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到首页

 

来稿须知

 

第1

 

第2

 

第3

 

第4

 

第5

 

第6

 

第7

 

第8

 

第9

 

第10

 

第11

 

第12

 

第13

 

第14

 

第15

 

第16

 

第17

 

第18

 

第19

 

第20

 

第21

 

第22

 

第23

 

第24

 

第25

 

第26

 

第27

 

第28

 

第29

 

第30

 

第31

 

第32

 

第33

 

第34

 

第35

 

第36

 

第37

 

第38

 

第39

 

第40期

 

第41期

 

第42期

 

第43期

 

第44期

 

第45期

 

第46期

 

第47期

 

第48期

 

第49期

 

第50期

 

第51期

 

第52期

 

第53期

 

第54期

 

第55期

 

第56期

 

57

  58
  59
  60

 

61

  62
  63
  64
  65
  66
  67
  68
  69
  70
  71
  72
  73
  74
  75

 

76

 

 

 

远房表叔(随笔)
——纪念哈维尔

◎ 李亚东    

 

    

 

跟许多普通人一样,我没有见过哈维尔。

可这个事实,不妨碍我走近他、阅读他。甚至想象他、感受他。在我的心目中,这位人类精神的先知、极权主义的敌人,更像是自己家里住得很远的父辈。一位可敬而更可亲的远房表叔。

是共同的历史、共同的命运,把我们联系在了一起。对于这种限定或者恩赐,我们只有面对。或者,学鸵鸟是另一种选择。

毫无疑问,在全世界包括中国,许多厌倦了生命被征用、想要唱出自己的歌、编织自己人生故事的人,许多勇敢的或算不上勇敢、却是敏感的或者钟情的人,内心里把他当成自己的人生导师。可我更愿意,把他还原成普通人。像他自己说过的,“我是个捷克土包子,我将继续是”。

对他的这一印象,来自对他的阅读。他在自己的《狱中书》里,一再承认自己的木讷、自己的怯场、自己的动不动就发窘。他说自己

没有受过适当的教育,是个过于反恭自省的“死脑筋”。他对自己缺乏信心,跟普通人的你我一样。此外,这种印象也来自见过他的友人北明,所寄来的相当细致的、近距离观察文字。

容我稍做援引——

 

我观察,哈维尔基本不是个场面上的人物。那天乔治城大学演讲,从礼堂最后方的记者席远远望去,哈维尔竟是个小个子……,个子不高的哈维尔不是想象中那般潇洒。他人在台上不仅说话很慢,时而结巴,而且讲话时用手势帮忙。这说明他下意识地想弥补词语表达的不足。轮到开口时他身体前倾,离开靠背,双肘撑着上身重心,支在膝盖上比划,在自己思想的树林中寻觅表达的语汇,紧张而专心;说完立即靠回椅背,两腿摞起来,显得格外轻松。……“巧言令色鲜矣仁”。他的话语表达能力跟许多厚道、甚而迟钝的男人一样,不那么好。哈维尔说话时,表情专注却不丰富,言调平缓几乎无变化,他给我的印象,是个仁者而不是智者。用传统的比喻,他象个老实巴脚的庄稼人。

 

北明由此发感慨:遍览西方诸国元首政要,潇洒机敏或沉稳坚定、含蓄深沉或圆滑阴沉,没有一个是这种风格。“突然想,若是在人人胸怀韬略,个个腹引机谋的中国,无论极权体制下还是民主争斗中,恐怕不用三两个回合,就把这种庄稼人排除在外了。”

细想想,也确实是。或许也就是捷克,或者说,也就是该国历史上一个特殊时期。这是一个怎样有意思的国家啊?如果说历史的展开经常像戏剧,那么捷克的历史剧在我心中像元宵夜的灯谜。都说捷克人没有热情,我想未必吧。那表面上热的,有时内心很冷;表面上冷的,会浪漫得一塌糊涂。别的不说,仅我所知的捷克的开国总统、哈维尔尊称“我的最杰出的前任马萨里克”,就是个道德至上的哲学家。据说“要耶稣,不要凯撒”,就是他的精神遗产。

有这个发现,不会遮掩哈维尔的光芒。而是觉得不同的国家、不同的民族吧,确实有很多共同的课题,也有太不一样的故事。作为一个遥远的中国人,在纪念哈维尔时,我确实难免“浇自己之块垒”。

表叔,但愿不唐突您。

 

先说一个问题,哈维尔是谁?

