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会之诞生
——国际笔会之源流(三)
◎
张
裕
1921年,萨福太太创建和主持的“明天”俱乐部已经成功地进入了第四年。她在1919年所遭受的离婚打击,显然没有影响到她为文学和作家们服务的热情,也没有影响到她的创作冲动,继1918年出版她在战后的第一部长篇小说《威斯特劳尔斯》,又以一年一书的速度出了两部小说《逆意》(Against
The Grain,1919)和《海岬》(The
Headland,1920),第四部小说《游魂》(The
Haunting,1922)也已完稿。
同年7月,萨福太太又如往年一样到康沃尔常租的海滨别墅“莱沃娜”避暑,写她的下一部长篇《绿宝石》(The
Green Stones)。不过,多年来一直与她相依为命的大女儿这次却不能前来陪伴,刚满21岁的玛乔丽已经在波兰首都华沙的英国护照代办处工作了大半年,每周收到母亲的一封长信,她后来在回忆笔会早期历史时公布了信中的相关内容。
在7月29日的来信中,萨福太太首次提及她的新想法:
“莱沃娜,星期四。玛乔丽!我有了一个主意!一个晚餐俱乐部——成名的男女。我要写信给维奥丽特(韩特)谈谈——我和她能做到——干脆去掉那些不必到场的丈夫和妻子们。每星期二晚上八点,佛罗伦斯餐馆。”
下个星期三,她在给玛乔丽的下一封信中首次提到后来被缩写成的“笔”(PEN)的会员组成P.P.E.N.——Poet(诗人)、Playwright(剧作家)、Editor(编辑)、Novelist(小说家),说她已写信给当时担任《书商》杂志编辑的小说家兼诗人亚瑟·圣约翰·爱德考克(Arthur
St. John Adcock,1864-1930),建议组织一个P.P.E.N.晚餐俱乐部,如果后者认为是好主意,她就去麻烦维奥丽特·韩特和辛西娅·斯托克利(Cynthia
Stockley, 1862-1936)来帮忙。
萨福太太在下一封信中就开始明确使用“笔会”(Pen Club)的名称,并考虑到它的国际性:
“我的笔会已经有了第一批会员,约翰·罗伯特·格雷格(美国出版商)和穆丽尔·斯图尔特。而且格雷格将尽其所能来帮我,如果我在这里启动,他就在美国响应……”
萨福太太在此后一个多月给女儿的信中提到她写信邀请参与创建笔会的还有高尔斯华绥、弗兰考、亚瑟·约翰·瑞斯(Arthur
John Rees,1872-1942)等十多人。
萨福太太把笔会正式成立的第一次晚餐会定于10月5日星期二,选在位于伦敦市中心皮卡迪里广场儒伯特街的佛罗伦斯餐馆。她还表示希望,瑞斯、韩特、斯托克利和格雷格能参加执行委员会。绝大多数被邀请者都赞赏她的主意,并答应参加笔会和餐会,只有少数人如弗兰考表示一时赶不到伦敦赴会。明确表示反对的是她女儿玛乔丽和老友韩特。玛乔丽的理由是,母亲为明天俱乐部、写作、朋友等一切事务已经足够忙了,她已出国工作一年,九月份就要回家结婚了,希望母亲能匀出点时间关注她。韩特并不反对她的主意,只是对其可行性提出质疑,比如,一些关系不好或没有共同兴趣或彼此竞争的人是否需要见面,而麻烦是会员资格也太宽泛,未获入会者与获准入会者一样会对是否能办好这样的组织产生影响。有决心的萨福太太当然不难说服她的亲友,这两人此后都成为笔会忠心耿耿的会员。
萨福太太预计到会者将达40多人,又在会前给每个人写信,并附详细通知如下:
笔会(P.E.N. Club)
伦敦没有知名男女作家能够会面的中心,没有外国访问者可望找到他们的地方。一个晚餐俱乐部将能使他们开展社交而不必对任何人承担义务。
会员资格是:
1)一本由知名欧陆、伦敦或美国公司出版的诗歌。
2)一部在任何知名剧院上演的剧作。
3)过去或现在一家知名报刊担任编辑。
4)一本由知名欧陆、伦敦或美国公司出版的小说。
每年会费5先令,将用于办公、印刷和秘书费用。每人应自付餐费。
晚餐于星期二晚上8时在佛罗伦斯(4先令)。
愿意就餐者应在当天中午12时之前给打电话给秘书。首次晚餐在10月5日,此后如无进一步通知即为每个星期二。
