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到首页

 

来稿须知

 

第1

 

第2

 

第3

 

第4

 

第5

 

第6

 

第7

 

第8

 

第9

 

第10

 

第11

 

第12

 

第13

 

第14

 

第15

 

第16

 

第17

 

第18

 

第19

 

第20

 

第21

 

第22

 

第23

 

第24

 

第25

 

第26

 

第27

 

第28

 

第29

 

第30

 

第31

 

第32

 

第33

 

第34

 

第35

 

第36

 

第37

 

第38

 

第39

 

第40期

 

第41期

 

第42期

 

第43期

 

第44期

 

第45期

 

第46期

 

第47期

 

第48期

 

第49期

 

第50期

 

第51期

 

第52期

 

第53期

 

第54期

 

第55期

 

第56期

 

57

  58
  59
  60

 

61

  62
  63
  64
  65
  66

 

67

 

 

 

76年广场升起的那只手(散文)

石建哲     

 

    

至今想起那首歌的旋律、歌词,仍然会像坠入中邪的床垫昏昏入睡,邪恶一旦裹着一层再也不会来的时光,似乎就褪去它狰狞的一面,另一面如修饰照片添加的虚光,模糊了本质,只为流逝做个不可救药的印证。

“我爱北京天安门,天安门上太阳升”,这首那个时代耳熏目染的乐曲,能带出的一切追忆、伤逝,同时也夹带着泛起焦虑、梦魇、被最高指示统治的碎屑,浇灌革命预制板的流动水泥就这样凝固了我的小学生涯。班主任教诲、列队、早操、压制伴随空中无所不在的准宗教气味,恬美、压抑、落落寡合的童时,回眸之时,你已无从找回它的原貌。

天安门被塑造为我们那时的图腾,成了国人的政治隐喻,大半个世纪以来,多少口号、摇旗呐喊、振臂一挥的血腥场景,被风沙卷出了历史视野。上北京旅游,天安门这个非去不可的景点,人来人往的,其实,你不带着历史记忆传说,实际什么也看不到,也寻不着发生过的一丝蛛丝马迹,流光片影好像凭空从广场中央腾空而去。几十万、近百万的人流、演说、到处张贴的大字报、诗歌,汹涌人群中即将引爆的临界点,这一切如今在哪儿?

天安门广场正轴线的位置历来被塑造成一种权威征象,天圆地方的中心,共产党统治后,那里更是丝毫不可侵犯的圣地。然而,谁也无法预料一场自发抗议集会撼动了这座圣地的基石。

那年年初我应该还在小学课堂里,最多换算成如今的初中。是不是还像小学一二年级那样,上课前诵读老三篇,我已记不太清。但那些已淡化的口号仍会在脑海中盘旋而起,“反击右倾翻案风”“党内那个不肯改悔的走资派……”等依稀能回想起的那种语调、声音仿佛就落在往日尘土覆盖的角落,不时被惊扰的回首唤醒。

现在翻看资料,知道这是76年初周恩来去世后的宣传基调,让人沮丧的是,资料文档远远不能让我扑捉到当时情景,空中弥漫着革命口号那种催眠般的温度。我多想沿着记忆的那条道儿,拐进上海这座灰蒙蒙水泥都市里的小弄堂,早上买好大饼油条,返回黑漆漆的门洞,看见早已起床的爷爷奶奶忙乎着煮牛奶稀饭,桌上摆出昨晚的咸菜萝卜干。我想说,我回来看看你们,想你们了。那个革命和稀饭并存的时刻,那种阴郁光线里灿烂的、永远不会再回来的石板地、墙壁,死了的老邻居们打招呼的声音。我说我听到了,看到了,所有在原地的依然停留不动,但我没找到那个口号般从教室广播、从收音机,大街小巷传出的无动于衷的官方声音,一旦我们的身体被这种声调洗劫,一辈子都难以摆脱它的鬼魅纠缠。

能回想起比较清楚的是769月毛去世的那一天。爷爷和他同父异母哥哥在家里幽暗的房间里交头接耳,肯定发生什么惊天动地的大事,他们的言谈和神色露出些微如释重负的神态,好像盼了多年终于等到了这一天。见我进来,他们赶忙转移话题,生怕我听到什么不该听的,跑到门外说漏了嘴。从外头连绵不断的哀乐声中,我晓得了毛在这一天去世了。

毛在离世前看到一场前所未有反对他权威的抗议集会,这恐怕是他不愿看到,也始料未及的。对于这位年事已高的独裁者而言,意味着第一次这么大规模,也是最后一次沉重打击。虽然四五运动以悼念周恩来作为引信,但许多影射第一夫人的诗歌、大字报流露出人们终于对毛的铁腕统治、屡次发动政治运动的厌倦和憎恶。这次最早由南京大学发起的悼念活动正朝全国蔓延,他们在开往全国各地的火车上涂上大标语,希望将这星星之火燎原全国。后来,除北京燃起令人震惊的四五天安门运动,其他地方仍笼罩在铁拳沉甸甸的幕布下。上海要等到二年以后的民主墙,才能感觉到多年被专制压抑的愤怒终于点燃了。