在一般人来看,有两个哈维尔,或者说他有两重身份:作为著名的异议人士、良心犯、“前总统”,与作为诗人、剧作家和善思的写作者。相对于前者的传奇性而言,后者更多普通人的色彩。我以为后者,才是哈维尔的底色。当然两重身份,在他是结合起来的。

当然哈维尔自己,意识到自我的丰富或暧昧。他曾感叹,“基本上是一个社交型的人,而写作是一件最孤独的事”。大致说来,两样东西他处理得很好。他的被世界接受,也与它关系密切。基本来说,他的“道德文章”相互给力,行为为话语加注释,更让它获得了生命。可哈维尔不可能没话语。——如果没有话语,世界知道他是谁?

面对哈维尔的“成功”,我们只好感慨:“知而不行不是真知,未有真知而不行者也”。是啊,孔子说“朝闻道,夕死可矣”,他为什么那么说?是啊,耶稣在十字架上的祷告,“原谅他们吧,他们什么都不知道”。——问题变成了:我们究竟是否“知道”?或者彼拉多的难题:“真理是什么?”

我觉得说远了。哈维尔其实,也曾在内心的十字路口徘徊。他说自己不够自信,这样的人哪来的“英雄主义”?他说“在某种程度上,所有这些特质都发源于我本性中的缺乏自信,发源于我一直对我是否被周围的人所接受没有把握。”那怎么有后来?他坦白是:

 

我并未做出“牺牲”,也不是玩世不恭,我不是好惹事的人,不是在与命运开玩笑,也不指望会有某种特定的结果。我仅仅是在并非我所创造的条件下捍卫我自己的个性,以唯一可能的方式这样做,力争做一个有责任心、有尊严的人。……因此一个人随时随地都可以捍卫他的尊严。这不是一时的决定,而是日常的决定,是一种“存在的实践”。因为正如一个人每天都有不做逆来顺受的可怜虫的机会一样,他每天也都有成为这种可怜虫的危险。

 

一种“存在的实践”,并非天降大任于斯人。

而且生怕人会误会,他反复解释过,“不想做一个专职的殉道者,我走到这一步,不论是从形势的发展,从我的人生态度和工作态度,还是从我的个人气质看,都是再自然不过了。简而言之,我只能如此,别无选择”。什么叫“非如此不可”呢?有另外一个说法:“我甚至想说,我掉入了情网,虽然我自己也搞不清这是一种什么样的情网。”

——或许你会说,对于世界的有情态度,对一个诗人来说只是本分。可我要问,为什么哈维尔是诗人?其实,诗人不诗人不打紧。哪怕普通人也要审美。未必普通人内心,就不需要有爱?

如果你有爱的体验,如果你在爱中,当然“非如此不可”。

所以,哈维尔其实跟我们一样。或者说,我们普通人跟哈维尔也一样,都要面临存在的难题。未必所有的人,都像哈姆雷特那般提问。可活着对任何人,都不是件轻松的事。——我说的“活着”,肯定跟中国语境中单一的限定不同。不光肉身,还有精神,或者灵性。

生命不是侥幸的事,总是需要发问、交卷。或许有极少的人能有特权,就像驻外大使能够获得某些“豁免”。可对一般人来说,那是不可思议的,连想象起来都难呐。活着真的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好象每日每时都在发生征战。当然你可以回避“征战”等词,说自己每天不是冲锋陷阵的。也不妨用“存在与虚无”之类时尚话语,我们都知道那是什么。

——顺带讲,哈维尔很多时,就是那样干的。

所有的人都在,并非自己选定的语境或氛围中活动。但是我想,只有比较少的人才能冲破迷雾,找到自己的生命话语。只有较少的人才能真正活着,抗拒标准化、虚无化的妖氛,为生命开道路。

——慢着!当我这样讲,似乎看到哈维尔皱起眉头对我。就算话没说错,某些人群动不动就出现的伪精英,是他要避免的。

事实上,哈维尔只是普通人。真正的人,不是先知。

不知是否有人想当然?我想强调说,哈维尔不是“哲学王”。那是他最痛恨的。有梦想不等于乌托邦。善思者也不是哲学王。哪怕这个人,凑巧当过总统什么的,——我有点欣赏,“客串”一词。

上面就是,我对哈维尔的理解。或者说,自己对这位伟大人物的认同。因此,假如有人问:“如果没有人鼓掌是否还勇敢登场?”想来在哈维尔,那是不成问题的。他在另一个地方,说过意思差不多的话:“我们干事情,不是因为确信在很短的时间内能够直接看到成功的可能,而仅仅因为这是件好事,所以我们就应去做”。

