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到首页

 

来稿须知

 

第1

 

第2

 

第3

 

第4

 

第5

 

第6

 

第7

 

第8

 

第9

 

第10

 

第11

 

第12

 

第13

 

第14

 

第15

 

第16

 

第17

 

第18

 

第19

 

第20

 

第21

 

第22

 

第23

 

第24

 

第25

 

第26

 

第27

 

第28

 

第29

 

第30

 

第31

 

第32

 

第33

 

第34

 

第35

 

第36

 

第37

 

第38

 

第39

 

第40期

 

第41期

 

第42期

 

第43期

 

第44期

 

第45期

 

第46期

 

第47期

 

第48期

 

第49期

 

第50期

 

第51期

 

第52期

 

第53期

 

第54期

 

第55期

 

第56期

 

57

  58
  59
  60

 

61

  62
  63
  64
  65
  66
  67

 

68

 

 

 

Hunter Valley猎人谷(散文)

黄惟群     

  

 

(一)

 

Hunter Valley(猎人谷)是个漂亮、安静的地方。这“valley()不是通常理解的峡谷,它有开阔的平地,虽说也起伏;平地四周是山,只是,大多的山在远处,带一点飘渺、一点朦胧。“valley”的称呼很别致,想来其中加入了些许诗意的遐想和希冀。

到处是葡萄园。一片片的齐肩葡萄树,一行行的,排列整齐,郁郁葱葱,有的在平地,有的在斜坡。澳洲的一月,葡萄尚未成熟,一串串的翠绿,点点的园,泛一丝嫩白,藏在茂密的树叶中;远看,它们低调、不夸张,为的只是衬托那一片绿,近看,点点的圆,似在青涩地笑。

 

 

到那的第二天清晨,走出住宿,一片开阔的视野,极其开阔。天上空空荡荡,像一只银亮的巨大微圆顶,高高挂着,少许几丝云,这里那里,近近远远,轻描淡写地一抹,不乏柔和,极是清雅。

正叹息着这城里难见的乡野景色,四处张望的视线触到了一个奇观。

不远处唯一的一座山,不大,也不高,有点像著名的“红石”,平整过般的山顶。忽然,山顶上露出淡淡的一缕白,渐渐的,一缕成了一条,再渐渐的,一条成了一片。以为是雾气,其实是云,越来越大。感觉中,这云是从山后冒出的,确切地说,是从山的背后爬上来的。更为奇妙的是,白云一旦飘过山顶,并没继续平行前飘,而是瀑布一般,沿着山的斜坡,徐徐泄下,一条条的白,填满山的褶皱。它们像是山的孩子,爬上了父亲的肩膀,又贴着父亲的胸口滑下,偎在父亲怀里。非常美,美得独特,难得一见。

“猎人谷“是出名的葡萄酒产地。那一带的路,不宽,主路两旁,不断出现一条条的小路,很不经意,难引人注意,有的还是碎石铺成,高低不平。可正是这一条条不起眼的小路里,藏着的不同葡萄园主的葡萄酒厂,还有直销部 (Cellar Door)。酒厂里,见到的除了机器,就是电影里见过的带有古典情怀的一个个大酒桶,每个都能装上二三人。木桶是纯木做的,本质、也本色,不上颜色。葡萄酒的木香味,就是这些天赋自然的木桶所给予的,时间越久,木香越浓。这里的所有直销部Cellar Door,都有个著名的可爱特色,就是开门迎客,来人可以随便品酒,几十元不等的葡萄酒,尽供挑选,尽兴为止,不用付钱。主人都很礼貌,想喝哪种就倒哪种倒酒来也大方,,每次都倒不少; 一边还耐心介绍各种葡萄酒的特色,脸上唯有笑意,不见丝毫疼痛。很多喜欢葡萄酒的人,就是冲着这诱人特点远道而去。不过,一般都不那么好意思,尝了几次后,大多,多少都会买一些。

那一带,据说有大小几百家葡萄酒厂。很想知道葡萄园的生存状态。于是,一家相对小些的葡萄园,因没人,我们便和主人聊起来。是个干净的老人,大约七十多,派头极好,很有教养的模样。

老人介绍说,这里葡萄园效应各不相同,大多过得去,但真正很赚钱的也不多,主要因为葡萄园太多。以为酒厂主要靠的是批发,运往城里去,其实不都是。老人说,他主要靠的是零售。说到花销,他说每年葡萄熟了,需要采摘、酿酒,那么几星期,会请上一二十个人,平时,也就他和老伴俩,偶尔,儿女也来帮帮手。

见老人销售部里放着瓶中国白酒,还有个中国菩萨。问:一定和中国人有点缘吧。老人笑说,他以前是做电脑的,公司较大,在悉尼,家也在那。那时,他每年全世界跑,很少沾家,中国,是他去得最多的地方,那有很多朋友,相处都很好。十年前,电脑不做了,他退休了,因喜欢葡萄酒,加上喜欢这里的田园风光,便买下了这个葡萄园,和他老伴一起搬了过来。不过,如今每星期,他俩还会回悉尼住一二晚,主要是去看孩子和朋友。孩子都大了,有的已有孙子。他说,开始经营这个葡萄园,因没经验,赔不少钱,现在也不赚,但已基本收支平衡。老人说话慢慢的,笑意恬静,语态中,有种澳洲老人特有的暖人的慈祥。

 

 

告别老人,车在路上开。远处是叠起的山峦,近处是起伏的绿野,很静,除了风声、车轮压地声,没一点音响;看不到人,很久才见一辆车。想,这么漂亮、安静的地方,我老了,会愿来住吗?

