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到首页

来稿须知

第1期

第2期

第3期

第4期
第5期
第6期
第7期
第8期
第9期
第10期
第11期

 

 

 

 

 

 

澄清小大之辨,彰显庄学四境(全本)

——从郭象删改《庄子》说起

张远山   

 

(编者按语:发表于2006年《书屋》第八期上的文本为删节本,共删去三分之一,注解18个。本文为全本。)

 

弁言、庄学奥义,沉埋千古

郭象(252-312)及其无数追随者曲解妄注《庄子》,究竟是“论之不及”?还是“智之弗若”?(《外篇·秋水》)主因是“论之不及”,即世界观迥异。晋人郭象与其两大护法唐人成玄英、唐人陆德明,无不固持儒学“成心”且“师心”自用[1],因此即便在某些局部略窥庄学正解,也非得曲解妄注不可。若不曲解妄注,庄学义理就会沉重打击他们终生奉行的儒学价值观及其生命实践。

郭象官至黄门侍郎、太傅主簿,“任职当权,熏灼内外”[2];“为人行薄”,剽窃魏晋之际“竹林七贤”之一向秀的《庄子》注文,如此“天之戮民”,怎么可能理解“古之博大真人”?[3]成玄英尽管是“道教学者”,但被专制庙堂御用,唐太宗李世民钦封他为“西华法师”[4]。陆德明也被唐太宗李世民招为文学馆学士、国子博士[5]。因此两者护孔护儒、谄媚庙堂比郭象更甚。与其说他们是在研究庄子,不如说他们是齐心协力把轴心时代顶天立地的文化宗师庄子,强行改造、轮番整容、竭力矮化成屈服于后轴心时代专制庙堂的儒生。

其次才是“智之弗若”,即才学识远逊。郭象、成玄英、陆德明及其追随者即便是儒学“大知”,也顶多是庄学“小知”,因而“小知不及大知”,“大知”不及“至知”。

后世治庄者也多为儒生。他们全盘承袭以儒学成心曲解妄注的治庄传统,因此郭象《庄子注》、成玄英《庄子疏》、陆德明《庄子释》成了庄学三大权威。

诸多学者研究过《庄子》,如晋人崔譔、司马彪、李颐,宋人王安石、吕惠卿、陈景元、林希逸,明人焦竑、王夫之,清人卢文弨、姚鼐、王念孙、王引之、郭嵩焘、俞樾,近人章炳麟、奚侗、刘师培、马叙伦、杨树达、冯友兰、高亨、于省吾、王孝鱼等。民国异人刘文典(1889-1958)先生发大愿,继绝学,欲做庄子功臣,费时十五年(1923-1938)撰成巨著《庄子补正》,将历代尤其是乾嘉以降讹误考订集大成于一书,可惜未及阐发义理即已殁世。不过据其《自序》云:“积力既久,粗通大指。《庄子》者,吾先民教忠教孝之书也。”[6]可见也颇具儒学成心,因此文字考订疏漏尚多。倘若不通义理,即便正确答案、错误答案一起摆在眼前,多半也会做错选择题。今之通行本郭庆藩《庄子集释》、王先谦《庄子集解》,均未稍越郭注义理樊篱。

晚近以来,极少数治庄者不持儒学成心,无意谄媚庙堂,也不师心自用,乃至认同庄学世界观,如胡适、钱穆、张默生、闻一多、王叔岷、严灵峰、刘武、张恒寿、曹慕樊、陈鼓应等,然而面对积非成是的三大权威,积重难返的郭注、成疏、陆释,也顶多在训诂个别字词时予以局部驳诘,时至今日尚无一人全盘推翻郭注义理,还庄学义理本来面目。我读过的《庄子》注本或庄学著作,讹误失考、字词失诂、句读妄断、义理妄解皆“满谷满坑”(《外篇·天运》)。今语译本则无一可读,常常字词注释基本无误,译文竟然完全不通。这种奇特现象的表层原因和学理原因,是治庄者不明“小大之辨”,未窥“庄学四境”。[7]

 

一、庄学公案:小大之辨

庄子亲撰的“内七篇”首篇《逍遥游》如此开头:

北溟有鱼,其名为鲲。鲲之大,不知其几千里也。化而为鸟,其名为鹏。鹏之背,不知其几千里也。怒而飞,其翼若垂天之云。是鸟也,海运则将徙于南溟。南溟者,天池也。
(经我校订,与通行本小异。拙引皆然,不再另注。)

插入若干“卮言”(即“支离其言”)后[8],又述“蜩鸠”寓言:

蜩与鸴鸠笑之曰:“我决起而飞,抢榆枋而止,时则不至而控于地而已矣,奚以之九万里而图南为?”

