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学中的流亡传统与移民经验(访谈录·上)
◎
哈金 贝岭
【编者按:哈金和贝岭都住在美国新英格兰地区,也是老朋友。为了2008年年底将复刊的《倾向》文学人文杂志上的「流亡文学」主题,
2月初,一个雪后阳光明媚的上午,贝岭骑着脚踏车,穿过波士顿市区,来到哈金和诗人沃克特(Derek
Walcott,1992年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合用的波士顿大学写作系办公室,对哈金进行了访谈。移民生涯对文学之影响,哈金和贝岭有着深刻的体会。这是文学的对话,也是各自流亡经验的内心剖白。
本访谈录音记录稿由明迪整理成文,经品蓉再整理,未经哈金修订;贝岭的部分则由贝岭作了修订和补充。)】
一、移民文学和流亡文学
贝岭(以下简称贝):你将在芝加哥大学出版社出版的英文论文集(Essays)《移民作家》(The
Writer as Immigrant)中的〈一个人的家乡〉(A
Individual’s Homeland)一文,深入探讨了中国流亡者及华人移民的心理状态,你最近出版的长篇小说《自由生活》(A
Free Life)中,则全景式地描写了一位中国移民诗人在美国「自由生活」中的幸与不幸。我以为,流亡经验和移民生涯终会导致认同的变化,从流亡作家到移民作家,乃至流亡文学和移民文学之间,过渡和界定相当微妙。流亡身份一旦被确认的开始,流亡作家个人的写作和存在价值,会下意识地把「祖国」或「回到祖国」作为坐标;移民作家和移民文学则不需要那样一个坐标和动力。你先前的英文小说,如《好兵》、《新郎》、《等待》等书,均是母国主题,也是你的中国经验,在你的书中,流亡文学和移民文学的分际模糊。你离开中国已二十年,好象从没回去过,就我所知,你也不曾强调自己是流亡作家。
哈金(以下简称哈):对,我没有强调自己是流亡作家。流亡文学和移民文学的界线很模糊,关键是现在的态度和心态,以及对过去的态度。对流亡文学来说,不管走到哪,过去和故乡是很重要的部分,特别是有些流亡作家的过去辉煌,很难放下,就容易成为包袱,所以「过去」是很重要的参照系统。移民到一个地方,主要考虑现在和未来。比如你到了美国或加拿大,要生根,要生存下去,到北美来并不是为了要回去。但这是理性来说,实际上很多移民到了美国或加拿大,经常在故乡间两头跑,关键是对过去的态度。还有社会结构的问题,比如去欧洲很难,因为欧洲不存在大量移民,而在北美,大部分人是移民过来的,移民是美洲普遍的现象。在美洲,流亡者和移民的界线很难划分,有的人说是流亡者,但实际上已经是新的国家公民了。
贝:你点出了身份转化中的微妙。流亡作家的心境和书写是特定时空下的,这或许是最好的写作时刻,不只是从中国出来的流亡作家,再看前苏联的流亡作家索忍尼辛(Aleksandr
Solzhenitsyn)、以及流亡诗人,美籍俄裔的布罗茨基(Joseph
Brodsky)、甚至法籍捷克小说家米兰‧昆德拉(Milan Kundera),基本上,先是不能,后来是不想回到祖国。大多数流亡作家终会变成所居住国家的新移民,如果他们写下去了,最后会是一个移民作家,成为侨民社会的一部分吧。
哈:也不一定,有些事情是偶然,比如北岛最近去香港,自然而然就不能说他是移民,当然他还是美国公民。如果他再回来呢?所以很难划类,有各种各样的因素。
贝:你认为自己是一个流亡作家吗?
