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到首页

 

来稿须知

 

第1

 

第2

 

第3

 

第4

 

第5

 

第6

 

第7

 

第8

 

第9

 

第10

 

第11

 

第12

 

第13

 

第14

 

第15

 

第16

 

第17

 

第18

 

第19

 

第20

 

第21

 

第22

 

第23

 

第24

 

第25

 

第26

 

第27

 

第28

 

第29

 

第30

 

第31

 

第32

 

第33

 

第34

 

第35

 

第36

 

第37

 

第38

 

第39

 

第40期

 

第41期

 

第42期

 

第43期

 

第44期

 

第45期

 

第46期

 

第47期

 

第48期

 

第49期

 

第50期

 

第51期

 

第52期

 

第53期

 

第54期

 

第55期

 

第56期

 

57

  58
  59
  60

 

61

 

 

 

 

 

 

霞妹,你在哪里?(随笔)

◎ 李贵仁     

 

 

1987年,她23岁;如今,又过去了23年,她的年龄正好翻了一倍,应该是46岁了。她现在的情况怎么样呢?

我说不清为什么会突然想起她来,而且是在今天凌晨刚睡下不久,突然在梦中想了起来,此后就再也睡不着了。

我在梦中默默地反复念叨:霞妹,你在哪里?你好吗?

 

事实上,我和她并无深交,甚至没有多少接触。我只同她谈过一次话,不到两分钟。我能够见到她,也只不过是在五六天的某些时段。我们对彼此的了解都极有限。可以说,我和她连普通朋友都算不上,只是比路人稍强一点。

新闻出版署决定召开全国文艺出版社总编辑会议,时间定在19876月底7月初,地点定在琼州——这是琼州出版社主动争取的。琼州出版社很大方,不仅负担整个会议的全部花费,而且负担所有与会人员的吃住,算下来总得好几万。他们的社长说,花这笔钱值得,只要出版署回头多给批些书号就行了。既然成了东道主,他们参加会议的人员自可多安排几个,刚工作不久还只是个普通编辑的霞妹也就因此列入了与会名单。

会议只开了三天,不分组,全是大会。几十个总编辑,加上中宣部和新闻出版署的十多名官员,以及东道主方面的几个人,在宾馆大厅里坐成四边形,主要是听领导讲话,只有很短时间自由发言。我坐在北边一排,霞妹坐在我的对面,相隔十米左右。她很惹人注目,这只是因为她穿了一身淡绿色的衣裤,虽然颜色已褪,却毕竟给人鲜亮的感觉。她的相貌倒是无甚奇特,可用“普通”二字概括:皮肤微黑,五官端正,不能称为美人,却也惹人喜爱。看样子是个沉静的人,无张扬之态。也许是喜欢思考的罢,而且好像颇有主见。第一次开会,我就注意到了这个姑娘,但我并不知道她是个什么人——反正不会是哪个出版社的总编辑。不知道就不知道罢,这是无所谓的事情,我无意于打听。

在当代中国史上,1987年也是有特殊意义的。新年伊始,中共总书记胡耀邦就被赶下了台;紧接着,刘宾雁、方励之和王若望被开除党籍;随后,胡绩伟、王若水等人也遭到整肃。所谓“资产阶级自由化”的主要代表人物,就这样又打掉了一批。决策者意犹未尽,还要乘胜追击,肃清这些人的“流毒”,于是,“清除精神污染”成为重中之重,大张旗鼓地在全国范围形成了一场意识形态领域的新的运动。然而改革开放的旗子又不能倒,因此出现了一种很奇特的矛盾局面:在“清除精神污染”的同时,继续强调“解放思想”,促进各项事业繁荣。正是在这种形势下,新闻出版署才召开了这次全国文艺出版社总编辑会议,目的很清楚,就是要求文艺出版界既努力“清除精神污染”,又继续“解放思想”,在这两个方面同时充当意识形态领域的排头兵。

新闻出版署的一名副署长,在其长篇报告中反复强调的,无非就是这个意思。当然,他秉承的是中央的指示。

来自全国各地的文艺出版社的总编辑们,基本上只是默默地听。在随后的自由发言中,虽然也有人表示拥护领导讲话,却并不热烈,也不坚决,显然都只是以官话应付。但是没有人唱反调。恐怕是没人愿意触霉头吧。

就在几乎冷场的时候,我主动跳了出来,将了副署长一军:你反复强调什么“清除精神污染”,还能怎么“解放思想”?这不是自欺欺人吗?

