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到首页

 

来稿须知

 

第1

 

第2

 

第3

 

第4

 

第5

 

第6

 

第7

 

第8

 

第9

 

第10

 

第11

 

第12

 

第13

 

第14

 

第15

 

第16

 

第17

 

第18

 

第19

 

第20

 

第21

 

第22

 

第23

 

第24

 

第25

 

第26

 

第27

 

第28

 

第29

 

第30

 

第31

 

第32

 

第33

 

第34

 

第35

 

第36

 

第37

 

第38

 

第39

 

第40期

 

第41期

 

第42期

 

第43期

 

第44期

 

第45期

 

第46期

 

第47期

 

第48期

 

第49期

 

第50期

 

第51期

 

第52期

 

第53期

 

第54期

 

第55期

 

第56期

 

57

  58
  59
  60

 

61

 

62

 

 

 

四姑妈(散文)

张民昌     

 

 

我第一次见到四姑妈,是在小表妹(小姑妈的小女儿)的婚礼上。

那是2007年初夏,在桂林南门桥北岸,晚风和煦。当我走进婚宴大厅时,发现几位酷似八爷爷的老人围成一桌,我想她们大概就是八爷爷的后人了。

我们老张家是一大家族,太公(曾祖父)俩兄弟,过去为体现大家庭和谐,一代男女各按年龄排行,称大排行。我太公膝下三子二女,八爷爷是小儿子。

宴席上,表姐妹们与我同桌,席间,一银发慈颜的老人走过来,久久地注视着我,开口说:你很像你父亲呢。后来我才知道,这位略显清瘦的老人就是四姑妈了。

姑妈张声端,听父亲说过,姑妈排女子第四位,所以称四姑妈。那年,八十五岁的四姑妈特意从柳州赶来,是张家人最高寿的了。

姑妈说:你象你父亲,真像呀……看得出,她有点激动地端详我。

接着,四姑妈与我聊了很久,不仅谈到父亲,还谈到她与我去世多年的爷爷奶奶的来往轶事。她谈到,她与我家最亲,姑妈当年休探亲假时,几次不回家,而是舍近求远地到南宁探望我爷爷奶奶。她还说有一年,“你奶奶一再挽留我,聊了一个多星期呢……”

听小姑说,四姑妈与父亲从小时候即要好,无话不谈。我小时候因肺炎住院,父亲一时为难,即向姑妈借钱为我治病。后来因姑父早逝,四姑妈带着三个女儿在柳州,又逢艰难时世,父亲逢出差就抽空去探望她。

姑妈说:“那时候,我家住柳铁的旧楼板房,又没有个门牌号,你父亲却在一大片旧房子中一路问来,最后终于寻找到我家呀……”。

1981年,父亲一调回魂牵梦绕的故乡桂林时,即写信邀请四姑妈来做客,可惜,因生活还未安定,那封信断断续续没写完,父亲就因病溘然而逝了。

说到这里,姑妈摇着头说:“唉,你看,你父亲——他邀请我来玩,他自己却走了……”

当晚席散,我搀扶着四姑妈,步出酒楼,那时,我已能体会到姑妈与父亲的姐弟情谊。临别,在路边大树下,我竟突兀地向表姐妹说,让自己代替去世的父亲感谢四姑妈的话来。

翌日,四姑妈特意邀请张家诸位到附近的南门桥“同来馆”吃早茶,几代亲戚们又是一番团聚,来来往往,好不热闹。

我父亲做事虽精明干练,但口齿却显得木讷,因突发病,去世早,许多话还没细说。

近年来,随着长辈们的先后去世,家族的事也难耳闻了,而一直企望寻根,记录一些家族历史的我,正愁无迹可寻,如今,天上掉下来个四姑妈,岂不更喜出望外。

这几年,我曾去过祖居——白安寨,就在兴安县大榕江乡五甲村附近,离桂林市不远。

老家的祖宅依山而建,一条清澈湍急的小溪河,吟唱着从村前潺潺流过。风景不殊,秀美如画。

走近老家,百年老祖屋的残垣断壁,立即呈现在我的眼前。那些残缺破损的木雕窗棂,那些无人居住的荒凉旧屋……特别是见到院子里那一株高达数丈的玉兰树,听说当年太公就是将此玉兰从盆景内移到院落,长成如此高大模样,每年执拗地花开花落……眼见老家的景物,一草一木都让我感慨,此地也是四姑妈魂萦梦系的地方……我的先辈们世代居住的地方,先辈们生于斯,长于斯,歌哭于斯,埋葬于斯。如今已面目全非了。随着长辈们一个个飘然离世,他们的历史也湮没于这些残垣断壁之中。