尽人皆知,“鲲鹏”象征“大知”,“蜩鸠”象征“小知”,有紧随其后的“小知不及大知”一节为证。然而奇怪的是,庄子在此节卮言后又重述了“大知(鲲鹏)”寓言:

终北之北有溟海者,天池也。有鱼焉,其广数千里,未有知其修者,其名为鲲。有鸟焉,其名为鹏,背若泰山,翼若垂天之云,搏扶摇而上者九万里,绝云气,负青天,然后图南,且适南溟也。
(郭象本“终北之北”作“穷发之北”,详下。)

随后又重述了“小知(尺鴳)”寓言:

尺鴳笑之曰:“彼且奚适耶?我腾跃而上,不过数仞而下,翱翔蓬蒿之间,此亦飞之至也。而彼且奚适耶?”

至此庄子以卮言点题——“此小大之辨也。”

奉行极简主义写作原则,以“内七篇”寥寥万余字遍说天地万物的庄子,为何不避重复地两述大知、小知寓言?《庄子》传世至今,无人窥破用意何在,因而难明点题卮言“小大之辨”奥义。

奥义藏于首述大知、小知寓言之后插入的“小知不及大知,小年不及大年”一节末句:“汤之问棘也是矣。”这句卮言堪称“内七篇”最难索解的一句原文。

郭象注此句曰:“汤之问棘,亦云物各有极,任之则条畅,故庄子以所问为是也。”郭注像原文一样难以索解。

郭象版《庄子》问世一千六百年内,公案毫无进展,因为未被视为公案。这句卮言尽管无人能解,然而治庄者要么视而不见,径直跳过;要么依附郭注,胡乱发挥。

 

二、破案铁证,呼之欲出

一千六百年后,闻一多为解开公案提供了关键线索:

此句与下文语意不属,当脱汤问棘事一段。

唐僧神清《北山录》曰:“汤问革曰:‘上下四方有极乎?’革曰:‘无极之外,复无极也。’”僧慧宝注曰:“语在《庄子》,与《列子》小异。”

案:革、棘古字通,《列子·汤问》正作“革”。神清所引,其即此处佚文无疑。惜句多省略,无从补入。[9]

可惜闻一多受困于“与下文(即重述鲲鹏寓言)语意不属”之卓识,认为上文加点的二十一字“无从补入”,就止步于解开公案的咫尺之遥。

关锋、陈鼓应根据闻一多的发现,把“汤问棘曰”二十一字补入原文,可惜未采闻一多“与下文语意不属”之卓识,没对伪《列子》做深入辨析就视为依据,将“汤问棘曰”二十一字误属下读,又与解开郭象公案擦肩而过。

其实郭象版“汤之问棘也是矣”一句,以及补入的“汤问棘曰”二十一字,均应属上读,理由是补足了“小知不及大知”一节的未尽之意,是自成起讫的完美一体。其完整版如下:

小知不及大知,小年不及大年。奚以知其然耶?朝菌不知晦朔,蟪蛄不知春秋,此小年也。楚之南有冥灵者,以五百岁为春,五百岁为秋;上古有大椿者,以八千岁为春,八千岁为秋。此大年也。而彭祖乃今以久特闻,众人匹之,不亦悲乎?汤之问棘也是矣。汤问棘曰:“上下四方有极乎?”棘曰:“无极之外,复无极也。”

此节卮言位于首述大知、小知寓言之后,重述大知、小知寓言之前。补入文字使难以索解的“汤之问棘也是矣”疑团尽释,同时揭开了奇怪叙述法之谜。

庄子在“内七篇”之始首述大知、小知寓言,是承认儒、墨诸子之成心俗见的相对之“是”。插入卮言“小知不及大知”一节,其末句“无极之外复无极”则揭示了儒、墨诸子之成心俗见的绝对之“非”。

庄子认为,儒、墨诸子的俗见囿于人间视点和门派成心,所以才会奉相对之“大”(如大鹏)为绝对之“大”,奉相对之“是”(如儒、墨学说)为绝对之“是”。驳斥儒、墨诸子囿于人间视点、门派成心的俗见,指出儒、墨诸子眼中的绝对之“大”和绝对之“是”,在“道极”视点下只是相对之“大”和相对之“是”,正是庄子亲撰“内七篇”的根本目的。[10]

如果庄子像俗见一样视“大鹏”为“至大”,为何重述大知、小知寓言?如果庄子仅止于俗见,何必故弄玄虚说什么“小大之辨”?谁还不知道“大”胜于“小”?谁还不明白“大知”胜于“小知”?