周恩来的追悼会,在我大脑皮层尚留下些印迹,哀乐、十里长街的送行队伍,搞不清的是,哪些属于当时感受,看报和学校灌输带来的,哪些是过后报纸影像叠加上来,搅合在一起的画面。记忆像个一厢情愿的手,随意把捏着历史的橡皮泥。

周逝世到清明,从忠实于个人的真实记忆来讲,真的就是空白一片,如同好多往事,随你怎么绞尽脑汁,都没法子想起来,哪怕零星半点的气氛也好。能明确时间刻痕的记忆仅仅是那年暑假去辽河油田探望父母,同样年龄的缘故,更由于意识形态操控,好多人现已淡忘了那段历史,年轻的甚至根本不知道曾经发生过四五天安门运动,常常与八九天安门事件混为一谈。

想想看,沉浸于对人民总理的怀念中,这种宣泄悲哀心理的时刻,会无限提升对一个人的崇敬、膜拜,尤其死亡使得这种集体无意识得以大幅度升华,在民众心里上暗示了民意到天意的转变,这便是四五运动升温的心理背景。由此可见,这次运动的形式仍囿于历史意识形态困境,为了替代一个坏的神祗,就用一个不那么坏的神祗替代,其形式还属造神运动范畴。当然此乃后话,我们反思历史时,需要这种后话来梳理,理性地回顾,不会理所当然地将四五运动定为民主运动的一个起点或里程碑。

另外,从它的政治诉求看,整个运动并未提出明确的民主要求,对所谓四人帮的痛恨,并没触动对体制的质疑,反而是五七年大鸣大放提出过一些准民主的诉求。后续的结果也印证了,四五运动直接政治后果是邓小平上台,而他上台后不久,害怕已经平反的四五运动惯性使然,最终危及到他的统治,就推倒了他早先默认、鼓励过的民主墙。

正如前文谈到南京学生市民往火车上写大标语,我条件反射地用了星星之火燎原全国的用词,也意识到这个出处:星星之火可以燎原的革命原典。我们受毛语体影响之深远非我们所能意识到的地步。其中最可怕的悖论,就是用体制内部的一套语词去颠覆这个体制,从最严格的层面看,无异于落入自我复制、自我指涉的怪圈,进而影响思维和质疑可能到达的维度。四五运动正是和以前多次的抗议活动一样,拘囿于这样的怪圈。

所以,我觉得四五运动的意义更在于,它是建国以来首次民众自发的大规模抗议活动。这属于令共产党49年统治以来震惊不已、非同小可的大事件,四五运动被定性为反革命事件在所难免。四五运动起因的局限,自发性的特征,使得我们更应恰如其分的分析中国民主的每一步进程。当然,四五运动从时间的线性轨迹上,肯定是民主墙的直接起因,更像是八九天安门运动的雏形,

普鲁斯特靠气味追忆似水年华,其实,任何事物都如此。政治,只有气味的政治才真实,具有触感的真实性,它的影响包围我们,就像气味弥漫在鼻黏膜四周。为了写这篇文章,我上网查询相关资料及书籍,和一些经历了那个时代的朋友追溯往事,奢望重建那个年代的触觉印记。把找来的印象、文档、回忆文章汇拢来,也仅七拼八凑一幅简单,几近千篇一律的说法,更细致、具有质感的叙述越来越稀少,一些八零后、九零后对此事件更是闻所未闻。记得平反后,76年天安门诗抄公开出版,见到书店里能买到,我反而失去了进一步阅读的兴趣。好像这是官方的一种策略,为了更好的遮蔽,公开不失为另一种途径。问题是,那不是真正意义上的公开,可无所顾忌公开讨论,并深入体制内部去反思。对此类问题的讨论,与反思文革一样成为公开的秘密,公开地抹杀了你讨论的可能性。

从此,76年天安门升起的那只手若隐若现。

广场上那张流传甚广的相片,至今让我无法忘怀。黑压压的人群中间,高高站着一位戴黑框边眼镜的年轻男子,脖子上除了长围巾,还垂挂着台照相机,斯文但不失坚毅。只见他挥动着右手慷慨激扬地在演说。这只无与伦比、勇敢而充满智慧追求民主自由的手,越过逝去的三十五个年头的连绵光阴,搁在了我们的面前。

 

 

 

 

 

                           
《自由写作》首发

回到开端

 

 

 

 

 2006◎独立中文笔会自由写作委员会主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