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到首页

 

来稿须知

 

第1

 

第2

 

第3

 

第4

 

第5

 

第6

 

第7

 

第8

 

第9

 

第10

 

第11

 

第12

 

第13

 

第14

 

第15

 

第16

 

第17

 

第18

 

第19

 

第20

 

第21

 

第22

 

第23

 

第24

 

第25

 

第26

 

第27

 

第28

 

第29

 

第30

 

第31

 

第32

 

第33

 

第34

 

第35

 

第36

 

第37

 

第38

 

第39

 

第40期

 

第41期

 

第42期

 

第43期

 

第44期

 

第45期

 

第46期

 

第47期

 

第48期

 

第49期

 

第50期

 

第51期

 

第52期

 

第53期

 

第54期

 

第55期

 

第56期

 

57

 

58

 

59

 

60

 

61

 

62

 

63

 

64

 

65

 

66

 

67

 

68

 

69

 

70

 

71

 

72

 

73

 

74

 

75

 

76

 

77

 

78

 

79

 

 

 

关于《目录》(散文)

张桂华     

 

    

《目录》是一份民间杂志,没有刊号,也没有低一级的内刊号、低二级的内部准印证;《目录》也算是份同人杂志,几位写稿人年龄相近,思想习性相似,不但共同撰稿,连打印印刷以及其他繁杂事物大家也一起承担。这份创办于20世纪90年代初的小刊影响有限,原本不值一提,可既是“民间”,又是“同人”,应属《自由写作》编者所拟宏大题目之列,而我对《目录》出力较多,现仅就我记忆所及,交代一下办这份杂志的过程。

 

1990年秋天或1991年秋天,可能是“六四”以后的社会气氛使人感到不舒服,有一次,在与老同学罗李争闲话时,两人谈及,可写点东西在熟人朋友间传阅。传阅,要有载体,当时还没有网络,这就想到了我们何不自己来办一个小型民间杂志。

两人认真筹划了一下,主要是两件事:

一是工具,罗君提议我们不用传统钢板刻印,购买一台当时刚问世的个人计算机打字。计算机打字,不用说比手刻钢板,就是比一般油印打印机打出的字体也漂亮。当年计算机价格不菲,相比当年的收入更不菲,这由罗君一肩承担,他留学归国后手头还有点钱。计算机打印之后的所有事项则由我解决,包括纸张、印刷、装订等等。

二是人员,两人写太过单调单薄,于是确定两人分头邀约,两人先各邀一位,凑成杂志的主干。罗邀的是王一梁,我邀请的是教育研究所李新华。

数日之后,四人在罗家首次聚会,先相互沟通了观念想法,再具体商量了一下杂志内容、间隔时间以及第一二期各人可写的篇幅等等。

杂志名为“目录”,出于一梁巧思,但不是第一次聚会时提出的。“目录”,目光所及即录,既巧妙还有掩饰作用,放在封面上,谁都不会以为是杂志名称。我颇为欣赏,但罗李两位对此根本没在意,对杂志是否有名称似乎也从未问起。

第一次聚会上,罗君谈到互相联系之事,当时上海私人电话还不多见,恰巧我们四人家都已装了电话,罗君为此还说了一句什么赞语。



此后,一切按计划开始周转。

罗君买来计算机,装入一个汉字输入软件,艰难地开始打印。这一工作进展缓慢,汉字软件需要学习,从熟悉到熟练更有一个过程,最初的文稿都堆积到了罗君那里。第一期杂志文章都是计算机打印字体,应该是罗君打的,但我已无印象,我只记得,罗君那篇长文是他自己打的,是对着已写就的手稿打的。李君也有一篇长文,也是计算机字体,但是否罗君打,我完全不记得,当时我经常到罗家,似乎没见过李君手稿,按当时罗君打字速度,那至少要打十天半个月的。

一期杂志试下来,看得出,罗君工作量太大,其打字速度成为出刊“瓶颈”,必须另辟溪径。当时,我的学校刚买了一台新问世的“四通”打印机,专为办公室打印公文简报所用。为顺利将公济私,我主动介入学习,帮助机要打字员打印,在打印公文简报同时,夹带着将杂志文章一起打印。所以,以后两期杂志,文章字体有不同。最后一期杂志的文章字体统一,那是因为从头至尾都是由我在“四通”上打印的。

无论计算机还是“四通”,打印出的只是蜡纸,蜡纸以后的印刷和装订,全由我在学校解决,我请誊印室员工帮忙印刷,再找同事和学生帮忙装订,一期杂志印刷连装订,大约需费时一天工夫。

相比于罗君与我,李君较为清闲,主要是写文章。一梁在四人中年龄最小,精力旺盛,他跑前跑后,帮忙做了不少杂事。

 