哈:我认为我既是流亡又是移民,但主要还是算移民作家。我本来想回去,而又没有回去,从那个意义上来讲是流亡,但也不能说是流亡,应该说是自我放逐,因为我不是不能回去。
贝:现在看来,华人流亡作家和移民作家基本是在三个有着庞大移民社群的国家或地区:美国和加拿大有最大的移民社群,也有着最多的华人流亡作家和移民作家;近二十年中,法国出现了高行健和戴思杰,还有早年赴法的华人学者、小说家程抱一等;英国也是个移民社会,有历史悠久的华人移民社群,所以也出现了重要的移民作家,如用英文写书的历史学家张戎、诗人杨炼、小说家虹影、马建、拍电影又写小说的郭小橹。
哈:欧洲移民传统比较新,跟美国比起来,不像美国规模这么大。欧洲主要是政治原因的流亡,很多作家和艺术家流亡到欧洲,将法国作为一个终点。美国是普通老百姓也可以来,而且是大规模的移民,这在文化传统上很重要,移民文学成为美国文学和加拿大文学的一部分,但这在欧洲并不显见。欧洲文学主要是流亡传统,从荷马(Homeros)、但丁(Dante
Alighieri)起,伟大作家都有流亡背景,移民文学是小主题,不是说小主题不能写出大作品,关键看怎么写,最好是在流亡的传统下反映移民生活,或者在移民环境下写流亡。
一、现实主义文学的传统
贝:所以,在你的写作里,你心中似乎有个参照系,从我读到的来看,一个是俄罗斯文学参照系,比如你特别推祟契诃夫(Anton
P. Chekhov)的小说,你也偏爱古典一些的法国文学,如果戈理(Nikolai
Vasilievich Gogol)和巴尔札克(Honore
de Balzac),你似乎特别推崇巴尔札克?
哈:当然,因为他是伟大的现实主义者。
贝:这个现实主义的文学传统对你写作有什么影响?
哈:那要看哪本书,书和书不一样,比如《等待》是爱情小说,虽然发生在二十世纪的中国,但情调上是欧洲的,主要受俄国文学和法国文学的影响,比如福楼拜(Gustave
Flaubert)的《包法利夫人》(Madame
Bovary)对我影响就比较大。写《战废品》的时候,主要受杜斯妥也夫斯基(F.M.Dostojevskij)的影响,因为他坐过监,写过监狱生活,我写监狱生活主要受他影响,所以是因作品而异。《自由生活》是关于华人移民,但美国的华人移民小说主要是第二代、第三代移民写的,而欧洲移民第一代就开始写,所以欧洲文学对我影响还是较多,特别是俄国文学。在我看来,俄罗斯现实主义的小说艺术达到了一个高度,后来的现代派和后现代派都无法超越,所以不管写什么都必须要知道且要熟悉这个传统,因为这是源泉。
贝:美国当代小说也有自已的传统,有强烈个人风格的作品总能吸引我,早年是海明威(Ernest
Miller Hemingway)、福克纳(William
Cuthbert Faulkner),后如克鲁亚克(Jack
Kerouac)的《在路上》(On
The Road)、索尔‧贝娄(Saul
Bellow)《洪堡的礼物》、库特‧冯内果(Kurt
Vonnegut)《五号屠场》。再后来是标榜后现代的小说,如罗伯特‧库佛(Rebort
Coover)的《公共的燃烧》这类疯狂的实验性小说,当然,还有桑塔格(Susan
Sontag)那本俨如考古学家考证古迹般的《火山情人》(The
Volcano Lover)。看来,现实主义的文学一直是小说中最强大的,有最多成就非凡的小说家,谁敢无视赫尔曼‧麦尔维尔(Herman
Melvill)写下的伟大小说《白鲸》(Moby
dick)呢。你一开始写小说,就清楚地意识到自已要进入现实主义文学传统吗?
哈:对。
贝:天性如此吗?在中国,我们当年的阅读,多少受到现实主义文学潜移默化的影响。从你自述的阅读历史来看,似乎有迹可循。
哈:是。中国的传统基本上是现实主义,我们还是小孩的时候读的基本上都是现实主义。在美国实际上真正受推崇的,还是现实主义,当然也有个别其它作家,比如说卡夫卡,但这些已经被看成是老的现代主义了,大学写作班培养的也是现实主义。美国文学有马克‧吐温(Mark Twain)、索尔‧贝娄(Saul
Bellow)、亨利‧詹姆斯(Henry
James)等;亨利‧詹姆斯受欧洲文学的影响,索‧贝娄也是,很多现代小说家都受欧洲文学,尤其俄罗斯文学影响。英国文学也有伟大的现实主义,比如狄更斯(Charles
John Huffam Dickens)、哈代(Thomas
Hardy),这两个文学传统是有联系,相互影响的。美国作家都知道托尔斯泰(Lev
Tolstoy)、狄更斯(Charles
John Huffam Dickens),这两个文学传统都影响了美国作家。
二、哈金谈写作
贝:《倾向》将在年底复刊,复刊(第15期)主题我确定为流亡文学,想以宏观的视野,探究世界文学版图中的流亡文学。就这一主题,我想问你:在流亡作家和移民作家中,大部份作家始终是用母语写作,有些作家先是用母语写作,在母语上获得成就,才试着转型用英文写作,如严歌苓、郭小橹等人是如此;你的写作则一开始就用英文写,身在英文的美国社会,作家不同于只用英文写学术论文的学者,不用母语写作,除了勇气,还要有对自己能用英文从事文学写作的强烈信心,当初,你是否把这看作是一个必须的抉择?你确定这样起步,是在布兰代斯大学(Brandeis
University)读比较文学博士时吗?