(执行)委员会应由六名会员组成,应在每年的年会上以举手表决选出。如果因任何原因有委员会成员被迫辞职,委员会应选另外会员取代其位置。一个国际委员会也将组成。
会员允许带访客参加,但这些访客也应是诗人、剧作家、编辑、小说家,或有声望的人。
会员可望自便穿早礼服或晚礼服。将没有正式演讲,会员应尽量使自己感觉象在家里一样舒适。
10月5日,出席成立餐会者共43人,全部都加入了笔会,并从那天起被视为“创会会员”。除萨福太太母女俩外,其他41人按姓氏字母排列简介如下:
1,贝弗利·巴克斯特(Sir Arthur Beverley Baxter,1891-1964)——加拿大出身的作家、报人和政治家,《每日快报》(The
Daily Express)编辑,时年30岁,作品有短篇小说集《吹泡人》(The
Blower of Bubbles,1919)、长篇小说《男人的角色》(The
Parts Men Play,1920)等,后于1935年当选为英国国会下院议员,1954年被封爵;
2,维克多·布里吉斯(Victor Bridges,1878-1972)——小说家,时年43岁,已发表有《另一人的鞋》(Another
Man's Shoes,1913)、《朗埃克街来的夫人》(The Lady from
Long Acre,1919)等10多本书,这两部小说等一些作品被改编成电影;
3,埃塞尔·考克森(Ethel Coxon)——女小说家,时年60多岁,1879年发表处女作,作品有《在界限之内》(Within
Bounds, 1898)等;
4,查尔斯·塞顿·埃文斯(Charles
Seddon Evans,1883-1944)——作家兼编辑,时年38岁,为威廉·海涅曼出版公司改编出版童话《灰姑娘》(Cinderella,1919)、《睡美人》(The
Sleeping Beauty,1920)等,后升总裁;
5,约翰·法夸尔森(John Farquharson,1882-?)——苏格兰裔文学经纪人、记者兼作家,时年39岁,2年前创建约翰·法夸尔森文学事务所;
6,高尔斯华绥——明天俱乐部成员,时年55岁,已出书50多部;
7,沃尔特·莱昴内尔·乔治(Walter Lionel
George,1882-1926)——巴黎出生的英国小说家和评论家,时年39岁,已出版《社会进步的动力》(Engines
of Social Progress,1907)、《一床玫瑰》(A Bed of
Roses,1911)、《凯列班》(Caliban,1920)等20多本书;
8,穆丽尔·摩根·吉本(Muriel Morgan Gibbon)——威尔士女小说家、律师,有作品《简》(Jan,1920)等;
9,高汀——明天俱乐部成员,时年26岁;
10,哈里森——明天俱乐部成员,《英国评论》编辑,时年48岁;
11,伊迪丝·沙克尔顿·海尔德(Edith
Shackleton Heald,1984-1976)——女记者、剧评家,《标准晚报》(Evening
Standard)撰稿人,时年37岁;
12,霍格(M.T. Hogg)——女记者,《标准晚报》编辑;
13,柏西·霍德(Percy Hord)——《星期天汇报》(Sunday
Chronicle)女编辑;
14,韩特——明天俱乐部女成员,时年59岁,已出书20多部;
15,埃德加·阿尔弗雷德·杰普森(Edgar Alfred
Jepson,1863-1938)——小说家,擅长冒险、侦探、幻想、神奇故事,时年58岁,已出版《女先知费肯》(Sibyl
Falcon,1895)、《19号的花园》(The Garden at 19,1910)、《响水之谜》(The
Loudwater Mystery,1920)20多本书;
16,弗琳[尼怀德]·坦尼森·杰西(Fr[iniw]yd Tennyson
Jesse,1889-1958)——女诗人、小说家兼记者,时年32岁,作品有诗集《幸福的新娘》(The
