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电影的“大师情结”(随笔)

西  飏     

 

    

这阵子正在热映《唐山大地震》,眼泪和票房一起喷踊着。没想到,一个似乎不着边际的话题被扯出来:中国电影有没有真正的大师?很可能,这只是某娱乐记者信口开河的鼓噪,本来就是个伪命题。但冯小刚导演却很认真地接过了话题,明确表示:中国电影没有大师。并说:“我觉得只有不冷静的人才会说自己是大师。”冷静之余他好像还狠狠地补了一句:“谁也别装。”话这么撂下,这个问题算是盖了棺。携几个亿的票房,冯导演的话一言九鼎 。

没料想那边贾樟柯隔空响应,公开宣示:“张艺谋、陈凯歌、冯小刚,在我心中就是大师。张艺谋虽然不敢说每一部片子都是好片子,但张艺谋的电影再烂,他也是中国电影的大师。” 这话明显带着情绪冲动,不像出自年轻一代导演的领军人物口中,倒像是懵懂的影迷。显然有些记者也被贾导演的话迷惑了,一本正经地列出观点,温和地批评了他的不冷静,大致的意思是:应该说真正的中国电影大师(比如黑泽明那样的)还没有,上述三位倒是可称作大导演。

但稍微熟悉一点两代电影人之间的关系的,应该都能嗅出其中的火药味。大树旁边不长草,大树也容不得草长大来挑战自己。第五代曾经多么红火,无论国内国外都是独大通吃,谢晋、谢飞包括腾文骥都被边缘化,提早退休,年轻一代则几乎都被放逐到叫人迅速脑残的广告界。那些勉强坚持下来的,也只好去拍“地下”,或者美其名曰“纪录片风格”。直到后来,第五代渐渐萧条,贾樟柯他们才找到一片自己的天空。但这立即遭到第五代的警惕,甚至打压。有桩著名的公案便是,贾樟柯曾经在电影局领导的桌子上亲眼看见上述三位导演中的一位写的信,内容是提醒有关方面注意第六、七代导演作品中的“不良倾向”。按理说,一位大导演犯不着写这样的信,但同样按理,贾樟柯也不会编这么一个假段子吧。所以,这将是永远的悬案。总而言之,新一代的导演对第五代先是崇拜,然后更多的是恨,对有限空间的争夺,让他们的关系你死我活,而因为经历的不同,也是的双方的思想大相径庭。贾樟柯说张艺谋是大师是先扬后抑,他更想跟全世界说的是:你(们)也很烂。

相对于贾樟柯的反话,冯小刚说的倒是真话。应该说冯导演并非第五代,他常常被混在张艺谋、陈凯歌一起谈论,年龄相近是原因,更重要的是如今他拥有的影响力足以和张、陈并肩了。冯小刚在电视圈蛰伏时,正是第五代成为中国在世界的代言者的时候。不能说冯小刚没像王小帅、娄烨、贾樟柯他们一样受压抑过。《编辑部的故事》和《渴望》红是红,但没人把它们当回事,再说电视观众追的是演员,向来不关心导演是谁。但是当冯小刚可以明确表示“谁都别装”时,可见他已经媳妇熬成婆,可以发话了。当年第五代依赖的是国外的电影节,在国内电影尚不具备可以收回投资成本的市场情况下,电影节的获奖是最有效的杠杆,那一头是名声和资金。冯小刚走的是另一条路,说白了就是好莱坞,他常说不考虑威尼斯和戛纳,这是真话。他倘若念着威尼斯、戛纳,他就不是冯小刚了,而且他也明白威尼斯和戛纳从来不会考虑他。像好莱坞一样,冯小刚身板渐渐硬朗是他有了票房的支持。既然冯小刚三个字就能让观众跑进影院,干嘛还要去那些电影节给老外作揖?于是“人民导演”的称号因此产生。应该说,这称号有些中国特色。斯皮尔伯格和詹姆斯·卡麦隆都没被称作“人民导演”,英文中很少用“人民”这个词,它的民粹主义的内涵在当今是带有贬义的。并且,如果你是一个“人民导演”,那么你就不是“大师”,后者是含有精英主义的意味的。所以,一点儿都不奇怪,“人民导演”冯小刚会明显表示“中国没有电影大师”,他的意思是:咱们现在平起平坐了。我不是,你们也都不是。