哈:不是,读博士的时候没有想到当作家。那时候一边读博士一边找工作,找不到工作,学英美文学,特别是诗学,在美国是根本没有用的,当然回国很有用。读书时候没想到这些,找不到工作才转到写作,所以很多事情都是偶然的。1993年,那时我在波士顿大学(Boston
University)读写作班,南部的艾默里大学(Emory
University)要我去教诗歌写作,算是一份工作,就得做下去,一做就做了八年。
贝:你在读写作班的时候就很清楚你要走文学创作的路了?
哈:也不是很清楚,当时的情况是,只有读研究生才能延签证,而且需要医疗保险,没有学生身份怎么办呢?所以就接着读。再者,当时我的第一本诗集刚出,就是(Between
Silences)(《沉默之间》),有些题材我觉得用小说处理可能更好,还有一些东西没有用到,正好可以写小说,所以就开始写短篇小说集(Ocean
of Words)(《辞海》),想把这个集子写完,具体将来怎么办没想,当时还没想以后的事情。
贝:也就是说,你是先写诗,先出版诗集,后来改写小说,是因为有些素材诗歌里没有用,才转到写短篇小说吗?你有没有觉得写诗的难度更大呢?
哈:当时根本没想这些,就是为了把书写出来,跟着自己的鼻子走。但被雇用就不一样,因为被雇就是教诗歌写作,那就难了,1990年出了第一本诗集,当时不知道要做诗的朗诵会,所以卖的不好。我本想回国教书,1989年「六四」发生后,人都懵了,不知道该做什么。第一本书没卖好,所以第二本很难出,诗集早就写出来了,但96年才出,小说也是没人要,也是96年才出。
贝:你无意中发现自己讲故事的才能?
哈:也不是什么才能不才能,就是觉得应该继续做下去。诗不可能天天写,不可能十几个小时坐在那里写,但写小说必须得那样,把大量的时间放进去。
贝:谢默斯‧希尼(Seamus
Heaney)告诉我,他写诗像牧师祷告,每天,一定要坐在桌子前,写不出来也要坐在那试着写,有一类自我要求甚严的诗人是这样面对诗的。
哈:他是这种情况,诗稿已经有了,必须继续做,怎么把它做的更好。这可以。但是不能啥都没有就坐在那里。不过,写小说也有这种情况,有时写不出来也得坐在那里。
贝:那是一个诗人自我的仪式,不坐在那,就如牧师不去祷告般,会有负罪感。
哈:诗人的仪式短的多,一般就几个小时,小说家起码要八个小时、十几个小时。
贝:这也正是我要问的,写小说是重体力劳动,比写诗强度高,身体要更好。
哈:诗歌是短跑,是冲动,一口气写完,然后再慢慢改。小说是长跑,小说得计划,得长期写,小说是可以天天做的。
贝:你的写作习惯是怎样的?你已经有八本小说了,不管长篇、短篇,按数量来说,你是一个勤奋的小说家,我很想知道你写小说的习惯。
哈:基本上每天都写,教书的时候也每天写一点,尤其是写一本大一点的书,必须每天写,就像做饭一样不能断炊。
贝:早上写还是晚上写?你熬夜吗?
哈:不一定。今天要熬夜了,今天起得早,但一天没做什么。反正每天得写,多多少少的问题。一般早上脑子清醒一些。小说需要长期不断地写,每天写,跟诗歌不一样。
贝:我注意到你写一部小说的进度很特别,常常一本书写一部分,一搁就十年,然后再把它写完,在你,这好像已成为习惯,这有些传奇,是什么原因使你把它搁在那里,然后又接着写?