Happy Bride,1920)、长篇小说《白丝带》(The White
Riband,1921)等。
17,凯耶-史密斯——明天俱乐部女成员,时年34岁,已出书10多部;
18,兰伯恩(Lamburn)——身份已不可考;
19,兰伯恩太太(Mrs. Lamburn)——身份已不可考;
20,刘易斯·罗斯麦克·劳德(Lewis Rose McLeod,1875-?)——苏格兰裔新西兰作家,英国《每日邮报》(The Daily Mail)编辑,时年46岁;
21,亚瑟·曼(Arthur E. Mann,1876-1972)——英国《约克郡邮报》(Yorkshire
Post)编辑,时年45岁;
22,伊莉莎白·克雷格·曼太太(Mrs.Elizabeth Craig Mann,1883-1980)——苏格兰裔烹调和园艺书编辑兼作家,时年38岁;
23,埃塞尔·柯尔本·梅恩(Ethel Colburn Mayne,1870-1941)——爱尔兰出生的女小说家、文学史家、翻译,时年51岁,已出版《男巫师们》(Enchanters
of Men,1909)、《拜伦传》(Byron,1912)等10多本书;
24,埃德加·查尔斯·米德尔顿(Edgar Charles
Middleton,1894-1939)——剧作家、小说家,初为一战飞行员出身的空战研究者,时年27岁,已出版《空中的辉煌业绩》(Glorious
Exploits of the Air,1918)、《空中大战》(The Great War in
the Air)等10多本书;
25,伊芬德·米德尔顿太太(Mrs.Yevonde
Middleton,1893-1975),闺名伊芬德·康伯斯(Yevonde
Cumbers)——
摄影师,使用彩色肖像摄影的先驱,时年28岁,已名声大振;
26,埃莉诺·莫尔东特(Elinor
Mordaunt,1872-1942),原名伊芙琳·梅·克洛斯(Evelyn
May Clowes)——女小说家兼游记作家,时年49岁,已发表长篇小说《乐园》(The
Garden of Contentment,1902),短篇小说集《新瓶旧酒》(Old
Wine in New Bottles,1919)等10多本书和大量报刊文章;
27,赫尔蒙·乌尔德(Hermon
Ould,1885-1951)——明天俱乐部成员,时年36岁,作品有四幕剧《黄昏与黎明之间》(Between
Sunset and Dawn,1914)等;
28,爱德华·雷蒙德·汤姆逊(Edward Raymond
Thompson,1872-1928),亦常用笔名雷蒙德(E.T. Raymond)——记者兼传记作家,时年49岁,作品有《未经检查的名人们》(Uncensored
Celebrities,1918)、《贝尔福生平》(A life of Arthur
James Balfour,1920)等;
29,海尔达·罗得斯(Hylda Rhodes)——女小说家;
30,凯瑟琳·罗得斯(Kathlyn
Rhodes,1878-1962)——女小说家,时年43岁,已出版《多水》(Many
Waters,1899)、《金苹果》(The Golden Apple,1920)等20多本书;
31,玛丽安·瑞安(Marion
Ryan)——美国女记者,时任伦敦《每日见闻报》(Daily Sketch)妇女版编辑,后对建立纽约笔会颇有贡献;
32,霍拉斯·奚普(Horace Shipp,1891-1961)——作家兼艺术评论家,《伟大艺术家》(The
Great Artists)丛书编辑,时年30岁,创作有诗集《康登镇的赫克犹巴》(Hecuba
in Camden Town, and Other Poems,1920)等;
33,辛克莱——明天俱乐部女成员,时年59岁,已出书20多部;
34,索思沃尔德——明天俱乐部成员,时年34岁;
35,威尼弗雷德·斯蒂芬斯·威尔(Winifred Stephens