 

现在来说,瓦茨拉夫·哈维尔跟我的关系。

如果他只是“前总统”,我想说跟自己没关系。中国有句老实话,“不在其位、不谋其政”,他的总统生涯与我何干?当然我关心“转型”的问题。纵然如此,“前总统”跟我还是没关系。至于他当政十三年,国内支持率如何变高变低,更是有心人士才感兴趣的。

如他只是写作者,跟我的关系也不会深。据说他起初写诗,由于对“当众脱衣”的畏惧,转向了写戏剧。戏剧相对来说,社会化比较高。对于这位“总是怯场”的人,表面上看是“迎着困难上”(我们这边的词,怎么全豪言壮语?),或许算急中生智吧。好象吹着口哨走夜路,又好象人太羞怯了,藏身人群反而有安全感?……——且打住吧,都成乱说了。得感谢我们国家繁荣的出版。迄今为止,我还没有机会找到他的诗歌、戏剧来读。

剩下的关系,就是善思者或公民哈维尔与我的关系了。像我这样万万千千的中国草民、网民,能够读到崔版的《哈维尔文集》,实在是拜时代之赐。

我不想自做多情地谈论,“哈维尔与我”。在潜水者比发言者多的万千读者中,我这个打酱油的算什么。可问题是,更不能代表一个“我们”发言,事情就弄得很难办。就只能勉为其难地谈。尚请表叔原谅,你自己也说起,“事情开始变得棘手和难以对付”。

作为普通人,只好带着普通人的傲慢与偏见,说哈维尔就是为我辈写的。无权势者有甚历史,我们普通人没故事。作为千篇一律的、流水线上的标准件和螺丝钉,老实说,我从肉身到灵魂都被征用了。是无偿征用,既然是主人么。像“牧群的心态,标准化的生活,产生了没有自己欲求的标准化公民,它导致了无差别的故事和无差别的人们。这是一种平庸的大量产品。”——假如这些所指的,不是像我这样的芸芸众生,而是别的“赵钱孙李、周吴郑王”,那我也太把自己当成什么了。嗯,未免太那个、“全世界无产者,联合起来!”了。

作为普通人能说什么,要说就说自知之明。——不,不是清醒。老实说不必要清醒。如果没了梦想及苟欢,谁好意思继续普通人。我觉得作为普通人,好象比那些人上人累。不是打悲情牌,是经验的事实。别人很轻松应付的,像我就很难过去;有道是“一分钱难倒英雄汉”,耳朵都听起茧了的“好日子”,至今不愿平均到我头上。

活着问题很具体,不能不全力以赴。于是看到类似的话,就觉得是针对自己讲的:“一般的人就生活在这样的气氛之中,普遍存在着易怒、屈从、持续防卫性的自卫、背后说坏话、神经质、乃至是一种欲言又止的状态……”,提到的精神病象我全有。哈维尔还说:

 

但是所有这些还不是主要的问题。最糟的是我们生活在一个道德上被污染的环境之中。我们都是道德上的病人,因为我们习惯于口是心非。我们学会了不去相信任何东西,学会了互相否定及仅仅关注自己。……我说的是我们全体。我们都变得习惯于极权主义制度,将其作为一个不可更改的事实来加以接受,因而帮助了它,令其永存。换句话来说,我们所有的人——当然是在不同程度上——得为这个极权主义机器的运行承担责任;我们当中没有人仅仅是牺牲品,我们也都是它的共谋者。

 

读到这里,我觉得内心针扎一样。看到自己“可怜之人必有可恨之事”。虽然我也很无奈,虽然我也没法子,但我干工作也尚称积极。从小到大那宝贵的上进心一直没有失去。很多时候感到时代列车跑得快,气喘吁吁跟不上,可也不想退出场外、放弃游戏。什么“放下即实地”,我做不到。但是遭遇多了、感受深了,有些道道要琢磨。于是看到这样的话,就照单接收—— “人们被迫生活在谎言之中,但他们能被迫这么做,只是因为事实上他们可以这样活下去。因此,不仅是这制度使人性疏离,同时,是疏离的人性支持了这制度……这成了人性堕落的写照。人们作为人失败了的见证”。