 

 

(二)

 

与我夫妇一同前往Hunter valley(猎人谷)的,还有三位美女作家,不,是三位优秀美女作家,其中两位,是可跳出澳洲,直接进入华文文学大背景的。

我这人有个怪病,再优秀的女人,我看到的,首先一定是女人。我眼中,女人最重要的优秀,就是作为女人本身。

五人,一车,我驾驶。我开车水平该说很好,但那几天,四位美女的压力下,我突然发现:自己连车都不太会开了。她们叽叽喳喳说话,我双眼牢盯前面,握方向盘的手,紧张得简直抽筋;往日,我最难容忍的,就是有车开我前面,可那几天,完全变了,我最怕的就是后面有车,甚至多次车靠路边,让后面的先过;偶然二次,忍不住,我回头想看美女,身刚转一半,她们一并叫起来:当心当心、注意开车……叫得我脑中一片空白,只剩一条“慢点、慢点、再慢点”的大幅标语……事后想想,还真病得不轻:美女的命是命,我的命就不是命?!

玩笑,玩笑。生命需要玩笑,人,能因玩笑而长寿——这是真的。

我们是元旦当日到的,觉得会有很多等待,不料,三天假日,除酒厂直销部,几乎所有店都关门。简直不敢相信,世上还有如此轻视Dollar、拒绝接受消费的地方。没办法,次日一早,便不得不同往唯不拒绝亲近Money的超市,采购食品,回去自己动手。

都说我“红烧肉”烧得好,想吃,要我烧。真丢人。我烧得好的菜很多,她们偏偏记住这不上档次的红烧肉。美女们的优秀,美食品味上,看来还是有问题。尽管如此,美女不能得罪,我煞有介事油、盐、酱、醋地烧起来,表现很敬业。毕竟是女人,懂凑趣,上桌的菜,唯这红烧肉被吃精光,还连连说好,说得我都搞不清真假——才女说假都比常人高明。

在“家”用餐,安静,不怕干扰人,也不怕被干扰,大家兴致很高,喝了酒,还跳了舞。其中一位,专业水平,舞姿飘曳婉转起来,让人眼醉。有人提议,新年了,每人给他人一句祝愿,要诚恳实在。于是,有被提醒将心放开,多给别人也多给自己机会;有被希望找到理想另一半;有被祝愿多出佳作;有被称为最佳配偶而被表扬。

我不太会说话,尤其不擅发言,不管台上台下,形式一“正规”,思路就会堵塞,找不到话讲。我的“发言”很简短,只一句,我说,这话是给大家的,也是给我自己的,“我祝我们每个人都能聪明地活。”

怎么叫“聪明地活”?

上帝给人的时间、精力、财富就这些,能安排好自己那份,就是聪明。很多文人、读书人真是大成问题,一天到晚只知看书动脑写字。刻苦、努力、勤奋至“太”的人,大多因为聪明、能力不够;真够,完全不需如此。这还只是有关智商。更重要的:这样的人生太狭窄、太单调、太无趣;不懂吃喝玩乐的痛快、不知游山玩水的欢愉,不解寻欢作乐的风情、不领打情骂俏的妙趣,不明及时行乐的重要,同样一生,却生命中用以创造享受感觉的那份细胞,无端端被冷落、被活活浪费。最对不起的,是他们自己。他们不懂“乐”,不是天生的,是后天自以为是的认识,自己给自己上的枷锁。再如,有些人乱花钱,只知今天不知明天,有些人不花钱,只知明天不知今天。我们这年纪,财产、光阴还有多少,都已看得见,能予余下人生合理分配,是智慧。还有,放宽心,睡好觉,天下本无事,庸人自扰之,很多事,当回事,便是事,不当回事,根本不是事。再有,那就是,像我一样,逮到机会,将所有男人统统排斥在外,身边全部美女,一起吃吃喝喝,看看风景,开开玩笑,给生活的琴弦加几个叮咚跳跃的音符,这,也是一种聪明。

那天,一起去游泳、泡水吧。到那,各自衣服一脱,游一阵,然后,爬进水吧。水吧水很暖,冲击力很大,大家聊着,享受着,是黄昏,很有情调。A美女来得较晚,来到吧前,迟疑一阵,跨腿进来。突然发现,她是穿着短裤短袖下水的。问:“怎么不把衣服脱了?没带泳衣?”她被问出几分羞怯,迟疑一下,吞吞吐吐道:“我拿起泳衣,犹豫半天,考虑到底要不要给黄惟群看…….”——太意外了!我睁大眼,望住她,结结巴巴地大起嗓门:“哎,这不公平吧,我的身体都已被你看到,你你你,这不明显是在赚我便宜吗!…….