Whale)——旅居巴黎的女作家兼翻译家,已出版英译法国作家阿纳托尔·法朗士(Anatole
France)的名著《贞德传》(Joan of Arc,1908)等,以及介绍法国的《当代法国小说家》(French
Novelists of Today,1915)等10多本书,后对建立法国笔会颇有贡献。
36,穆丽尔·斯图尔特(Muriel Stuart,1885-1967),原名穆丽尔·斯图尔特·艾尔文(Muriel
Stuart Irwin)——女诗人,时年36岁,以《在果园中》(In the Orchard)最为著名,开创了诗歌的无韵对话形式,后被当代苏格兰文艺复兴领袖、诗人休·麦克迪尔米德(Hugh
MacDiarmid,1893-1979)誉为“苏格兰文艺复兴最伟大的女诗人”,尽管她是英格兰人而非苏格兰人;
37,奈塔·赛雷特(Netta Syrett,1865-1943),原名珍妮·赛雷特(Janet
Syrett)——女小说家、儿童文学家,时年56岁,已出版《非人力之错》(Nobody's
Fault,1896)、《六部童话剧》(Six Fairy Plays For
Children,1904),《命运之神》(The God Of Chance,1920)等30多本书。
38,韦斯特——明天俱乐部女成员,时年29岁;
39,凯特·道格拉斯·威金(Kate Douglas Wiggin,1856-1923)——美国女教育家兼儿童文学家,时年65岁,已出版《鸟儿的圣诞颂歌》(The
Birds' Christmas Carol,1887)、《桑尼布鲁克农场的丽贝卡》(Rebecca
of Sunnybrook Farm,1903)等20多本书。
40,斯坦利·伦奇(Stanley Wrench)——身份已不可考;
41,维奥丽特·路易丝·斯坦利·伦奇太太(Mrs.Violet
Louise Stanley Wrench,1880-1966),亦用笔名莫利·斯坦利·伦奇(Mollie
Stanley Wrench)——小说家兼记者,时年41岁,已出版《爱情傻瓜》(Love's
Fool,1908)、《鬼梯》(The Devil's Stairs,1918)等10多本书。
出席者中女士25人,男士18人。萨福太太在会前曾期待很大的爱德考克,斯托克利、格雷格、瑞斯,因故没有出席笔会成立餐会。
在餐会前,萨福太太就托埃文斯请高尔斯华绥同意出任会长未果,开会讨论时再请总算答应出任一年。秘书本非萨福太太莫属,但她以身体不好婉推,女儿玛乔丽就被选为名誉秘书。《英国评论》编辑哈里森则被选为名誉司库。会上还选出首届执行委员会,成员有:哈里森,劳德,埃文斯,奚普,高汀,韦斯特,克雷格·曼太太。
10月12日,笔会成立一周后,在伦敦贝德福特广场的《英国评论》编辑部办公室,执行委员会举行第一次会议,哈里森被选为主席。会议开了很长时间,作出了如下一系列决定:
1)执委会每月开会一次,尽可能在会员晚餐会之前,会议最低法定人数为三人。
2)执委会成员连续三次不参加会议又无解释,将视为自动退出。
3)同意目前不设笔会办公室,因为目前应该尽力在其它国家开创笔会中心。
4)“创会会员”的会费为每年10先令(后来遭抗议又降回5先令),以后的会员会费为1磅1先令。
5)希望入会的作家将由两名会员提议和附议,逐个由执委会审批。
6)设立一个小组起草规则,由道森-斯科特夫人、奚普、埃文斯三人组成。
7)目前每位会员可带一位来宾参加晚餐会,尽可能与文学有关。由执委会邀请的外国来宾将由笔会基金支付费用。
8)为了招待短期逗留伦敦的非常著名的人士,将召集特别晚餐会。
9)笔会晚餐会将采用六人一桌的小桌取代长桌,在饭后立即收拾干净,鼓励会员留下畅谈。
10)一位来宾参加笔会晚餐会,一年不得超过三次。(萨福太太提出并支持这条规则,以使有家室者不必总是带妻子或丈夫出席。)
执委会会议还同意咨询在欧洲和北美的一些人士,了解通过哪些人在他们国家创建笔会,并提出了可能成为名誉会员的各国著名作家人选,以及邀请加入英国笔会的知名作家人选。