谁也料想不到我会这样跟领导过不去,整个会场顿时陷入死寂。

停顿片刻之后,副署长才脸带愠色反问了一句:“你要怎么解放思想?”

我平静地回答:“应该把真正鼓励人们解放思想落实到实践中,而不是仅仅作为空话挂在嘴上骗人。请谈一谈真正鼓励和促进思想解放的具体措施。”

副署长没有再说什么;我也没有再说什么;谁都没有再说什么。

这也许只是这次会议的一个小浪花吧,没有激起大浪,但是多少会在人们心里留一点痕迹,而且会在某些人的心里引起一些思索。

过后无人再提此事。

第二天上午继续进行平淡的会议,下午集体乘大轿车去一个华侨农场参观。上车后,我正好坐在霞妹身旁的位子上,礼节性地同她谈了几句话,只是简单地询问了一下她的基本情况:姓名,年龄,籍贯,毕业的学校,现在的工作,如此而已。她也简单地如实回答了我。

第三天还是上午开会,下午参观。

71日,正式会议已经结束,与会者乘大轿车去海边游览。途经一个黎族村寨时,大家下车歇息,纷纷与当地专门和游人合影挣小费的黎族儿童拍照。一个中央级出版社的老总把霞妹和我叫到一起,又叫了中宣部一名处长和北京某出版社的女老总,随便拉了几个黎族儿童站在前面,拍了一张彩照。

我和霞妹最后一次见面,是在那次会议开完之后,她和她的一些同事到琼州机场给各地的总编辑们送行。她和她的同事把我们送进候机大厅,大家就分手了。就在我们准备进登机口时,我突然发现,霞妹竟从相隔十多米的栅栏外边大步向我们走来。她径直走到我的面前,第一次向我伸出手,把我的手紧紧抓住,一边握一边说:“你是一个大写的人!”说罢就转身离去。我望着她的背影,怔了好一阵子。

几个月后,我到北京出差,顺便去看那位中央级出版社的老总。我没有提起,他却主动拿出两张洗好的照片给我。回到西安,我给霞妹寄去了一张。

霞妹给我写过两次信,称我为“仁兄”,落款即是“霞妹”。我就是因此也以“霞妹”称呼她的。她还给我寄过一本由她担任责任编辑的翻译小说。此外,我们再无交往,我只是在第二年到北京参观全国书展时,碰到她的出版社同事,给她带去了一声问候。

19896月,我因参与民主运动而被逮捕入狱。在西安市看守所被关到1990年时,一名看守悄悄地笑着递给我一张信纸,但是没有给我信封。真想不到,信是霞妹写来的。她也许是通过外电知道了我被捕的消息罢,但是她怎么知道我关在什么地方呢?她又怎能把信寄到我这里呢?多亏收到此信的那名看守是个好心人,而且他的妻子是北师大毕业生,因此同情我们这些被捕的“民运分子”,所以他才能违背规定把此信交给我,否则我就不可能知道霞妹的心意了。霞妹在这封不算长的信中,算是惟一一次流露出了一点感情色彩,但也非常含蓄。她没有提及政治,也没有说到我被捕的事情,只是问:你那边的天气好吗?信末则是诗一样的语言:明天,太阳照样升起,霞妹依然年轻!

我把这封信读了又读,心里涌出了热泪。

我当然希望永远珍存这封信,可惜终究未能如愿。

我无法回复,只能在心里对她说:谢谢你,霞妹!

1994年出狱后,我仍无法同霞妹联系。世事多变,我甚至不知道她当今的下落。

近十多年,我连生计也无法保证,而且困在多种严重疾病之中,不断同死神搏斗,也就顾不得去想她了。

谁知就在几乎淡忘她时,她却莫名其妙地突然进入了我的梦乡!

惊喜之余,我只能在梦中默默地问:霞妹,你在哪里?你好吗?

 

2010102日至5日写于西安

 

 

 

 

 

 

                           
《自由写作》首发

回到开端

 

 

 

 

 2006◎独立中文笔会自由写作委员会主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