农村生产方式是自给自足,较完美的就是耕读之家。我祖上原有近十亩田地,主要以教书为业。

四姑妈回忆到故居大门两侧的紫檀竖匾:家有藏书,仕食旧德。

姑妈说:上几辈,都是教书人,温文尔雅。太公就是凭祖上的遗产自己授教创业,以字画闻名乡里,特别是他画的鸿雁,颇为有名(太公画的百雁图,曾被国民政府广西省图书馆珍藏)。

抗日战争期间,为资助国民政府抗战,太公曾捐赠出许多珍藏的历代字画和自己的绘画作品。时年,公务在身的七爷爷与八爷爷,也主动减薪支援抗战。(男子排为五爷爷、七爷爷、八爷爷。五爷爷因病在家。)

姑妈的父亲八爷爷张家玖,读书时即聪慧优秀,他曾与中共高级干部李富春同桌,后来从教。

民国时期,他先后在全州、兴安中学执教,桃李芬芳。在兴安中学教书期间,兼任校长,期间,他还掩护过中共组织的学生,后到桂林女师任教。四十年代后期他参加了竞选国民政府“国大代表”。

七爷爷张家瑶(我的爷爷)毕业于中南矿院,也是从教书开始,后来在桂林民国政府广西教育厅就职。

姑妈谈到老家曾拥有的无数珍贵的书籍、绘画与古董……可惜,都被“土改运动”毁掉了。那群刚刚掌权的流氓无产者,不识几个字,只懂得月黑杀人,风高放火,哪懂得文物的珍贵。因而这些珍贵的典籍和字画,都被他们视为废纸一堆,而付之一炬了。

见证了“土改”腥风苦雨的姑妈说:一位在县城里教书的亲戚回家探望父母,路过邻村半圩乡,那仅18岁的年青女教师竟被当街乱棍打死,说她是“地主崽子”……那些人狂叫:都杀了,都杀了,好分财产!

“土改”无情,一伙打牌赌钱,游手好闲等流氓无产者与没文化的人成了土改积极分子。那时的工农骨干都认为左比右好,过激也是工农的本性,有了“枪杆子”,更是无法无天了,只是可怜了那些死去的人……草菅人命呀,姑妈叹息。

我听故乡的老人们说,“土改”时最普遍的做法是把乡绅们吊在房梁上,点燃干辣椒火燎烟熏,逼迫交出财产。交不出的就只有交命了。

笔者曾“上山下乡”接受“再教育”。当年即听一农村干部说:他不识字,就将“公章”用麻绳系在腰上,逢要枪毙人只需他戳一下即可。

姑妈曾就读于桂林市艺术专科学校,抗战结束后成婚。当时八爷爷正竞选民国政府国大代表,姑妈大婚时照时俗登报,在桂林的广西国民政府省长黄旭初当证婚人,届时,风光一时。

姑父祖籍是河南开封人氏,曾任学校校长。至1949年后因时局变故,“运动”频频,他劳累过度,遂英年早逝,留下三个年幼的女儿,姑妈时年仅三十二岁。

四姑妈家住柳州火车站附近,底层二间室外加一间自盖屋,临街,门口一水果摊,入门走中间窄道,这就是她的家了。

四姑妈爱洁爱美,室内家具简朴整洁。

姑妈家交通方便,人来人往,车水马龙,对门就是鹅山公园,公园里植被茂盛,春花秋实。

前些年,到处都在“搞活经济”,有人看中四姑妈的居屋,提出二千月租开诊所,上门数次,费尽口舌,最后被姑妈婉拒了。

事后,姑妈自语:我要那么多钱干什么?