《目录》总共办了四期。

四期的文章内容,跨度较大,体例较杂。

我们每人各写了一篇长文,但同样是长文,其间有差别,罗君李君的长文要比我和一梁的长文长得多,约两万字左右。

罗君写的是批评文,批驳何新那篇刊载于《人民日报》头版的文章。罗君基本按何文的观点顺序来,从事实和逻辑两方面逐个批驳,一路放笔写来,洋洋洒洒,痛快淋漓,两万字都打不住,只能分为上下两篇。在我印象中,《目录》只刊载了他的上篇,因为他的下篇迟迟未能完篇,迟到杂志结束了才完篇。以后他将上下两篇单独结集,在朋友中散发传阅。

李君的长文气魄宏伟,一看名字就知道:“七十年代是怎样结束的?”以引诗开篇,以一首自填的词结束,文章既叙事也抒情,有分析有感情,不是旁观者的中性立场,而是深入其中歌之颂之,歌之颂之不足再加以舞之蹈之,气势磅礴,一泄千里,纵观历史又展望未来,通篇的文字用语也讲究,称得上是一篇美文。

李君的文章,可能是《目录》中唯一被其他杂志主动转载的一篇了。传出的渠道经由一梁。以前听他说起过,此文被外面一个什么杂志转载,又传话过来,李君是否还有其他类似的文章?传来的消息模糊,我连什么杂志转载都没弄清,但我还是将话带给了李君。李君不以为然,我知道李君,传话过来距李君写此文已有两三年,而李君是个永远在进步的人,今日之我胜昨日之我或昨日之我死今日之我生,其习惯说法就是:这是很久以前的事了!所以,类似的文章李君以后也没有写,至少,写了我也不知道。

李君文章究竟由哪个杂志转载?今年春节与孟浪聚会,孟浪告诉了我,是贝岭看到后转载的。可我真是糊涂,名称当时听了,事后就忘了,现在更是连一点影子都没有了。好在李君不会在意,李君永远在进步,今天的进步与二十年前相比更是不可以道里计了。

一梁写的较长的文章是其“阿修罗”系列中的一篇。老实说,当时我不懂“阿修罗”,看了他文章后才知道啥意思。一梁的“阿修罗”以及其他文章给了我很大启迪,让我知道了有这样一群写作者和这类文体的存在,也就是一梁豪迈名之为“萨伯卡丘”(英语Sub-culture译音)的堂堂正正的存在。此后不久,一梁一气写了许多文章,以后单独合为文集《朋友的智慧》。

我自己写的较长的文章,说来有点不好意思,是一篇有关明清淫秽小说的文章,其时我正巧看到一批台湾过来的明清淫秽小说影印本,于是写了个半介绍半研究的准学术文章。不用说,这样的文章没有其他几位所写的气势,在基调上也是不太合拍的。幸好,其他几位并不计较。

短文,罗君没有写,一梁是否写过,我不记得,李君写过一篇,我自己则写了四五篇。

杂志所有文章最后在我这里归拢,印刷装订由我完成,这样我就要有点考虑。为使杂志内容多样化、长短篇相配合以及出刊时间恰当等等,我需要积存点小文章,用以灵活调配。我的四五篇小文章是谈经验、谈逻辑的,是我当时感兴趣在认真读的一批书的读后感。

杂志第四期,断稿,我看看时间不能再拖,就把我写的这些小文章统统放上去,算是出了最后一期。


《目录》前后办了四期,时间前后约半年。

杂志每期大约印三十份,我们四人各取若干本,他们三位如何散发的我不知道,我散发的数量应该最多,我散发给少数朋友、同事以及学生。

我散发的效果如何,有则趣事可讲:一天下课后,两个学生到我办公室,我顺便将几期杂志给他们。他们告别后我往食堂吃饭,远远看见这两个学生躲在食堂一角落里撕扯什么东西。我近前一看,地上散乱着第一期杂志的其他文章,他们将我的淫秽小说文章单独留下,揣在怀里溜走了。这应该是特例,不可类推。



杂志没办下去,事后检讨,与写稿人队伍没有扩大有关,与大家的兴趣转移尤其是我自己的兴趣转移有关。

扩大写稿人队伍,不是没有尝试,而是试下来的结果不成功。

有一次,我特地找来一位上海社联的朋友参加我们的聚会。这位朋友消息灵通,交游广阔,对思想文化文学感兴趣,我总以为能成为我们的同道。可谈话却进行得很不顺畅,每当这位社联朋友谈一问题或对问题谈一看法,我们中的一位总要“打横炮”,提出相反的问题或对立的看法来顶他,我几次打圆场,可转一圈下来仍复如此,这就弄得有点无趣。不用说一起写稿了,就是谈话也难以进行下去,最后这位朋友只能提早告退了。

我自己的兴趣转移,应该不是消极的。

似乎就在此时,我到复旦大学一个上市公司兼职,这个公司想办一份杂志,我去公司兼职,一定程度上就是为此而去。既然可依靠公司有钱有势办一份正式杂志,从各方面考虑,那显然要比办一份民间杂志有利得多。这样,我就弃民间而奔公司了。

不过,这份公司杂志最终没有办成,但这是另一个故事了。

2012/3/22

 

 

 

                           
《自由写作》首发

回到开端

 

 

 

 

 2006◎独立中文笔会自由写作委员会主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