哈里森在这次会议显示出缺乏强有力的领导才能,执委们在会后改请高尔斯华绥兼任执委会主席,他就从笔会成立两周后的第二次会议起开始主持执委会工作。根据第二次执委会议决定,笔会在10月下旬举行了成立会后的第一次“常规”晚餐会,出席者共72人,包括几位来自美国、加拿大等外国的来宾。
11月10日,执委会举行第三次会议,接受了24位新会员,包括著名作家切尔斯顿和康拉德。
吉尔伯特·凯斯·切尔斯顿(Gilbert Keith
Chesterton,1874-1936),时年47岁,已是英国颇有影响的多产作家,出书五十多部(一生达八十多部),从诗歌、剧本、小说、传记、评论、新闻报道到神学,涉猎相当广泛,尤以“布朗神父”为主角的短篇侦探小说集传世,被视为犯罪心理学破案推理小说的开创者。
约瑟夫·康拉德(Joseph Conrad,1857-1924),时年64岁,原名约瑟夫·特奥多·纳勒茨·科尔泽尼奥夫斯基(Józef Teodor Nalecz Korzeniowski),乌克兰出生的波兰裔英国著名海洋作家,被后世称为现代主义的开创人之一。青年时代到海船上做小工,21岁作为水手随船首次到英国时一句英语不懂,28岁加入英国国籍时已任大副,数年后又升任船长,1894年因痛风病而放弃了20年的航海生涯。他从30岁起在船上开始业余创作,七年后上岸生活将第一部小说《阿尔梅耶的傻念头》(Almayer’s Folly)寄给伦敦的出版商,一年后出版,此后三年每年一书——两部长篇和一部短篇小说集,因此在1898年离职成为职业作家,至此已出书20多部,以1899年出版的小说《黑暗之心》(Heart
of Darkness)最享盛誉。
1891年,24岁尚未出道的高尔斯华绥出海旅行,所乘之船的船长正好是几年后以“康拉德”成名的科尔泽尼奥夫斯基。虽然后者年长近十岁,当时也不提书籍和写作,但是两位未来的大作家一见如故,由此结为知交。学法律出身的高尔斯华绥此后走向写作,也与早他两年出书的康拉德的鼓励有一定关系。因此,当笔会刚成立,高尔斯华绥最初写信邀请入会者,当然少不了康拉德。
执委会第三次会议还责成秘书玛乔丽写信给一些外国名作家,邀请他们成为名誉会员。到1922年元月,一些外国著名作家接受邀请,成为笔会的荣誉会员,其中包括当时在世的十二位诺贝尔文学奖得主中的五位和一位以后的得主,他们是:
塞尔玛·拉格勒夫(Selma Lagerlöf,1858-1940),1909年的世界首位女得主,瑞典小说家兼诗人,代表作有史诗小说《耶路撒冷》(Jerusalem,1901-1902)和传遍世界的童话小说《尼尔斯骑鹅历险记》(Nils
Holgerssons underbara resa genom Sverige,1906-1907)。
莫里斯·梅特林克(Maurice Maeterlinck,1862-1949),1911年得主,有“比利时的莎士比亚”之称的象征主义大师,法语剧作家、诗人兼散文家,传世名作有被数位音乐大师先后谱曲改编的诗剧《佩利亚斯与梅丽桑德》(Pelléas
et Mélisande,1892),经久不衰的童话剧《青鸟》(L'Oiseau
Bleu, 1908),神秘主义长篇散文《蜜蜂的生活》(La Vie
des abeilles,1901)。
罗曼·罗兰(Romain Rolland,1866-1944),1915年得主,法国传记文学大师、小说家兼音乐评论家,代表作为十卷本小说《约翰·克利斯朵夫》(Jean-Christophe,1904-12),作为和平主义者却亲苏联的政治倾向颇遭物议。
克努特·汉姆生(Knut Hamsun,1859-1952年),原名克努德·彼得生(Knud
Pedersen ),1920年得主,挪威小说家兼剧作家,代表作有长篇小说《饥饿》(Sult,1890)、《畜牧神》(Pan,1894)、《大地的成长》(Markens
