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到首页

 

来稿须知

 

第1

 

第2

 

第3

 

第4

 

第5

 

第6

 

第7

 

第8

 

第9

 

第10

 

第11

 

第12

 

第13

 

第14

 

第15

 

第16

 

第17

 

第18

 

第19

 

第20

 

第21

 

第22

 

第23

 

第24

 

第25

 

第26

 

第27

 

第28

 

第29

 

第30

 

第31

 

第32

 

第33

 

第34

 

第35

 

第36

 

第37

 

第38

 

第39

 

第40期

 

第41期

 

第42期

 

第43期

 

第44期

 

第45期

 

第46期

 

第47期

 

第48期

 

第49期

 

第50期

 

第51期

 

第52期

 

第53期

 

第54期

 

第55期

 

第56期

 

57

 

58

 

59

 

60

 

61

 

62

 

63

 

64

 

65

 

66

 

67

 

68

 

69

 

70

 

71

 

72

 

73

 

74

 

75

 

76

 

77

 

78

 

79

 

80

 

81

 

82

 

83

 

84

 

85

 

86

 

87

  88
  89
  90
  91
  92

 

93

 

 

 

私人志:从此和广州做爱(散文·下)

◎ 浪  子   

 

    

中篇:诗歌志

 

在中国诗歌界,无论是“七0后”、 “中间代” 的横空出世,还是“女性诗歌” 的兴旺、“完整性写作”的倡导,都无法绕开黄礼孩这个名字。毫不夸张地说,有黃礼孩这样认真的写作、踏实地做事的诗人,是广州之幸、更是诗歌之福。正是出于主编黃礼孩对诗歌与人之关系的深刻体味,才造就了中国第一诗歌民刊《诗歌与人》。

来广州的诗人,设若没到过沙河项一带,不是说遗憾、至少也是失色的。《诗歌与人》编辑部,就隐藏在沙河项广州画院八楼一个简陋的房间里。1999年底,黄礼孩在这里创办诗歌杂志《诗歌与人》,在十多年后的今天,其重要性已水落石出,作为当代最重要的诗歌类民刊,这个评价已然获得公认。沙河项由此而来,成为一处新的“诗歌麦加”。

在此之前,广州的“诗歌麦加”不在这里,而是在老牌诗歌民刊《面影》哪儿、在主持它的诗人江城身上。说到广东诗歌,不能不提《面影》;说到《面影》,不能不提江城。20世纪90年代以来的国内诗歌界,《面影》是南方诗坛一面引人瞩目的旗帜,对现代诗歌影响深远的《诗歌报》那些年在提及民刊时肯定要提到《面影》。而江城,是让这面旗帜飘展的那个人。因此,江城和《面影》,两者是密不可分的。

十多年前我就说过:全国各地来的诗人,不管有否见过面,只要是知道对方的名字,到了广州就一定会找江城报到。江城就是天南地北的诗人们的公共汽车(迎来送往)、旅店(住所安排)和酒馆(以酒会友)。写诗的人,没有喝过江城的啤酒,就不算真正来过广州。

“在羊城东风中路大石街一个叫郑心发的青年人家里,啸聚着一群被诗歌的烈焰灼红了双眸的诗人。……那是19865月,在南方,这该是文学年景的最后一个季节。” 《面影》的发起人之一、现供职于《民营经济报》的潘铭萱描述过它最初的时刻。在最初的一群纷纷他去后,《面影》一度沉寂。

1990年,江城的加入使《面影》重新活跃并坚持了下来。在江城的主持和苦心经营下,《面影》成为广东青年诗人们最热心也是最爱护的诗歌阵地,它的活力和影响力不亚于任何一份正规出版的广东报刊,它培养了一大批青年诗人。目前活跃在国内诗坛的数以百计小有名气的广东诗人,大多在《面影》上露过脸或在其中汲取过养分。

况且,《面影》的视野并不只限于广东,与各省区横向交流的广泛与深刻,使它的水面变得更是辽阔,全国诸多优秀诗人的作品都在此亮过相,如陈东东、马永波、肖开愚、翟永明、小海、纪少飞、藏棣、非亚、叶舟、李亚伟、张执浩、秦巴子、海上、阿翔、卢文丽、伊甸等等。藏棣的《在埃德加·斯诺墓前》、杨克的《在商品中散步》、马永波的《诗艺》等一批重要作品,更是在《面影》上首发才流播开去的。

