硬骨头王若望(随笔)
◎
阿 钟
在当代中国,大概没有一个人能如王若望这般以一个硬骨头著称。
2007年,我在纽约见到了王若望的伴侣羊子。上世纪八十年代,王若望与羊子的爱情故事,也曾是巷议中的话题。
虽然已年过七旬,但老人精神瞿烁,话锋凌厉,使我自然就想起当年见到王若望的情景:棱角分明的脸、倔犟;以及在那个年代罕见的自负。他说:我是资产阶级自由化的祖师爷,我感到很光荣。
这种话语,当然也充满了挑战的意味,也让我这个年轻人在略感意外的同时,产生了某种会心感。
在一个年轻人聚会的场合发表了这样一通言论之后,不久,王若望被钦点开除党籍。此事件足以证明王若望确非等闲。
那年春天,在单位里听领导传达中央文件,最高当局以严厉的语气指责了几个著名的右派,被点名的三个人中,王若望排在了第一位。我想,这使王若望被置于与最高当局对峙的位置,从某种意义上说来,王若望在中国当代政治史中的重要地位也因此而突显。
中国人是多么的可怜。六十年来,我们的脖子被越勒越紧,以至于最后完全不能发声。而王若望则不然,他依然能保持自己完好的发声系统,这在我们中华民族这个族群中是不容易做到的。他敢于冒犯最高当局,敢于冒犯独裁者,作为中共的前高官,不会不清楚它的风险,不会不清楚敢言者随时都会被取去项上人头。事实上他也准备了被割喉,一如那个女英雄张志新,但他不改初志,直至最后被放逐海外,直至最后客死异邦。
二十年前的记忆已变得模糊,那是上世纪八十年代的中期,王若望已是满头白发,年逾古稀,当他突然出现在年轻人中间时,还是引起了一阵不小的骚动。有关他和羊子的爱情故事,虽曾是那个年代巷议中的话题,但最为人知的,则依然是王若望的敢言,和他那倔老头的形像。那天,王若望说:我一生坐过三次牢,一次是坐国民党的牢,而两次是坐的共产党的牢。这通言论发表不久,他又被共产党第三次抓进牢里。然而,这次坐牢以及后来被放逐海外,终于使他彻底摆脱共党意识形态思维,获得精神上的升华,并成为完全现代意义上的民主运动活动家。
其实,我们对王若望的了解是很浅薄的。在中国这样的政治生态中,有多少志士仁人无法为民众所认识,他们高贵的声音被封杀,他们被投入监狱,甚至,他们的肉体被消灭。
2007年,我在纽约见到了传闻中的羊子,尽管她也已步入古稀之年,但岁月依然掩不去她非凡的气质。确实,只有这样的女性,才配和王若望这样的特立独行者在一起。她的直率,也让人联想到王若望的放言无忌。那天谈到中共延安时期的王实味,从羊子的口中得知,王实味是被投进井里杀死的。古往今来,中国的耿介之士大多都会遭遇这样的不幸。虽如此,这些伟大的志士们依然高昂着他们的头颅,“虽九死其犹未悔”。在王若望身患绝症的时候,他渴望回到他的祖国、他的故乡,见一见他的亲人。然而当局给他开出的回国条件却是:“不可再发表批评文章,不可接触‘敏感人士’”。而王若望的回答是:“宁可客死异乡”。
王若望作出这样的回答是必然的,他不可能给予任何别的答复,哪怕稍有暧昧……这就是王若望!
以为可以用这样的方式使王若望这样的硬骨头屈服并低下他那高贵的头颅,不但是自取其辱,也更显示其精神的卑下!
我是一个悲观主义者。
如今王若望已经故去十年;十年后的今天,风雨依然如晦,阴霾依然满天,人心更加堕落,人类的未来丝毫不让人感到乐观。然而,我们今天毕竟是进入了当权者不能为所欲为的时代,不能关起门来施行暴政的时代。看看最近在利比亚发生的事情,曾经的利比亚强人卡扎菲,强势统治利比亚达42年之久,当人民一旦起来反抗,这个不可一世的利比亚怪物最终只落得个家败人亡的悲惨结局。从这个意义上来说,人类改变政治生活方式的努力毕竟还是有效的。
现在,王若望的骨灰还没能得到安葬,但我相信,他最终是要回到祖国的。羊子说:“中共不让我名正言顺捧夫亡灵安放故土,……万不得已,突然想到,当年我买汽车正为了支持若望的理念,现在,当我发生居住困窘时,可以说,这汽车是唯一属于若望的财产,万一不得已,我可能将骨灰箱安放于车内,每天跟我同来同往,虽不安魂,但若望一定理解我的苦心……”我们从羊子的文中可知,王若望的骨灰目前依然在羊子的房中与羊子相伴,每想到此,我都会感到深深的悲伤。
我在纽约的时候见过羊子两次,她的那种爽朗的个性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像。所以我有时候也想,王若望在海外流亡多年,也可谓一生艰难困苦,但是他有羊子这样的女性与他相伴,并伴他度过人生最后的岁月,他应该感到满足和幸福。
如今羊子也已是七旬的老人了,但愿祖国能早日实现民主自由,王若望先生的骨灰也能早日回到祖国入土为安。
王若望是一个战士型的作家,虽然他没有留下什么堪称杰出的作品,但是他的伟大人格,却在这个时代尤其凸显出他的可贵。在犬儒主义像病毒一样传染着的中国的作家群体,只为了自保而发表违心之论,或者干脆选择沉默,在这样的时代氛围下,王若望放弃了高官厚禄,挑战权力权威,这种明知不可为而为之的勇气,虽千万人吾往矣的匹夫之勇,在中国是多么地难能可贵啊!
王若望毕其一生的努力应该不会白费,越来越多的王若望式的人物正在出现并已渐渐地形成一股洪流,但愿希望从这里开始,但愿自由不再只是梦想,但愿上天赋予我们的权利重新归还给我们,人类普世的价值观能够普世实现!
让我在此引用羊子的一段话以结束此文:
“我几次写到基督精神:‘爱是不妒忌,爱是不自夸,不张狂,不作害羞的事,不求自己的益处,不轻易发怒,不计算人的恶,……凡事包容,凡事相信,凡事盼望,凡事忍耐……’,就是在美国九年如一日,我老伴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都体现在‘默默’中进行着的基督精神。芸芸众生,两千多年来,只出现了一位耶稣,听熟了,也不觉得崇高了,谁也不因为达不到高境界而害羞,谁也不会留心周围的人们中,有一位王若望先生,正是在‘默默’苦度中,实践着耶稣艰难而又伟大之处……”
羊子的话使我们在认识王若望硬骨头的同时,也看到了他那种“默默”忍辱的伟大基督精神。
愿王若望先生的在天之灵得到安息!
《自由写作》首发
回到开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