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到首页

 

来稿须知

 

第1

 

第2

 

第3

 

第4

 

第5

 

第6

 

第7

 

第8

 

第9

 

第10

 

第11

 

第12

 

第13

 

第14

 

第15

 

第16

 

第17

 

第18

 

第19

 

第20

 

第21

 

第22

 

第23

 

第24

 

第25

 

第26

 

第27

 

第28

 

第29

 

第30

 

第31

 

第32

 

第33

 

第34

 

第35

 

第36

 

第37

 

第38

 

第39

 

第40期

 

第41期

 

第42期

 

第43期

 

第44期

 

第45期

 

第46期

 

第47期

 

第48期

 

第49期

 

第50期

 

第51期

 

第52期

 

第53期

 

第54期

 

第55期

 

第56期

 

57

 

58

 

59

 

60

 

61

 

62

 

63

 

64

 

65

 

66

 

67

 

68

 

69

 

70

 

71

 

72

 

73

 

74

 

75

 

76

 

77

 

78

 

79

 

80

 

81

 

82

 

83

 

84

 

85

 

86

 

87

  88
  89
  90

 

91

 

 

 

文明的新解和新见(书评)

——读胡守钧《文明之双翼》

张桂华    

 

 



  文明之双翼,推动文明发展、更新、进步的双翼,科学精神和人文精神。

无论科学还是人文,都是老话题,却是个常说常新的大话题,只要我们的文明还处在发展、更新状态,只要我们的文明、他国他族的文明乃至全人类的文明还须不断进步,这两个话题也就永不会终结而必得常说常新。


一 科学精神系统说


   科学精神,作为与人文精神相对的概念,一般人可能会感到陌生,正如人文精神不等同于人文知识,科学精神也不就是科技知识。

什么是科学精神?“科学精神是科学(自然科学)赖以生存和发展的优秀传统和生命线”(《文明之双翼》第7页,以下只标页码)。这一概括是高度抽象的,然而,科学精神所包含的具体内容并不抽象,计有世界有序、世界可知、经验实证、逻辑分析以及独立精神和创新精神等若干项。自然,如此概括和解释并不具唯一性,在作者却有自己的内在逻辑。

世界有序、世界可知,相当于科学精神的本体论,是一切科学工作的出发点和归宿,是一切科学研究的根本前提,也是一切科学工作者的信心和动机之所在。无此前提,科学与宗教就无法区别,无此前提,任何系统的科学研究也就没有进行的必要了。

经验实证和逻辑分析则是科学精神的认识论和方法论,是科学研究的基本原则,也是其根本的检验标准,非经验不可能是科学,非逻辑不可能得到任何正确的结果。科学必是经验的,这是科学区别于一切形而上学以及一切非科学的根本标准,也是所有科学称之为经验科学的缘由。

中国文化缺乏经验实证传统,这差不多已是公认的中国没有发展出经验科学的最主要原因,作者对此却解说的更为精确:“说中国文化缺乏实证精神,若用来通论一切中国传统文化,显然不对,只能讲,官方传统和精英传统的主流是这样的,但绝对不能包括民间传统”(第69页)。但在中国传统极权体制下,政治上的统治阶级也是文化上的主导,官方和精英的主流不讲经验实证,显然,民间传统再怎样折腾也是发展不出牛顿力学的。

从科学发展史上看,在科学的经验传统中肯定伽利略,那是可以理解的,但要在逻辑分析传统中肯定伽利略,却是需要点独到眼光的,作者指出:伽利略不仅是经验实证的先驱,他也是逻辑分析传统的标志性人物,正是他将数学、逻辑这类抽象的纯粹计算形式与具体的经验材料结合起来,并且创造了物理学中的理想实验模式。正如爱因斯坦所评价的那样,伽利略的“这个惯性定律不能直接从实验得出,它只能根据思索和观察得出。理想实验无论什么时候都是不能实现的,但它使我们对实际的实验有深刻的理解”(转引自[德]爱因斯坦和[波]英费尔德,物理学的进化,周肇威译,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1962年版,第4—5页)。作者既指明了伽利略在整个近代科学发展中的重要地位,而且敏锐地看出了经验与逻辑两者之间所存在的最后的问题:“伽利略的伟大贡献,使科学精神中的逻辑分析传统发展到一个新阶段,建模、量化,计算,模拟运行日显重要,科学研究中不可或缺。……当然,模型归模型,其实也并没有真正跨越数学与经验边界之间的鸿沟。如何真正跨越?这个未解之谜,爱因斯坦、彭加勒等人作过思考,留下重要成果,有待人们不断研究”(第87页)。

至于“独立精神”和“创新精神”,则是对科学工作者的道德要求。以独立精神来说,主要有以下几方面:“第一,人格独立;第二,不能感情用事,只能尊重事实;第三,不屈从于教条权威;第四,不能屈服于政治压迫;第五,不能迷失于功名利禄”(第116页)。就这几项来说,以往大陆社会中最令人压抑的政治教条和令人难以抗拒的政治压迫,现在显然已不是大问题,成问题的反是最后一项迷失于功名利禄。过去几十年,即便社会大环境再压抑,所付出的代价再血泪,科学群体中人的正义感还是能清楚感受得到的。这给社会大众以信心,也是一个社会总能重起和复兴的希望所在。可如今?功名利禄弥漫于整个社会,也渗透了科学群体,不得不令人担忧的是,科学中人的是非感是否会被实用实利心所取代、正义感为世俗功名所压倒?