 

 

(三)

 

Hunter wally(猎人谷)七晚八天。前一半,和三位女作家一起,后一半,和一对儿女及儿子一个朋友一起。孩子大了,喜欢自己玩。网球,水上高尔夫、品酒、为朋友们买礼物,加上聊天、玩手机,年轻人自有年轻人的乐趣。可惜的是美女们,她们在时,到处关门;待到她们走了,假期过了,门也开了。

几天下来,附近一带已玩差不多,我夫妇开始去四边小镇。城里住久了,喜欢看田野,看大天空,还喜欢看小镇。小镇上,古朴的建筑、简单的街道,小店里的旧式摆设,这里那里,不知哪个角落、哪条缝隙,不经意间,就会跳出历史的印记,散出历史的气味,过去的岁月、带着过去的人,成了一张张的模糊相片,眼前晃晃悠悠。

X镇有个艺术馆。馆里一位画家的画给人印象深刻。说不上画的是什么,只感觉好看,是色彩的好看。那样的造型、那样的色彩,是能走进人心里,和内心的某一感觉相吻合的。这被点燃的感觉,或是一片浓重的灿烂,或是一缕清淡的优美,或许思绪的一种惆怅、一份压抑、一团纷乱。看它们,忽然领略到:感觉,是有声音、有颜色的。感觉,可以通过音乐表现,还可通过形状、色彩来表现,一如文字。

艺术馆里有一张土著画,很大,约一乘二米。澳洲土著的画,有点像印象派,用的是点彩法,密密麻麻。是张风景画,天空、土地、山水,还有人物,很复杂。以为是画,可看介绍,发现是剪纸。不可思议。简直难以想象作者是如何剪出那么多的微妙细节、如何拼就得。另一张剪纸,很简单:两条栏杆,一个农人,戴顶牛仔帽,弯身搭栏杆,前面是他的倒影,再前面是条躺着的牛。夕阳下的农夫生活,是单调、沉闷,还是洒脱、情调?不知道,不用知道。好多天,闭上眼,那画便清晰地跳入眼中。这就是魅力,就是成功。还有些旧照片,当时发在地区报上。都是黑白照。有高帽、西装、领带、手杖的绅士,有上学读书的孩子。其中一张,一群八九岁的男女学生,穿制服,同趴一道墙上,抬头远望。孩子们的脸,非常阳光,非常柔和。他们,老的早已老去,即使可爱的孩子,或许也已消失于时间隧道。唯有这些留下的照片,提醒他们曾经有过的存在。

 

 

X小镇,让人流连忘返。是个真正的小镇,镇上不过十幢房子。博物馆、教堂、二三家葡萄酒直销部,二三家咖啡、蛋糕店。没住家,一家都没有。小镇设在丁字路口。迎路口,有个低矮拉宽的房子,很简陋,木板的墙、撑起房顶的柱,弯弯扭扭,都已有了时光造就的粗糙、风尘积染的灰黑。屋檐下的走廊上,游客四五个,红男绿女,坐在那喝水聊天。开来两辆摩托车,两个年轻人,屋前停下,一个摘下头盔,走进屋里,一个坐在屋外木椅上,伸长腿,舒展身体。围着花边白围兜的老板娘,端出咖啡、饮料、食品,招待完了客人,又背身离去……像一个驿站,一个旧时的驿站,很有年月了。几点红、绿,很容易就被一片旧时风情溶了去,两个开摩托车的,似也即刻就能变幻成为头插鸡毛,手里握着缰绳的马车夫……

下雨了,漂亮的雨,深情、柔和。太干净了,那地方太干净,雨,一丝丝,看得清清楚楚。咖啡馆建在半山腰。坐在走廊拐角上,恰是凌空处。脚下是盖着绿草的斜坡,连着斜坡的是公路,过了公路是古韵弥漫的商店。有人在喝酒,有人在躲雨,有人在凉棚下用餐。再后面是山,层层叠叠的山,连到天的边际;山上,这里一块丝绒般的绿草地,那里一撮童话般的蘑菇形的树。雨,丝丝缕缕,密密麻麻,远看,是一片模糊,一片白化了青山,一个安静的世界。坐在半山腰的凌空拐角,靠着栏杆,望着眼前的心爱女人。她戴一顶白色草帽,白中一圈黑色飘带,正侧脸斜望着屋檐外的雨。莫名的,心中升起一股淡淡的美丽忧伤。想到了童年,想到了故国,想到了生命。雨中的记忆。人生,到底是个旅程,寂寞而无望。这个女人,这个我想亲吻、拥抱一辈子、一辈子都想亲吻拥抱我的美丽女人,将爱无保留地填满寂寞无望的人生。那么一天,也许也是雨中,我俩将携手,一起走进这片白化了的模糊青山。是忧伤,也是美丽。美丽而忧伤,忧伤而美丽。

 

 

 

 

 

 

                           
《自由写作》首发

回到开端

 

 

 

 

 2006◎独立中文笔会自由写作委员会主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