哈:主要是没有能力写完,比如《疯狂》是第一本书,读研究生就开始写了。那个不算正式写作,那个时候是心里有东西想写,要不就坐立不安,刚开始根本不知道怎么写,什么乱七八糟的都写出来,写完就放在那里不管了,但才一百多页,还没有能力真正写成一本书。后来越写越大,天安门事件出现后,我知道要把这个写进去,难度也越来越大。出了第五本小说《新郎》之后,才觉得有能力把它写完。其它小说没有这样的情况。短篇就不一样了,一个一个写,不好扔掉,再来一个。
贝:其它长篇都是一气呵成写完吗?包括《等待》、《战废品》、《自由生活》?你写一部长篇小说,大致需要几年的时间?
哈:基本上一气写完。写作时间不一样,一般是写两年或者两三年,《战废品》写得较碎,研究资料花了很长时间;《等待》也是两三年吧;《自由生活》写了四年,实际上从从动笔到出版是七年,写了之后不断地改。
贝:这本书你觉得跟你的生活很接近、有传记色彩吗?
哈:小的层次上是,大的层次上不是,我的生活比他幸运多了。武男是个移民,故事发生在美国,所以我只能写熟悉的东西、我知道的事情。别人都知道的事情不能瞎写。但整个大故事不是我自己。
贝:你书后附的诗是你为小说而写的吗?
哈:对,但那不是我的诗,是武男的诗。是为小说而写,硬逼着鸭子上架的,没办法,不写就显得他成天神经兮兮,精神不太正常,这些诗是为了表示他确实有写诗的才华,因为移民的环境和生活使他的才华受到压抑,受到阻碍。
四、作家的阅读源流和创作
贝:假如现代意义上的小说,有一条渊源远流长的传统,除了许多不同语言的、特别是俄国悠久的小说传统对你的影响,在中国小说或流亡作家同行写的小说中,有某一部小说或某一位小说家,对你的写作产生了影响吗?
哈:不多,只能说是鲁迅。鲁迅有些作品,比如《阿Q正传》,对我影响很大,但实际上我不是很喜欢《阿Q正传》,但咱们这一代人吃他奶长大,没办法。实际上,古诗影响更大一些,从情趣到敏感度,一首诗有没有意思,美不美,心里有中国古诗,标准就不一样。但中国小说上不了大雅之堂,最近几个世纪才有四大名著之说,所以对我影响不大。再说中国传统的小说和西方的小说传统是两条路。
贝:这些年,中国和台湾的小说家写出了数量惊人的长篇小说,许多作品在字数上己成巨作,如莫言、骆以军。这些小说家的小说你读了一些吗?你的中英文阅读比例是怎样的?
哈:不多,我知道,但读的不多,偶尔读,太多了读不过来,一般是英文翻译出来后我才读。我读英文多一些,因为我教书,必须读英文的,但实际上我每天大量上网读新闻,这是中文,应该是一半一半。
贝:像《纽约时报》、《波士顿环球报》(Boston
Global)你读不读?
哈:一般不读,最多一个星期一次,我一般读中文的新闻。不光是语言的问题,海外的汉语新闻公正一些,比如「多维新闻网」(www.dwnews.com),是国际视野的问题。
贝:对,它是纽约的中文媒体。我也几乎每天看网上的台湾报纸。
哈:主要是报导比较系统一些。
贝:那其它用母语写作的流亡作家、移民作家,你觉得他们和你之间,会构成一种什么关系?
哈:没有横向的关系。
贝:你用英文写作,他们用母语写作。你是读他们的母语或读他们的译本?
哈:偶尔读译本,大部分读原文,偶尔两样都读。这个情况是这样的,你要用汉语写作就得在汉语中找到位置,一个作品应该在这个语言里改变传统,这是T.S.艾略特(Thomas
Stearns Eliot)说的。好的作品进入这个传统之后改变了传统,这个传统就跟过去不一样了。用英语写作也是这样,这就是最大区别,用汉语写作就得考虑这个作品对汉语文学有什么意义,要不然别写了,因为写东西不光是为了挣钱。写书虽然可以挣钱,但也可以用别的方式挣钱,写小说也是很辛苦的。英语的情况也是这样,所以我一般不鼓励别人用非第一语言写作。
《自由写作》首发
回到开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