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到首页

 

来稿须知

 

第1

 

第2

 

第3

 

第4

 

第5

 

第6

 

第7

 

第8

 

第9

 

第10

 

第11

 

第12

 

第13

 

第14

 

第15

 

第16

 

第17

 

第18

 

第19

 

第20

 

第21

 

第22

 

第23

 

第24

 

第25

 

第26

 

第27

 

第28

 

第29

 

第30

 

第31

 

第32

 

第33

 

第34

 

第35

 

第36

 

第37

 

第38

 

第39

 

第40期

 

第41期

 

第42期

 

第43期

 

第44期

 

第45期

 

第46期

 

第47期

 

第48期

 

第49期

 

第50期

 

第51期

 

第52期

 

第53期

 

第54期

 

第55期

 

第56期

 

57

  58
  59
  60

 

61

  62
  63
  64
  65
  66
  67
  68

 

69

 

 

 

砸碎的理想,真实的记忆(散文)

       

 

 

22年前,春末初夏的这个时候,在纽约城东的一个老式公寓里,我站在面对灯火辉煌夜景的落地窗前,听着耳边电话筒里从北京那边传来的激动声音:媒体也站出来了!今天的游行队伍里有《人民日报》、《中国日报》、《青年报》,还有知识界,社科院都上街游行打出了横幅……!

跟许多海外学子和世界各地人民一样,那段日子里,我每天坐在电视机前,紧张地跟踪着天安门的局势,并长时间守着电话机,时刻等着北京的消息。那时,我真的不敢相信:被文革和各种政治运动损耗的人心,会再一次被共同的理想召唤,再次被一致的民意凝聚起来,再次抛开个人得失,为一个民族的前途重新站起来。传来的消息还说:北京街头出现了前所未有的秩序,市民们互敬互助,一派民主自治的和睦从地面上升起,民众开始团结一致,连摆地摊的和拉板车的都体现出高度的公民意识……。于是,我那颗麻木许久、不再为中国所动的心脏,终于也被激励得加速了跳动,热血开始沸腾起来:人民自觉自主地站起来了!人民真的要当家做主了!

走出公寓老楼,来到去校园的路上,街头的行人纷纷向我投来充满敬意的目光,好像因为我的中国脸,让他们觉得走近了千百万在天安门广场及中国各地的民主斗士。众目睽睽下,我头一次感到作为一个中国人的骄傲。80年代,海外的中国人还不那么多,中国和中国人,对西方老百姓来说还很陌生,他们也不关心。“Made in China”的产品除了唐人街外,仅在低档商店里不忍眼的地方摆着,且由于质量低劣,常遭人嗤之以鼻。但那段时间里,情况一下子改变了,最普通的老百姓都被天安门的形势所震惊,家家户户都开着电视机,全天跟踪那里的局势发展。人们开始谈论中国,他们对中国青年和中国开始流露出前所未有的关切和敬意,这个情景起码持续到那年深秋。

那个秋天,感恩节学校放假,我被请到纽约郊外的一个小镇过节。在一片火红金黄的美丽秋景中,只见家家户户的门口都用橘黄色的南瓜装饰着感恩节的特色。意外的是,一些门户上竟挂着献给中国学生的花环和旌旗。我的出现,让这个小镇激动起来,他们竟然请我去当地的电视台接受现场直播采访。那时我的英语很差,对复杂的语句不怎么听得准,但电视台的节目主持人说没关系,你可以慢慢说,听不懂得可以反复问我后再回答。想了想,我不愿让这些难得有机会与中国人接触的镇民失望,就傻乎乎地被簇拥着来到了电视台播音室。据说,我那次磕磕巴巴的采访,竟是收看率最高纪录之一。

那个学期,我受邀请参加在纽约中城举办的一次国际学术会议。当时我是被会议邀请的唯一的一个学生,其他到会者都是来自世界各地的学界名人或大教授。我坐在豪华堂皇的会议室里,很不自在地坐在一群自以为是的学者中间,对自己被邀请感到有点莫名其妙。这时,主持会议的老教授快结束他的开幕词了,他突然转向我,说:“让我们为奋战在天安门的民主勇士们致敬,致哀!”我的喉咙开始咽哽。我低下头,无法听下去了。我惭愧被人披上了他人用鲜血织成的锦带。

午餐时,一个形象高大儒雅、匈牙利籍的教授彬彬有礼地坐到我旁边,他用低沉关切的声音问我:“你知道那个挡坦克的青年此刻在哪里吗?”一边问,他一边从自己的文件包里拿出一叠影印件,上面是那个青年挡住坦克的黑白照片,照片的下面是他用包括匈牙利文字在内的几种文字写的文章。他告诉我:东欧各国人民如何在大西洋的另一边,毅然接过了天安门广场的火种,纷纷走向各中心大广场……。后来我与这位教授结成莫逆之交,直到他过早地去世。

深秋后,我开始接到友人的请求,希望我能接待一些国内过来的人士,我自然答应。我去跟楼房经理玛丽打招呼:我的单元里将住进一些中国朋友。“他们是来自北京的吗?”这个从来没有去过亚洲的女子眼里闪出兴奋的光芒;“他们是逃出来的吗?”她开始想象伟大惊险的故事;“那么我们这座东村的老楼将成为历史记忆中的一个亮点了!……”玛丽继续着浪漫的憧憬。“你需要什么,尽管说。没事,让他们尽管住下去,我去跟楼里其他住户们打个招呼。”她一改平时严格管制来客的规矩,慷慨仗义起来,还适时地把两个床垫一一扛到我在三楼的单元里。

玛丽的憧憬似乎没有实现。常言道,历史是胜利者的历史。成者为王,败者为寇,往往是人选择利弊和取舍的依据。实用主义,也是人通常对记忆的选择。

如今,近乎四分之一世纪时间的22年个年头过去了,人们的记忆开始蜕化变质。人开始怀疑自己曾经怀有过的理想,甚至否定曾经有过的真情。现在有人说:幸亏89年的运动没有成功,不然今天的中国哪会这么富裕?也有人说:中国历史上就没有过民主传统,中国人不懂得民治,要是那年的运动成功了,还不知道今天的中国会乱成什么样呢。诸如此类。

让我们承认自己今天的懦弱和犬儒,但不要否认历史——我们自己走过的轨迹。否则,我们真的就连自身都不懂得尊重,连自己曾经有过的那份尊严也将心甘情愿地被一笔勾销。

好在,我的记忆库里仍珍藏着1989年的重要一页,上面也记录着我体内曾经流淌的热血,我曾经跳动的脉搏,我们曾经拥有的理想。

 

20115

 

 

 

                           
《自由写作》首发

回到开端

 

 

 

 

 2006◎独立中文笔会自由写作委员会主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