在高度商品化的广州,《面影》的存在是令人惊奇的。这个没有纲领性文件,没有统一的美学宣言的散漫的群体,只是为了共同的诗歌理想走到了一起。现已经是《南方都市报》副总编辑的诗人陈朝华,早在199811月号的《广州文艺》这样描述过: “他们是诗歌写作的实践者,没有功利目的,不以诗歌为安身立命的手段,只是一种生命的内在需要使他们坚持‘内心的写作’,对诗歌怀着一种敬畏的赤诚之心,比那些大肆宣扬自己除了诗歌一无所有的人的‘虚假悲壮’更让人觉得自然和可亲。”在这篇散记世纪末广东青年诗坛的文章里,陈朝华把江城喻为“广州青年诗坛的守灵人”,我以为是准确的。如果没有《面影》这个集结和呈现的窗口,散兵游勇的广东青年诗坛相信只会更加无序与零乱。

1997年底,江城陷入了一场有心栽花的恋爱。想不到同时沦陷的,还有坚持了整整11年、刚刚出版了十年纪念专号的《面影》,而当时却没有一点迹象。……19998月,江城还拉上诗人祥子、陈珂、黃礼孩和我,到散文作家陈小虎在石牌村的家看稿,并编好了新一期的《面影》,记得我们还专门为因车祸早逝的诗人吕庆秋编了个纪念小辑。后来,因为大家生存的压力和由来已久的散漫,也因为主持者江城在忙着告别单身,己编峻的新《面影》胎死腹中。

那年国庆节,海南诗人纪少雄、纪少飞兄弟到广州渡假,温远辉、江城、陈小虎和我等一拔人聚集在华师招待所谈文论诗。就在那天晚上,我提议编一本广州诗人的合集,作为世纪的告别。当时我们就拟好了名单和安排了机关事宜:江城、世宾、东荡子、温志峰、巫国明、黃礼孩、浪子,合七人;全书由温远辉统稿并序,陈小虎写后记,广美毕业的雅高负责封面设计。后来,书名几经争持不下,是温远辉定了《如此固执地爱着——广州七诗人诗选》的名字。现在回头想想,我们这群与《面影》颇有渊源的诗人,一次不经意举动,冥冥中竟成了《面影》诗群最后的集结,在新世纪的曙光莅临之前,亲手拉下了《面影》的帷幕。

无心插柳的是,《面影》的结束或多或少催生了黃礼孩去创办目前在诗界有巨大影响的民刊《诗歌与人》;《如此固执地爱着》则有意无意领了一回潮流——2000年以来,黑龙江诗人张曙光、桑克、冯晏等结集《九人诗选》;福建诗人康城编《漳州7 人诗选》;湖南诗人远人编《湖南诗人61诗选》……等一大批诗人以地域的名义结集亮相。

几乎在黃礼孩编辑《诗歌与人:中国70年代出生的诗人诗展》第一回展、第二回展和《诗歌与人:中国大陆中间代诗人诗选》的同时,2001年秋我们在广东省作家协会郭玉山、温远辉两位师长的大力支持下,差一点就创办了一本拟名为《南方诗志》的诗刊,并进行了组稿、编辑、排版工作,万事俱备,只缺刊号。后来,因为这样那样的官僚原因,此事不了了之。

当时在澳门留学的广州诗人温志峰听闻此事夭折后,与在澳门大学任教的诗人姚风说起,并通过姚风找到了澳门理工学院院长李向玉博士,取得了他的支持。李向玉博士响应我们的建议,以该院中西文化研究所的名义、拔备经费与广东省作家协会诗歌创作委员会联合创办一份诗歌刊物,这就是《中西诗歌》的由来。

我设置了《中西诗歌》杂志最初的架构、参与了最初的组稿与编辑,以及承担了此后三年的执行编辑工作。后来,我因个人原因选择淡出,是诗人世宾、黃礼孩接手做执行编辑工作。那时,澳门的合作方已由澳门理工学院中西文化研究所转到澳门基金会。不过,澳门方面出资金、广东方面编辑出版发行的模式一直没变。到今年,《中西诗歌》亦已然坚持了11个年头,它从半年刊到季刊再到目前的双月刊,对这样的一本半民间性质的诗歌杂志来说,实属不易。

夭折在筹办期间的《南方诗志》留下的惟一成果,是我和世宾、安石榴等人组织的一次对话,旨在梳理二十世纪九十年代以来的广东诗歌创作状况,后来发表在《中西诗歌》创刊号上。也因此由头,在2006年底出现了新世纪以来广东诗歌最重要的的集结:完全凭籍民间的力量,我和温志峰、世宾、黄礼孩几人主持策划的《出生地:广东本土青年诗选》、《异乡人:广东外省青年诗选》两书,一网打尽近40位生活在广东、活跃在当代诗坛的青年诗人。