那时,小学教师四姑妈已有一千多元退休金,她节俭度日,略有盈余,她实在舍不得这熟悉而方便的家。

不久,门口有人“提篮小卖”水果来了,慢慢地摆上了摊,且越摆越宽。面对阻挡家门的水果摊,显然进出不便,摊主也表示愿意补偿,姑妈坚持不收。

她说:就让她们摆着吧,她们从农村出来,生活都不容易呀,我们是大活人,还被堵住不成?后来,表姐妹们也习惯了,认为门里门外相互有个照顾,各行其便吧,如此这般,水果摊就成了姑妈门前的一景。

姑妈回柳州后,我们只有电话遥相问候了,尽管姑妈听力模糊,她很高兴。

姑妈告诉我,她每天清晨都要到公园打太极拳,风雨无阻;她买菜,到处走;她说,我不订报纸,每天买报纸看,也就为了多走点路,生命在于运动

每次通话,她总要嘱咐我多锻炼身体,多做“有氧运动”,不要上网太久。

冬去春来,2008年清明后,我和母亲与表姊妹相约,陪四姑妈到洛阳看牡丹。

九朝古都的洛阳,牡丹也闻名天下,看惯了盆栽花草的人,目睹洛阳的牡丹大片地长在地上是很惊讶的。公园里的牡丹百态争艳,青翠欲滴;旷地上,五颜六色的牡丹让人目不暇接。植物园里的牡丹更是一望无际。

大表姐看到牡丹,像小孩子一样欢叫起来:海洋,花的海洋!

我看到豆绿色的牡丹,便脱口将其称为“绿豆”,惹得周围的人们一阵大笑。

姑妈受家风熏陶,自幼喜花鸟,她兴致勃勃地观赏,说:太公当年也种了几株牡丹,只是没洛阳牡丹大。

四姑妈看牡丹,也敬重牡丹,不像我们,为了照相,时不时跳进花丛中。当她看到公园管理人员跑来跑去的驱赶游人时,姑妈情不自禁为之担心,怕他们踢倒或踩坏了牡丹。

我们在洛阳一路颠簸,一路观赏牡丹,姑妈兴致不减,不仅不用拐杖,也不用扶掖,连喷嚏都没打一个,不少游客听说姑妈已是85岁高龄了,都赞不绝口。

一次,旧友要请客。临吃饭时,姑妈与表姐妹们却不见了。朋友开着车满街转圈,也没找到,后来才知道四姑妈和表姐妹们去饭馆吃“自助餐”了。

四姑妈不愿麻烦别人,否则她于心不安,而临行洛阳前,四姑妈却嘱咐大表姐等主动承担一切旅途事务,包括买门票等,不厌其烦,说这些事都不要我们操心。

姑妈长期生活在柳州,工作时又逢“阶级斗争年年讲,月月讲,天天讲”的荒诞时期。那时,“运动”频发,到了十年文革,更是人人自危,需谨慎小心,如履薄冰了。

那些年,八爷爷就住在姑妈家。

姑妈的父亲八爷爷在桂林教书期间兼国民参政会参政员,家有几块薄田,解放后个人成分即被评为旧职员兼地主。在那个动辄讲出身、讲成份的年代,此无疑就是带原罪的了。

1957年“阳谋”,“反右”运动来了,八爷爷因给学校提意见,给教育方案提建议,竟因言获罪,被褫夺教师公职。

到了晚年,八爷爷患上了青光眼,眼疾让八爷爷两眼一抹黑,摸索着生活,不能自理。一次,家中无人,八爷爷竟将双脚伸入温热的稀饭锅里……

教书育人大半世,学识渊博的八爷爷,此时只有孩子们喜欢他了。一放学,在夕阳的余晖下,孩子们从四面跑来,围着八爷爷坐一圈,呼唤着“外公、外公,给我们讲个故事吧”!

此时,正襟危坐的八爷爷脸上顿时绽放出光彩,他微笑着,摸索着,从古至今一个故事接一个故事地讲起来,一直讲到天黑……孩子们静静地听着,直到饥肠辘辘了还不愿意离去。有时,有孩子们回家了,做事去了,陆续走光了,八爷爷一个人还在那里讲……

姑妈曾不止一次地叹息上辈人晚年遭遇的悲凉。

七爷爷张家瑶(我爷爷)上世纪四十年代在国民政府广西教育厅当主任秘书。前期,沦陷区的大批文化人先后云集桂林,为支援抗战,他与南下的欧阳予倩、洪深、徐悲鸿、巴金等文人们结盟,呼吁奔波;后期内战,时逢学潮,他又频频出面劝说,斡旋,苦口婆心,甚至掩护一些师生。

