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到首页

 

来稿须知

 

第1

 

第2

 

第3

 

第4

 

第5

 

第6

 

第7

 

第8

 

第9

 

第10

 

第11

 

第12

 

第13

 

第14

 

第15

 

第16

 

第17

 

第18

 

第19

 

第20

 

第21

 

第22

 

第23

 

第24

 

第25

 

第26

 

第27

 

第28

 

第29

 

第30

 

第31

 

第32

 

第33

 

第34

 

第35

 

第36

 

第37

 

第38

 

第39

 

第40期

 

第41期

 

第42期

 

第43期

 

第44期

 

第45期

 

第46期

 

第47期

 

第48期

 

第49期

 

第50期

 

第51期

 

第52期

 

第53期

 

第54期

 

第55期

 

第56期

 

57

  58
  59
  60

 

61

  62
  63
  64
  65
  66
  67
  68
  69
  70
  71

 

72

 

 

 

关于“四体不勤,五谷不分”(随笔)

红  苇     

 

    

 

孔子是一个曾经遭受过辱骂的伟人。有些伟人一生一世都没有遭遇过攻击与辱骂,这恐怕没有别的原因,只是因为这些伟人还不够伟大。孔子曾经的“罪名”有很多,其中有一项不大不小的“罪名”便是“四体不勤,五谷不分”。这项“罪名”同时也是可大可小。说它大,可以从意识形态与阶级立场的角度去认识,这反映的是对于劳动和劳动人民的态度;说它小,它流露的是读书人的臭毛病,手无缚鸡之力,好逸恶劳,奢谈清高,一点生存技能都没有,只能是一个头脑相对发达的寄生虫。远的不说,“四体不勤,五谷不分”在整个二十世纪都没有也不会有什么好名声。如果再遇到“劳工神圣”或者是张扬劳动致富的年代,“五谷不分,四体不勤”那便如过街老鼠人人喊打了。

这就有一个问题需要澄清:孔子与“四体不勤、五谷不分”之间到底存在一个怎样的关系?孔子在这个问题上究竟是一个怎样的认识?

那就先从“四体不勤,五谷不分”的来历说起。“四体不勤,五谷不分”出自《论语 微子篇第十八》:“子路从而后,遇丈人,以杖荷蓧。子路问曰:‘子见夫子乎?’丈人曰:‘四体不勤,五谷不分,孰为夫子!’植其杖而芸。子路拱而立。止子路宿,杀鸡为黍而食之,见其二子焉。明日,子路行以告。子曰:‘隐者也。’使子路反见之。至,则行矣。”从此以后,“四体不勤,五谷不分”就与孔子之间产生了纠缠不清的关系。孔子的批评者们就以此作为抛向孔子的匕首和投枪。问题是,这种匕首和投枪对于孔子会产生多大的杀伤力呢?

先从孔子对待类似问题的态度说起。樊迟曾向孔子请教种庄稼的问题,孔子的回答是“吾不如老农”。又请教学如何种菜,孔子依旧冷冷作答“吾不如老圃”。孔子厌烦的是樊迟所关注问题的格局太过狭小。对于樊迟,孔子还算留有三分薄面,对于自己的爱徒子路,孔子就不客气了。好勇的子路有时也好战,他谈论战争方面的问题总是兴致不减,每当这个时候,孔子总是一盆冷水当头浇下,有时甚至当着其他学生的面“哂之”,其实孔子耻笑的不是子路,而是子路对于战争问题的投入。卫灵公也曾向孔子请教过兵法一类的问题,孔子依旧回答得是不情愿不耐烦。一般说来,对待一个出家人,奢谈女色,就有些不恭;对待一个隐士,大谈功名利禄,就涉嫌不敬。樊迟一类人的问题,在孔子看来那就是对自己的贬损与不理解。

一般情况下,孔子接人待物总是彬彬有礼的,若有求教问询,孔子总是知无不言,诲人不倦的。但一碰到诸如如何种粮种菜、能否增加税收、有关战争兵法一类问题,孔子立马就像变了一个人,让人不知所措。他对于那些功利的盘算与世俗的趣味,是不会容忍的。他有时就把他的这种拒绝与不屑的表现出来。

孔子的这些做法,实际上反映了孔子的深深的焦虑与忧虑。孔子见识过太多太多好色好利之人,孔子就曾感叹道:吾未见好德如好色者也。孔子一生的政治报负未能实施,恐怕也多少与这个因素相关。对于孔子或孔子学说感兴趣的君主大致有四位,他们是齐景公、卫灵公、楚昭王和鲁定公。孔子黯然离别鲁国的代理丞相职位,就是由于齐国别有用心地送来八十个人的女乐,一下子就把定公雷倒了,竟然好几天不理朝政,这让孔子别无选择。卫灵公与鲁定公相比,也是有过之而无不及,齐景公与楚昭王也并非是什么“好德”之人。不打破世人各种各样的“好色”想法和做法,他的道德规划与仁政理想就难以实施。这恐怕就是孔子对各式的“好色”问题态度激烈的原因所在。

这里牵扯到君子儒与小人儒之间的关系。有一次孔子对自己的学生子夏说:“女为君子儒,无为小人儒!”在孔子心目中有一幅较为完善的道德礼乐构想,在孔子看来这一社会改造计划,应该能够改变东周以来的礼崩乐坏的社会现实。所谓君子儒,就是要在社会国家这一层面上要发挥读书人的教化作用,建功立业,同时修养自身。而不要像小人儒一样滋滋以求于小名小利、在炫耀小的技能上打转转。君子儒强调的是在“毋我”的基础上建立大我的格局,而小人儒则很难勘破世俗的窠臼。君子儒要做的是“学而优则仕”、“知其不可而为之”;小人儒对于如何种好粮食、管理好菜园这类事情的积极性可能就更高。

除了人生格局意义上的不同以外,君子儒与小人儒还存在社会立场上的差异。君子儒把其兴奋点放在思想文化领域的事情上,而小人儒则会把着眼点放在可能会伤及礼义的世俗层面。君子儒很有可能把精力放在“泛爱众而亲仁”等方面;小人儒在对待战争一类的问题上可能就会有许多奇思妙想。孔子对小人儒所热衷的一些事情是嗤之以鼻的。孔子还曾教导子夏,在为政时要“勿见小利”、“见小利则大事不成”。

就在孔子的观点有点接近他的批评者时候,问题产生了。

从其批评者的角度说,以为抓住了“四体不勤,五谷不分”,就抓住了孔子的某些特征,或者是孔子学说的某些内容。孔子拒绝樊迟学穑的事情,也许荷蓧老人曾听人说过,他就以为“四体不勤,五谷不分”是孔子的主张,其实恰恰在这里产生了貌合神离的情况。其批评者正是抓住了芝麻,丢掉了西瓜;抓住了表象,丢弃了问题的实质。

在孔子看来,四体勤,五谷分这基本上是属于小人儒的范畴,他总是以激烈的态度加以拒绝,加以回避,以求矫枉过正,引发人们对于君子儒所涉及的诸方面问题的关注。而世人却把属于小人儒层面的东西,反而转过来用于评价孔子自己,这不能不说是一种历史的误会。而这种历史的误会在以后的世代就曾不断上演,这恐怕是孔子自己无论如何也想不到的吧。

 

 

 

 

                         
《自由写作》首发

回到开端

 

 

 

 

 2006◎独立中文笔会自由写作委员会主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