Grøde,1917)等,因信奉尼采和反英亲德而倾向国家社会主义(以至在德国侵略挪威后仍赞扬希特勒,1946年被挪威最高法院判为叛国罪)。
阿纳托尔·法朗士(Anatole France,1944-1924),本名雅克·阿纳托尔·弗朗索瓦·蒂博(Jacques
Anatole François Thibault),1921年得主,法国小说家、诗人兼评论家,语言艺术大师,代表作有长篇小说《波纳尔之罪》(Le
Crime de Sylvestre Bonnard, 1881)、《诸神渴了》(Les Dieux
ont Soif,1912)、《天使的叛变》(La Revolte des Anges,1914)等,政治上为社会主义者,1921年参加法国共产党。
威廉·巴特勒·叶芝(William Butler Yeats,1865-1939),将成为1923年得主,爱尔兰诗人兼剧作家,“爱尔兰文艺复兴运动”领导者之一,至此的名作有诗剧《心愿之乡》(The
Land of Heart's Desire,1894)、话剧《胡里痕的凯瑟琳》(Cathleen
ni Hoolihan,1902)、诗集《库尔的野天鹅》(The Wild
Swans at Coole,1917);不过,他是极少数获诺奖后能创造更高成就的大师,颠峰代表作是数年后的诗集《塔楼》(The
Tower,1928),包括最著名的《丽达与天鹅》和《驶向拜占庭》。
其他各国名家还包括:
托马斯·哈代(Thomas Hardy,1840-1928),英国小说家兼诗人,名作有长篇小说《德伯家的苔丝》(Tess
of the d'Urbervilles,1891)和《无名的裘德》(Jude the
Obscure,1895)、三卷诗剧《列王》(The Dynasts,1904,1906,1908),1910年获英王颁授“功绩勋章”(Order
of Merit)。
约翰·包以尔(Johan Bojer,1872-1959),原名约翰·克里斯多佛·汉生(Johan
Kristoffer Hansen),挪威小说家兼剧作家,名作有《大饥饿》(Den
store hunger,1916) 和《最后的维京人》(Den siste
viking,1921)等。
乔治·勃兰兑斯 (Geoge Brandes,1842-1927),丹麦犹太裔文评家,代表作是六卷本《十九世纪文学主流》(Hovedstrømninger i det 19 århundredes
litteratur,1872-1890)。
马丁·安德逊·尼克索(Martin Andersen Nexø,
1869-1954),丹麦小说家兼思想家,代表作有长篇小说《征服者贝莱》(Pelle
Erobreren,1906-1910)和《普通人狄蒂》(Ditte Menneskebarn,1917-1921)等,其文学上从自然主义走向社会现实主义,政治上从社会民主党人变为亲苏的共产党人。
文森特•布拉斯科•伊巴涅斯(Vicente Blasco Ibáñez,1867-1928),一战前迁居巴黎的西班牙小说家、电影编剧兼导演,名作有小说《茅屋》(La
barraca,1898)、《芦苇和泥淖》(Cañas
y barro,1902)、《血与沙》(Sangre
y arena,1909)和《启示录的四骑士》(Los
cuatro jinetes del apocalipsis,1916),1916年被法国政府授予
“荣誉军团骑士”勋章。
乔治·威廉·罗素(George William
Russell,1867-1935),笔名“诶伊”(Æ或A.E.),爱尔兰诗人、批评家兼画家,1905年起任《爱尔兰家园》(The
Irish Homestead)周报编辑,“爱尔兰文艺复兴运动”领导者之一,早年曾与叶芝齐名,代表作有诗集《向家:途中的歌》(Homeward:Songs
by the Way,1894)和散文集《想象与幻想》(Imaginations
and Reveries,1915)等。