临“解放”,兵荒马乱,教员和民众们纷纷仓皇地“逃共产党”,爷爷又四方奔走,劝说教育厅同事们留守大陆,勿去香港、台湾或海外。

“解放后”,教育厅却不让旧政府留守人员呆了,爷爷先被下放到武鸣县“思想改造”,教高中数学;后来几经辗转调到广西“文史馆”。

 那些年头,他一次又一次自我审查,自我批判,自我否定,深刻反省,谨小慎微地配合当局的“思想改造”,积极参加每一次“运动”,多作揖,少说话。最后,他成了“民主人士”、“政协委员”,继之成了“人大代表”。

到了晚年,爷爷患高血压,他步履蹒跚,言语困难。时逢文革,他被数次拖上街游斗“交待历史问题”,被斥为“老顽固”、“历史反革命”,说他“故意装聋作哑”等。

那时,说你是什么你就是什么,爷爷成为被“国家”、“人民”,抛弃的人。彼一时此一时,曾被用作摆设的“花瓶”不用了,就被甩落到地下,直至粉碎。

想起离世而去的老一辈,悲从心来。想起老一辈,他们前半生生活在“积德行善”的伦理中,他们相信好心有好报,期望得到一个好的归宿……但他们万万没有料到,“解放后”,天道亦变了呢?

后来,我发现老一辈人经历了如此悲凉后,他们竟没著下一字一句。为何呢?

偶然一次听爷爷的学生画家徐彬先生回忆,才明白一、二:平时,在办公室里,爷爷与他面对的同事常常是一言不发,来来去去形同陌路人。

“新社会”一次又一次的“运动”与“思想改造”,随之而来的揭发与告密之风,让同事之间连寒暄客套也少有了——人与人需相互提防,彼此间有一堵无形的墙——因为他们都是“旧社会”过来的人,总有说不清的地方。在被“运动”、“斗争”动辄得咎之地,谁又敢多说一句,多写一字呢——都怕被别人抓辫子,落把柄啊。

进入了“新社会”,人心竟然是这样的残酷无情,冷血凶残;人们竟是这样奸诈邪恶,互不信任,相互提防;社会竟是这样道路以目,缄口结舌。

如果真要说清自己的心路历程,就会留下文字上把柄,而给子孙后代留下祸根。不如让这些痛苦,深深地埋在心底,也深深地埋进土里吧!——也许,这就是他们不愿留下只言片纸的较合理的解释吧。

那些年,四姑妈不仅要为一家人的生活操劳,也要为一家人的平安担心。那些年,她在学校只管埋头工作,勤勤恳恳。不仅教绘画,还教音乐、教算数、教体育,当班主任时,为教好拼音,她还加班加点地学习普通话。

四姑妈平时为人处事还以愚掩慧,谦逊拙讷。因此,工作上年年都被评为先进。几十年如一日。姑妈说:“那时,我是夹着尾巴做人呢”。

近距离看四姑妈,从她的身上,我看到了张家传统的美德,看到了老一辈温和、谦让、宽容、善良、自强、达观等秉性。母亲说:血浓于水,你以后多去看看四姑妈吧。

如今,颐养晚年的四姑妈算幸福了。每天,三个女儿都要来探望并团聚一番,顺便说一下各自听到的奇闻轶事。嘻嘻哈哈间,姑妈也听出了一些门道。她说,这几年外面都在炒股,她们就常在我这里交流“股经”,有时晴有时阴……“最后,还是亏了吧?我劝她们不要炒了,亏就亏了吧……”。我也炒过股,我想告诉姑妈,中国的股市已成了权贵们圈钱的地方。

四姑妈今年八十八高寿了,表姐妹们建议请钟点工来做点家务,可姑妈死活不同意。她坚守过去那个年代的观念,认为不做事与做事者不平等,哪怕一事一物……因此,表姐妹们只好轮流来拖地擦屋,搞三间房的卫生,累得出汗的表姐妹笑着对我说:我们都怕累呀,我们的家都是请钟点工来打扫卫生——我们到此都“钟点工”了。

这些年,我像游子般奔波在外,候鸟般路过柳州。姑妈曾多次让表姐妹们陪着,到拥挤的车站接我,当我要乘车离开时,四姑妈又数次执意送我到车站,劝都劝不住。

数年如此了,如今,我回桂林都要先到柳州见四姑妈,后见桂林母亲。

 

 2010-9-1 

 

 

 

 

 

 

 

                           
《自由写作》首发

回到开端

 

 

 

 

 2006◎独立中文笔会自由写作委员会主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