二 人文精神提升说


   科学精神,作者是加诸系统框架解说,对人文精神,作者则作了“提升式”解说。

自上世纪九十年代以来,人文精神已谈论不少,可越说越离谱,始终没到位,人言人殊,各执一端,从吟诗词、唱昆曲、听京剧等所谓高雅艺术,到扭秧歌、猜灯谜等民间习俗,再到图书馆、新闻媒体和教育制度等基础建设,都放入人文精神中一锅端。

 那么,什么才是基本的人文精神?

 作者明确提出,就是:自由、平等、正义、民主、宽容、博爱以及终极关怀。

言简意赅,清晰明朗,这是对人文精神的“提升式”新解。如若不这样提升,不这样化繁为简、高屋建翎,那就无法从众说纷纭、花样百出的各种说法中突围而出,就无法凸显人文精神的实质,也就无法让人领会真正的、基本的的人文精神。

这种看似简单却极其鲜明地擢出最主要人文精神若干项,以条目方式加以解说,对目前已被弄成大杂烩样的人文精神,正是急需要做的事。作者的解说也不俗,且看其对宽容的解说:宽容是宽容不同的东西,宽容自己不认同的、可能认为是错误的东西,宽容不等于赞成,所以宽容的仍然可以批评,“宽容和批评是不矛盾的,但是宽容和取缔是矛盾的”(第264页)。我可以批评你,但是我不能消灭你。这是宽容和赞成与批评的关系,还有宽容与妥协的关系:“妥协是博弈的结果,宽容不是博弈的结果。……宽容是对异己者,宽容异己的观点,异己的风俗,异己的习惯,异己的审美情趣。妥协更多的是关于利益的计较。不妥协也可以是宽容的。两个学派之间不妥协,争论不休,但这不等于不宽容。争论归争论,不去消灭对方,这就是宽容。宽容不是说要达成共识,妥协是一定要达成共识”(第276页)。如此新颖的解说,是否可以补充房龙不说,至少对大陆当下不甚健康的论辩风气是有警醒作用的。


三 人文精神的核心是人权


   更为新颖的,是作者对人文精神核心的确定和阐述。

人文精神,可广义可狭义,其外延至广无边,其基本内容按作者新见也有七八项之多,那么,什么是其核心?

 人权。

 作者将人权视为人文精神中一条贯穿始终的主线,所有人文精神都可归结为人权,以人权为底线,以人权为最终衡量标准。

 比如法律,人们应在法律范围内活动,其行为不能违反和超越法律,即便要表达自己的不满甚至抗议,也应限制在合法范围内。可如果法律有问题,且当局又不愿废除恶法怎么办?在这种情况下,突破恶法的限制进行抗议就是合理的。“合什么理?合人权之理。社会万象,以何为大?唯有人权”(第235页)。人权,也是衡量民主的标准:“一旦多数人的决定侵犯少数人人权的时候,可以断言它不是民主,因为它侵犯了人的基本权利。是否侵犯基本人权,这个是最高标准,是超越一切的”(第239页)。平等和公平也同样,体力不同的人不平等,智力不同的不平等,职务和职位不同的也不平等,这些也不可能平等,所以,“人人平等就是讲人权平等,不讲其他东西”(第321页)。“公平就是体现每个人有机会,公平的核心是人权,……人权可以保证每个人都有机会”(第370页)。

大焉者如此,细小琐微者,亦可同样以此加以检验,如中国民间传统文化,那些混杂有迷信、掺和着信念和希望的种种民俗习惯,对之如何评价和加以取舍?唯一的、根本的标准也是人权。“只要它没有侵犯人权,它承担了社会功能——因为总得承担一些社会功能,那么它对保护人权、对人的全面发展是有帮助的。只要它不侵犯人权,同时它有它的社会功能,那你没必要去把它打碎”(第262页)。

将人权作为人文精神核心的这般解说,确是大不同于以往任何说法的新解新见。这是应该的,也是必要的,2004年3月大陆社会已把人权写入了宪法,已成为公众的共识,建设和谐社会也已成了整个社会上下一致的努力目标,对于人文精神这一创见性新解,正是我们现时所需要的。

《文明之双翼——关于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的对话》
胡守钧著
复旦大学出版社2011年4月第1版


2012/9/30

 

 

 

 


《自由写作》首发

回到开端

 

 

 

 

 2006◎独立中文笔会自由写作委员会主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