而《诗歌与人》在主编黃礼孩的长达十多年的坚持与努力下,已由一本单纯的刊物,衍生出“诗歌与人奖” ——包括颁奖典礼、朗诵会及诗歌节一系列活动——以及相关书籍、专号的持续出版,使得《诗歌与人》持续对当代诗坛造成全方位的震撼。中山大学中文系教授谢有顺说:“在一个惟‘物’是从的时代,黄礼孩及其《诗歌与人》的存在,就像是一个神话。”

201012月,南京大学博士研究生明飞龙所著《诗歌的一种演义———<诗歌与人>研究》由九州出版社出版。此书从20世纪90年代以来民间诗刊的整体面貌为背景出发,就《诗歌与人》的格局、编辑理念、人文立场、诗学建设、影响力等方面去探讨,试图勾勒出《诗歌与人》的整体面貌。在书中,作者还采访了诗歌界近一百名诗人,从旁观者的眼中去看《诗歌与人》的内在律动。这是第一本关于民间诗刊的研究专著,它以《诗歌与人》为实体,映照出90年代以来整个中国民间诗刊的镜像。

黄礼孩,正如他的名字一样充满孩子的天真和想象、是一位纯粹的诗人,他将生命中最美好的青春奉献给了他热爱的诗歌事业:“在广州,我越来越感觉到编一本民间诗刊是多么的微不足道,尽管在这一过程中我作了很多努力,可是今天回头看看,它只不过是生活中的一部分而已。对于我来说,我编民间诗刊,是对我行将逝去的青春岁月的纪念,是一个人的民间,是一个人对生活梦想的寻找,是一个人生活在广州的一种方式。”

生于70年代的黄礼孩,至今还单身。难道他完全忘记这个世界还有一种同类叫姑娘?按理说,他也一把年纪了,该找一个女人了。可从身边走过的女人,他没有留下一个。偶尔,我们会取笑他:一个人不能太完美,太出名,要有一点缺陷,这样才会好找女人。

诗歌是一种病,染上了就再也别想离开。不管多少年过去,我想生活在广州这座城市的诗人们的诗歌道路还将会继续,而没有停下来的念头……

 

 

下篇:搬家志

 

欧内斯特·海明威《流动的盛宴》的题记这样写下:假如你有幸年轻时在巴黎生活过,那么你此后一生中不论去到哪里她都与你同在。因为巴黎是一席流动的盛宴。

对于广州来说,这样的说法我想也是合适的。

有人说:温和、包容、自由、平等、平民,是广州的城市精神;又有人说:广州市民普遍以广州为荣;还有人说:离香港近,有事没事都可以去透透气;更有人说:离北京远。……

爱的理由总是相对的。而我独爱广州的,是它有烟火气!这是人间的、现实的、可以托付的城市。

我在广州这些年,我把我对广州的热爱表现在连续的搬迁上面:从这条城中村搬到另一条城中村、从一间公寓搬抵另一间公寓,在不断的搬迁中寻找自己。正如我的朋友安石榴所说:“很多人一生都弄不懂自己置身何处,弄不懂自己在那里生存的意义。我也不知道,但我至少到现在还知道寻找!”

当然,这个只是一种体面的说法,而不是事实的全部。搬家,如我这般的异乡闯入者,每个人都有一堆五味杂陈的经历,因由各式各样、甚而千奇百怪,如影随形的与你的人生密切相连。

我最早住进的城中村是广州火车东站旁的林和村,在一场伤筋动骨的感情之后,匆匆忙忙找的一幢民房的一楼,不大的一室一厅但有独立厕卫,最大的特点是阴暗、潮湿,需要24小时开着电灯。清楚记得,一卡车的书和CD搬进去时1996年春节还未来。

稍为整理后,搬家当天就请了几个朋友来吃饭。当时在《作品》杂志做编辑的老哥温远辉带着夫人来了,还带了他们结婚时的嫁妆两张小木扳凳来送我,后来有一张坏了而另一张我用到如今;写诗的黄礼孩来了,还带来了写散文的陈小虎;好象做警察的诗人江城亦在,但我现在不能肯定,人到中年之后记忆是靠不住的。

我在林和村住的时间并不长,最初是房东的原因,后来就关涉到工作的变动了。因为隔三叉五有朋友来看我,又由于房子没有独立水表、水费是按照一个定额月付的,房东一直没什么好脸色,还当着我朋友的面吵过几次。其实,朋友来亦只是坐坐,吃过饭后都各自离开的,用不了房东什么水。

在我那留宿过的,只有跟我一样瘦的陈小虎。他曾这样写到——“浪子住在林和村时,有一个晚上在他那里过夜。我告诉他,八点钟叫醒我。我起来时,他转过身又睡了。我坐在床沿发了一会呆,歪歪斜斜又倒下去,又睡着了。再次醒来,浪子已经把中午饭做好了。他看着我,咬牙切齿地说,以后再也不叫你起床了。他起床时,见我还在床上,又叫我、推我,但我依然像一头猪。”