“人民导演”独占鳌头,应该是时代的进步。毕竟观众有了自己的一票,而不是拼凑起来相互言语不同的七、八评委黑箱操作出来的结果。大师是天马行空,人民导演则脚踏实地。为什么只有评委才看得懂大师呢?因为大师独树一帜,有时甚至惊世骇俗,是破坏者;先破再立,打出一片新的天空。所以大师常常被误解,甚至被仇恨,只有少数人才可能参悟(或猜测)大师的精妙深邃。人民导演则草根出身,本来就是人民,可以是半路出家,怕老婆,没想法,擅长的是集思广益,甚至东拼西凑。但他让人觉得亲近,贴心,没距离,一看就懂。两者有比较,明显地可以看出“大师”不与时俱进了。大师是主观的,高高在上的,你得去读他,读不懂就先膜拜着,然后慢慢读。而人民导演不需要解读,因为人民才是主体,他读的是你。观看人民导演的作品,观影的感受应该是观众觉得自己被理解的过程。借用CCTV的经典话语:讲述老百姓自己的事。从意识形态的角度,大师的退场也是必然,谁让你试图挑起波澜,无论是现实的还是内心的?因为和谐才是当下合法的主题。

娱记企图将“大师”和“人民导演”合二为一,好在冯小刚自己也说“这顶帽子戴我头上不合适”。事实上连张艺谋也放弃了“大师”的帽子,在拍了贾樟柯称的“烂片”之后,索性横下来反问道:你们说这部电影是拍给民工看的,为什么我不可以拍给民工看?这话虽然很可能是被逼急了顺口说的,但不能不说显露了张导演已经弃“精英”而转向“民粹”。

所谓“大师情结”,双方都有。也可能是张、陈、田当初出手不凡,起点太高,再要努力也就只能奔“大师”的方向去了。埋怨张艺谋不是大师则有些冤枉,事实上他渐渐地和昆丁·塔伦蒂诺有些相似,不过想一部接一部拍,好看是他的追求。但像他这样由国际电影节哺育出来的奖杯导演,要割舍威尼斯和戛纳是不易的,大师的阴影已经烙在他的意识深处了。 “大师情结“更深的是陈凯歌,据说当年《霸王别姬》的剧本放在面前,他完全不屑一顾,通俗作家李碧华哪儿配得上他的级别?大师是一般人看不懂的,所以陈凯歌一直追求的就是把观众搞糊涂。问题是大师的范儿他是有了,但脑子里装的不过是一个知青。还有一位“隐秘”的大师便是田壮壮,他倒是让人看不懂,而是尽拍一些什么也没有的东西,没人物,没故事,没对话,啥也没有,只有声音和画面:尘土飞扬、牛羊叫、太阳落山、月亮升起、河水流淌,等等。所谓“隐秘”,是因为电影圈内口口相传,称他才是真正的大师,因为张、陈得奖太多,被理解了,就不是大师了。“田壮壮才是真正的大师”于是成了圈内人联络的暗语。田壮壮“大师”作品少,可能是总觉得没什么值得拍。后来索性重拍费穆的《小城之春》。于是人们看完田版又找到费版看,最后众口一致:“费穆真是大师。”应该说田壮壮起初不拍是对的,真人不露相。

张艺谋、陈凯歌等的坠落,公平地讲,不能因此断定他们底蕴不够,应该说这也是整个时代坠落的写照。与他们强烈反衬的则是贾樟柯。第五代之后鼎立的两足,其实就是冯小刚和贾樟柯。冯小刚获取票房,贾樟柯博得口彩,他们的存在使得张艺谋和陈凯歌不再是焦点。当张艺谋和陈凯歌的电影在国际影展再也无法探囊取物似地获奖时,一种合理的解释便是西方对神秘东方和中国的兴趣的消退。但贾樟柯的存在使得这一解释无法站住。贾樟柯不仅尚未涉足古装片,他甚至没有碰过年代片。几乎所有贾樟柯的片子,都和中国的具体现实有着很实在的联系,而这些现实正是第五代的老导演们觉得无法在外国友人面前拿出手的,冯小刚导演觉得人民肯定不会喜闻乐见的。

试想一下,如果没有贾樟柯。那么如今的局面,将仍然是冯小刚和第五代之争,并因为张、陈屡屡从影展空手而归,冯略展上风。而因为有了贾樟柯,第五代实际成为了历史人物,贾已经接过了他们的旗帜,虽然他的内容不一样。于是,这决定了贾樟柯也必然继承“大师情结”。所以他即便最渴望把第五代逐出舞台,但还是愿意先给他们封圣。当然,时过境迁,第五代成名立万的对西方人的“东方主义”的取悦,寓言体和心理现实主义已经过时,贾樟柯的方法是直接从现实取材,走向民间,关注日常生活。但民间和民众未必相遇,《三峡好人》中的民工们劳累之余,很可能是去找一张盗版的《三枪拍案》来乐一乐。贾樟柯的知音则应该仍然在精英阶层中,这样的矛盾和重叠,必然会引起一种焦虑,所以把名节已失的张艺谋、陈凯歌挽留下来,甚至捎上冯小刚,倒是不错的局面。

 

 

 

 

 

 

 

                           
《自由写作》首发

回到开端

 

 

 

 

 2006◎独立中文笔会自由写作委员会主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