是啊,真的很失败。感受到失败是我的病。哈维尔的文字像精神分析、又像病情诊断。我觉得他不像那些谋财害命的“专家”,更不像那些把“黄金世界”许诺给我、他们自个儿却“痛并快乐”的人。哈维尔的文字不仅让我疼,让我觉得自个儿尚未不朽,也帮助我看清了一切是多么荒诞。荒诞戏不荒诞,遮掩荒诞才荒诞。什么是温水煮青蛙,一种麻木不仁的、社会和历史虚无化的过程。看到所谓死亡、所谓熵,就在自己的生命中。看到自己被病毒攻陷和征用,反过来心甘情愿、传播它推动它。真是致命啊。我突然想要喊救命了。

“这也许是梦和理想的世界,但不是乌托邦的世界。”

 

感谢远房表叔。

现在要说另外一方面。我毕竟是普通人,对自己身上普通人的问题算是知道一点。普通人最大的特点,就是不想要当普通人。我觉得该专门提出来。——一意视而不见的话,纪念哈维尔所为何来?

我不晓得别的国家如何,其实别国用不着我费心。只是在想到自己国家时,想到“哈维尔在中国”究竟怎么回事?就觉得问题可能不会那么简单。直截了当说吧,我怕人们又接受他、又排斥他。

方法可能是,渲染一个“前总统”,遮蔽一个“哈维尔”。或者说,对哈维尔的兴趣,只限于社会转型的“敲门砖”作用,而罔顾他只顾耕耘、不问收获的,润物细无声的价值。哈维尔说,“问题的关键是价值重建:信任感、坦率、责任感、团结与友爱等”,我怕这些话在性子急的人那里停留不了十秒钟。我怕“要耶稣,不要凯撒”的话,在关注民主宪政的人那里,一听就扭转头去。

作为哈维尔的后辈,我当然盼望民主宪政。“人民,你们的政府还给你们了”,怎么不会激动我的心?我所担心的只是,对于“凯撒”的理想压倒别的理想,对于历史颠峰时刻的倾心压倒别的关注。假如是那样,“前总统”哈维尔就压倒了“表叔”哈维尔。

我想下面自己的话,难免让人扫兴。——又该怎么办呢?

哈维尔有两重身份。而我们中国普通人,容易看其中一重身份。如果说两样都接受的话,也难免是看在一样份上,接受另一样。一部中国历史,或者不幸包括现实,虽然“政统”与“道统”说法很多,稍懂事一点的人都明白,“国情”是什么,以及“血酬定律”、“潜规则”为何。少说什么“道尊于势”,真相是“治教无二,官师合一”。当代的官方话语太粗俗,就不引用了。你我都懂的。

这种文化心理结构,如用老的现成话说,是“道高一尺、魔高一丈”。虽然一代代的人都想反抗,有时想要树立“道尊于势”的权威。总的情势让人沮丧。在别的层面上,人们也做类似的努力,譬如在所谓“知识分子”那里,强调“尊德行”与“道问学”并举,——或用顾炎武的话讲,强调“行己有耻”与“博学于文”两手抓、两手都要硬。实际情况是让人沮丧的。一直没有“道”对于“政”的独立,一直没有奥古斯丁“两个城”的思想。说什么“神权”啊,只见真实不虚的皇权自我加冕。易言之,只有一个真实的恺撒。对于这种结构性现象,高尔泰先生称之为宝座崇拜。他说根深蒂固的“宝座崇拜是中国人的宗教,是中国式的政教合一。”(《陈迹飘零读故宫》)

我们太懂这种中国式的政教合一。所以谈论哈维尔时,我把他当成表叔而不是前总统。有些东西可以理解,但是为了认识清楚,能剥离时就剥离,该澄清时就澄清。我想作为人,对一个“哲学王”或“诗人总统”的故事,容易发生兴趣。古今中外的我等,都容易陷入一种试探。消费这样的故事,同时为它所辖制。我想作为中国人,对与权力有关的一切有更浓厚的兴趣。可如果不是足够清醒,不是抓住问题主干的话,谈论哈维尔时,究竟谁在谈论、又在谈论谁?