阿尔图尔·施尼茨勒(Artur Schnitzler,1862-1931),奥地利犹太裔剧作家兼小说家,“青年维也纳”心理分析学派重要成员,名作有戏剧《轮舞》(Reigen,1897)和小说《通往旷野之路》(Der
Weg ins Freie,1908) 等。
高尔斯华绥和执委会通过邀请荣誉会员,以及联络各国其他有影响力的作家,尽力推动在各国建立笔会中心的工作。不过,有一部分受邀请的作家未回应,或回信谢绝了邀请。例如,高尔斯华绥曾亲自写信给美国著名景观和室内设计师兼小说家伊迪丝·华顿
(Edith Wharton, 1862-1937),邀请她作为代表美国的名誉会员,她就回信谢绝了。华顿在一战期间移居巴黎,这年刚以小说《天真年代》(The
Age of Innocence, 1920)获普利策奖。她直言不讳地说明,是因罗曼·罗兰被笔会邀请代表法国而谢绝,并且在信中表示法国笔会的建立将会有很多难题,因为罗曼·罗兰和法朗士同属一个政党。这种两类作家会势不两立的情况,正是萨福太太老友韩特当初质疑的问题之一。不过,这倒没有使笔会开创者们感到太为难,不过是警惕自己对这些事不去干预,并婉转提醒筹建笔会者扩大代表性,其它也就任其自然了。
国际联络工作日渐繁重,英格兰笔会会员迅速增多,小小的执委会难以同时兼顾两方面的事务。萨福太太提出她从开始就主张设立一个国际委员会的建议,以分担负责国际联络和组织各国笔会中心的任务。执委会接受了这个建议,国际委员会由高尔斯华绥和萨福太太牵头,加上一些有国际关系的伦敦会员,包括执委奚普、创会会员斯蒂芬斯·威尔,以及三位新会员阿契尔、福布斯、山可斯,秘书由玛乔丽兼任。
威廉·阿契尔(William Archer 1856—1924),苏格兰裔戏剧评论家、理论家兼翻译家,代表作有《剧作法》(Play-Making,1912)和剧本《绿衣女神》(The
Green Goddess,1921),以翻译和推介易卜生戏剧而著名,与北欧各国及德语国家的戏剧界颇有渊源。
罗西塔·福布斯(Rosita Forbes, 1890-1967),旅行家兼游记作家,一生周游全世界,发表不少畅销作品。早年随她的军人前夫到过印度、中国、澳洲和南非,一战中担任救护车司机,并得到法国政府的两枚奖章;已发表作品有《无向导的漫游者们》(Unconducted
Wanderers,1919)和《撒哈拉的秘密:库发拉》(The
Secret of the Sahara: Kufara,1921)。
爱德华·山可斯(Edward Shanks,1892 – 1953),原名泰勒·布莱恩·山可斯(Taylor
Bryan Shank),一战中负伤致残,以“一战诗人”成名,后为学者、记者兼作家,1919年以当年出版的诗集《中国王后》(The
Queen of China)获首届霍桑登奖,其它代表作还有小说《废墟之人民》(The
People of the Ruins ,1920)和诗集《青年岛》(The Island
of Youth,1921))。
1922年2月26日,英格兰笔会国际委员会第一次会议在萨福太太家中召开,当时法国笔会成立的消息已经传到,其它几个笔会也在筹集中。国际笔会的理想,由“笔会之母”萨福太太的灵感从英国孕育而生,与众多作家同仁产生共鸣而向国内外扩展,得到越来越多的各国作家响应正趋向实现。
主要参考文献:
1,Marjorie
Watts, P.E.N. The Early Years 1921-1929, Aechive Press, London, 1971
2,国际笔会(International PEN)及其相关分会网页。http://www.internationalpen.org.uk/
3,维基百科(Wikipedia)相关网页,http://en.wikipedia.org/wiki/Main_Page
《自由写作》首发
回到开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