持人由独立评论家朱其担任,与谈人有来自珠江三角洲的艺术家徐坦、来自北京的艺术家舒阳和王林教授;最后一场是两岸三地论坛,以“更深的介入•更高的超越:中港台的对话”为主旨,主持人由王林教授担任,与谈人有香港政治漫画家阿平、艺术家李俊峰,台湾学者陈明秀、策展人黄粱,大陆艺术家杜峡、评论家朱其。        

当数以十万计的人流在排队涌进香港会议展览中心的书展现场时,这些人在谈论着些什么?当天,以“为小众留印记,为弱势存足迹” 宗旨的社会纪录协会(SocREC)派出专业义工,为研讨会全程作实况摄像,并已上传YouTube。我想,有心人可以自行搜索观看,毋须我象个老人一样在这里有完没完喋喋不休。

201081日成立的社会纪录协会(SocREC)是一个非牟利机构,旗下有网上视像媒体直播频道社会记录频道(Social Record Channel)。社会记录频道会在特定日子,例如游行、集会、示威等期间,不定期提供网上视像媒体直播服务。它的参与者,全部都是以肩负报导真相为己任的义工。目的就是尽量为发生在这个城市中,不被主流传媒关注的社会议题留下记录,并通过互联网免费发放给公众。

在会议期间,由于个人的视野偏狭、又或许因为兴趣之所在,我对香港本土艺术家及其所从事的种种留下深刻印象。比如目前香港故事馆所在的蓝屋和隐身油麻地上海街404号的活化厅。

蓝屋位于香港岛湾仔石水渠街72号至74A号双数门牌,现已被列为香港一级历史建筑。蓝屋落成于1920年,楼高四层,极具岭南建筑特色,楼梯间的墙壁、单位内的窗户由木材制造,而露台部分则采用钢筋水泥建造,是香港少数有露台建筑的唐楼。

多年来,蓝屋内曾经有一间二次大战前湾仔区内唯一的英文学校“一中书院”、一所为小孩提供免费教育的“镜涵义学”,还有一所由黄飞鸿徒弟林世荣的侄儿林祖开办的武馆,后来林祖的儿子林镇显改创立为医馆,至今仍在营业。

这里为什么叫蓝屋?原来还有一段故事:据说90年代蓝屋在修葺时,因物料库只剩下水务署常用的蓝色油漆,所以就把建筑物的外墙涂抹成蓝色;如果当时还有其他颜色的油漆的话,现在蓝屋可能就要改名了。

令人意想不到的是,这所历史久远的近百年老房子,虽然缺乏冲水马桶,但现在还有居民住在其中!18日,两岸三地的艺术家约20人,就是在蓝屋老居民华姐家吃的饭,并现场观摩社区街坊十多人来蓝屋绘画。

当卢乐谦来到蓝屋香港故事馆工作时,他有了崭新的发现:“原来每天在小区内生活,活生生的跟附近的街坊沟通,听听他们说他们的故事,而我亦把我的故事在日常生活的细节来跟他们交换,才发现这个艺术的本质——“沟通”。艺术不就是把讯息,情感传达的一种方法吗?那时候我想通了一点,不是我为小区带来什么艺术,而是要与小区沟通从中发掘一种由下而上,属于这个小区带着生命力的沟通方法。放下一切过往艺术家的身分,每一天与小区共同生活呼吸,才能酝酿出一个具归宿感的小区。

“其实小区与艺术,说过来都是生活与沟通。只要在生活上一开始创作,便会有反思,思考。当我们一思考,便会感觉到自己的存在,知道自己在生活中生命中的位置,可能有时会迷失,喜怒哀乐是人之常情。但文化,艺术,思考,开放总能给我们找到一点点答案,让我们活在当下。” 

艺术不仅可以是阳春白雪的,还可以是下里巴人的,甚至生活即艺术,我喜欢这样的社群关系。而隐身油麻地的活化厅,则是另外一个样子。

厅长李俊峰介绍说,活化厅的主要活动分为三大类:专题计划,按特定主题的加以研究探索的专题计划,并由不同的策展人推行;永不落空计划,定期举办不同类型的小区/艺术活动,让街坊持续参与;互撑项目,作为小区资源的活化厅鼓励任何人主动参与,欢迎小区团体与艺团洽谈合作。

20日下午,我们与会艺术家一行到活化厅观摩交流时,来自马来西亚吉隆坡的艺术家正在介绍他们的“茨厂街小区艺术计划” ,除了在活化厅展出大量图片,还有视频记录。李俊峰说,“艺术/行动者驻场计划 2013是一个期望连结“东亚”区域上的文化/艺术行动份子的对话和交流的平台。期间将开展一系列驻场创作、考察、艺术行动、工作坊、讲座等交流及协作活动,让艺术家/行动者连接到本土小区,以创作计划梳理当中的经验。

当天适逢还是每月街坊美食会,附近的居民各自在家中制作好各式热菜凉菜、点心、水果沙律等,带到活化厅与大家分享。我们亦兴致勃勃地参与了这种分享的美好。

后来,我和来自北京的评论家朱其交流时,不止一次表达过对香港本土艺术家的喜爱:想到就做,持之以恒,行动力超强;从身边做起,主动融入社区、融入生活。除了聚拢在蓝屋和活化厅周边的艺术家,我所熟识的香港艺术家中,三木、阿平都是很优秀的艺术公民。

再说一句位于九龙塘的香港城市大学,其实今年那儿还有一个敏感词纪念馆。著名的理想酒店,就在它边上。据说理想酒店在1980年代是香港很多富豪和明星的偷情胜地,因为地方宁静而不受打扰。这亦使这家酒店变成了当时人暗指去偷情的代名词,尽管在九龙塘其实还有不少其他类似的时钟酒店。

“记录 行动 变革——转型中国的艺术家和社会” 研讨会结束后我陪同艺术家杨伟东、杜峡去了一趟香港书展,人多到让人窒息,就没有多逛,这里也不是我购书的地方,我更喜欢那些二楼书店。我只知道今年香港书展年度作家是《号外》创办人陈冠中,写过小说《盛世:中国,2013年》,最新出版的小说名曰《裸命》。

我所生活的国度让人不得不天天去拥抱无力感,我不知道我还可以说些什么。是不是如若雷马克在《凯旋门》中,借男女主人公之口所说:“我们游走在梦的边缘,天就要亮了,没有时间上演悲剧。”

 

 

 

 

 

 

 

 


《自由写作》首发

回到开端

 

 

 

 

 2006◎独立中文笔会自由写作委员会主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