为了让哈维尔还是哈维尔,我只好说表叔不是总统。否则,只有花费更大的力气,解释面包不是馒头、总统不是主席等。

 

宝座崇拜是一种崇拜。哈维尔不需要崇拜。

为了说明这点,容我结合哈维尔的一则故事。那是崔卫平先生分析过的、围绕布罗茨基与哈维尔的争论。——先感谢崔先生。

哈维尔在总统任上的19934月,他在一篇题为《后共产主义恶梦》的演讲中,讲述了一段过去的故事:曾有一段时间,朋友和熟人在街上碰到他时,都采取一种回避的态度。他对此分析说:“我成了这些朋友的一种不便,对不便最好的办法是躲开。”针对他的善意解释,经历相似的布罗茨基发表公开信,大泼冷水反驳他。

布罗茨基反对“不便”之说,提出在担心可能的迫害外,更有几种可能的情形:人们不认可他、压根儿瞧不起;或觉得自己算什么哟:“一个人可以完全深信国家是错误的,但一个人很少对自身的美德怀有信心。”因此,“一个刚刚从牢里释放出来的人,不会对有人回避他感到吃惊,也不会指望获得全人类的拥抱。”不是什么便不便的问题,根本上就是“人心之粗俗”。相对来说,把事情归结为“共产主义”制度而不是基于人性的本源,可以提供提供道德慰藉,实际上是认识上的简单化和自我美化。事实上,世界各地发生的事情,远不是以一个“共产主义”就能勾销的。“一个与邪恶作斗争或者抵制它的人,几乎自动地把自己当成是善良的,从而回避自我分析”。

我当然认为布罗茨基是对的,他看问题很深。值得注意的是,哈维尔的解释。他写文章答复:捷克和俄国有着不同的民主传统,从中形成的对于民主、自由的感知因而有所区别,等等。……崔卫平据此分析:

 

撇开民族的民主传统区别的问题,哈维尔和布罗茨基至少还表现出这样的差异:前者对于周围世界、周围的人们似乎抱有更多的信任,更加乐观一些;后者则采取更多的怀疑,更加悲观一些。……比较起来,哈维尔对人性估计得稍高一些,而布罗茨基对于人性的估计更低一些。当布罗茨基在俄罗斯充满屎尿的水泥牢房中,面对同样的问题进行思考和作出结论时,比处于布拉格文明牢房中的哈维尔更加阴郁,所得出的结论更加绝望。

 

她并从两个人的争论,透视出“某种真正的分歧”。说到这里,问题是谈深了,不过对我的话题有点偏离。我想说的是,虽然他们两人侧重点不同,我肯定站在布罗茨基一边。同为受苦受难的人,同为喜欢思考的人,在“充满屎尿的”苏联水泥牢房,跟在布拉格文明牢房里,怎么会是一回事呢?!

我想说的是,真实的哈维尔会犯错误,他不需要崇拜。而且,真实的哈维尔到中国来,会面临特殊的困难。如果他是前总统,有人会追星一般、买椟还珠。如果他没有那些,我想毕竟跟他在捷克不同。某种“精神资源”或者“后援力量”,在这里是欠缺的。也不是没有,算不上多。更不要请出孔子、孟子来“对话”,众所周知他们早死了。现在活着的,永远不会说出一句“朝闻道、夕死可矣”。

我们当代的情形,容我借用57年反右前,一位作家讲过的话:“果戈里到中国来也要苦闷的!”布罗茨基到中国来呢?或者说这样的人怎么出现、我们怎么理解、容忍?假如他们是些种子,我们能提供怎样的心灵土壤?如何能够生根、发芽,——先不说“茁长成长”的话。那么老实的人。那么良善的愿望。真正诗人的心灵。可我们的语义系统,只能抱歉地说,是另搞一套、独尊恺撒的。

“活在真实中”。既然如此,先容忍上面的话。

 

哈维尔肯定会犯错的,远房表叔怎么会不犯错?他自己承认:“我并非总是正确的。但是我的错误更多地来自个人的缺陷——比如缺少洞察、关注和教育——但不是意识形态的迷误或狂热。”——但他确实让我们受惠良多。一是他的一系列思想,说起来卑之无甚高论,做起来实难。二是这位真实的人,对我们中国草民的关心,让人感到有个“人类大家庭”存在。很多时候感觉不到的。这世界熙熙攘攘、忙名忙利,不是一家人,谁会在乎你?不是有情人,谁会关心你?居然有表叔这样的仁爱者,肯在寒冷中惦念你,在隔绝中伸出手来。内心的感激,怎么能传达万一?就用几句用了无数遍的话吧:

云山苍苍,江水泱泱,先生之风,山高水长。

——落地的麦子不死。

 

 

2112年元旦定稿

 

 

 

 

                         

 

 
《自由写作》首发

回到开端

 

 

 

 

 2006◎独立中文笔会自由写作委员会主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