五月初,我进入《南方都市报》做记者,跑社会新闻,天天忙得晕头转向。虽然之前就做过几年记者,但是到了新单位、总要采写几篇有轰动效应的稿子,才能立足下来和站稳脚很,亦才能对得起把我招入的副主编程益中老师。

因为工作的缘故,那段时间都是早出晚归,当月的房租迟交了两天。房东语气极为恶毒、接连怨念了好些天,我一怒之下决定搬走。但搬哪儿呢?根本就来不及去找。当时,陈小虎一个人住在华南植物园旁边一处单位的房子,知道我如此境况,就建议我暂时搬去与他合住。——于是,我们开始了睡在同一张床上的短暂生活。

那时的景况,陈小虎描述过:“每天下班回去,谁走在前面谁就买菜做饭,后面那个负责洗刷。有时,在从天平架开出的28路车上,我们会相遇。每人手里都是一个装着肉呀、鱼呀、菜呀的袋子,就笑了。”

第一次和诗人世宾见面,就在那屋子里,他是小虎的师范同学。我们用一个小木箱当成餐桌,就着简单的菜喝酒,谈着各自对诗歌的理解。用小虎的说法是,“那时世宾的诗歌写作正在转变,他的观念庞杂,但不失尖锐。浪子的成名要比世宾早。他们两人不知道因为什么就吵起来了。浪子一只手指着世宾,一只手拿着筷子在箱子上敲。筷子就断了。他把筷子往地上一扔,手撩起散掉下来的长发,拿起酒杯,说,喝!仰起头,一口把一杯酒喝下去了。手在嘴角擦了擦,想夹菜,才想起没有筷子。他对着我,大声吆喝:小虎,拿双筷子来。”

那年8月,陈小虎的女朋友从学校毕业分配到植物园旁边的一间中专学校,频频在屋子里进出。我觉得我变成了妨碍他们拍拖的电灯胆,就决定尽快搬走。不久,我向报社申请了一个单间,拎着一点衣服就搬出来了。临走,我拍拍小虎的肩膀,跟他说了句:“兄弟,好好过。” 就头也不回地走了。我知道小虎站在走廊一直看着我,直到我的身影在那扇破旧的铁门消失。但是那天,我没有回头。

后来,我也很少再到植物园去看小虎。我们在广州的见面,变成了电话的声音,或者餐桌上的举杯。那睡在同一张床上的日子,更是不会再来了。

说到广州最著名的城中村,大概是杨箕村与石牌村了。

杨箕村靠着南方报业,是许多媒体人的长居或暂栖地。更多时候,杨箕村是活在知名专栏写手刘原的文字中的。前《南方体育》主编龚晓跃就这样评价过:刘原混迹于杨箕村,不是大隐隐于市,而是于无声处听惊雷,他抚摸着杨箕村,感知着杨箕村,杨箕村在他的笔下成名。

水边吧的老板江南藜果至今仍记得歌手王磊曾这样对他说,即使富了,生活条件好了,他还是愿意住在石牌村。鱼儿离不开水,创作离不开底层生活,他需要在城中村“找感觉”。

这些年我至少搬过十次以上的家,可奇怪的是:我从来没有住过这两条最著名的城中村。倒是陈小虎,19988月与女朋友分手后就搬进了广州城赫赫有名的石牌村,住了整整5年,直到其迁居深圳。不过,陈小虎是对得起石牌村的,他写下的与石牌村相关的文字,就我所读过的、少说亦有20万了吧。不知道石牌村会不会在他的笔下成名?

我最近的一次搬家,是搬到广州大学城一水之隔的小洲村。

小洲村始建于元末明初,是目前广州城区内最具岭南水乡特色的古村落。它南临珠江南河道,隔江与番禺相望,东临牌坊河,峙对官洲岛和仑头,西北与土华村相接,境内河涌长达 10公里。村民世代以种果为生,果树成片,瀛洲生态公园与附近的果林共约2万亩,有广州“南肺”之称。

搬家时,我动用了三辆卡车,把临时书房、原公寓、原杂志社各处堆放的近万本书运了过来;搬来后,找师傅用掉138根角铁,焊接了六面与墙同高的书架。这一幢三层小楼,使我散落各处的书终于有了安置之地。

现在,我呆在这个我命名为「海客堂」的地方,每天品品茶、读读书、会会友、听听音乐,偶尔写下一些什么。

如无意外,我会一直在这个地方好好活着,迎接每一缕新的阳光的到来。

  

 

 

20128月,写于小洲海客堂

 

 

 

 

 

 

 

 

 

 



《自由写作》首发

回到开端

 

 

 

 

 2006◎独立中文笔会自由写作委员会主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