要认识到囿于人间视点、门派成心的俗见之非,就必须获得超越性的“道极”视点。然而人们总是习惯于用人间视点、门派成心看待一切,很难获得超越性的“道极”视点。为了帮助读者从人间视点、门派成心转换为超越性的“道极”视点,庄子不得不在《逍遥游》篇首,引领读者像北溟之鲲那样“化而为鸟”,与大鹏一起展翅升空——从人间视点、门派成心,趋向“道极”视点。

然而庄子又惟恐读者依然囿于成心俗见,误以为“大鹏”并非趋向而是已经抵达“至大”,因此在首述大知、小知寓言之后插入“小知不及大知”一节卮言,然后在此节末句“无极之外复无极”的“道极”背景下重述“鲲鹏”寓言,消解掉首述“鲲鹏”寓言的比喻跛足性,以便让全部“内七篇”从一开始就在“无极之外复无极”的“道极”视点下展开。

在“道极”视点下,除了绝对大又绝对小的“道”,“道”所生的“万物”不可能绝对“大”,仅有相对“大”;也不可能绝对“小”,只会相对“小”。

在“道极”视点下,“小知”之外复有至小之知——“无知”,“大知”之外复有至大之知——“至知”。庄子论述“无知”、“至知”的文字遍布“内七篇”:“然则物无知耶?”(《齐物论》)“闻以有知知者矣,未闻以无知知者也。”(《人间世》)“古之人,其知有所至矣。”(《齐物论》)“且有真人而后有真知。”(《大宗师》,“真人”即“至人”,“真知”即“至知”。)

“无知”、“小知”、“大知”、“至知”四境,才是“小大之辨”的奥义所在。

尽管“小”、“大”的相对性要到《齐物论》才重点展开:“天下莫大于秋毫之末,而泰山为小;莫寿于殇子,而彭祖为夭。”但“无极之外复无极”七字,证明“小”、“大”的相对性始于《逍遥游》篇首的鲲鹏寓言,贯穿全部“内七篇”的每字每词每句每篇。

庄子帮助读者完成从人间视点转换为“道极”视点的超越性思想升华,真是举重若轻,美妙绝伦。“小知不及大知”一节简劲而清晰地阐明:蟪蛄相对于朝菌是大知大年,但相对于冥灵却是小知小年。冥灵相对于蟪蛄是大知大年,但相对于大椿却是小知小年。彭祖相对于朝菌、蟪蛄是大知大年,但相对于冥灵、大椿却是小知小年。因此彭祖是相对的大知大年,鲲鹏也是相对的大知大年。

庄子写道:“而彭祖乃今以久特闻,众人匹之,不亦悲乎?”

奉行极简主义写作原则而又故意“支离其言”的庄子认为,不必再写一句:“而鲲鹏乃今以大特闻,众人匹之,不亦悲乎?”只须直接借“汤之问棘”引出“无极之外复无极”七字足矣。——然而包含这七字的“汤问棘曰”二十一字,在郭象注本里却无影无踪,因为它们成了郭象曲解妄注《庄子》不可逾越的障碍。

今传《庄子》三十三篇以郭象注本为祖本,异于郭象所见未删改本《庄子》五十二篇(据《汉书·艺文志》),那么郭象所见未删改本《庄子·逍遥游》中,有没有包括“无极之外复无极”七字的“汤问棘曰”二十一字?

必有!《北山录》原文及慧宝注文无可置疑地证明:“汤问棘曰”二十一字必在《逍遥游》原文中。

那么郭象所见未删改本《庄子·逍遥游》中必有的“汤问棘曰”二十一字,会不会在郭象之前的钞刻过程中无意脱简?

必非!唐僧神清《北山录》的僧慧宝注“语在《庄子》”证明,未删改本《庄子》迟至唐代尚存于郭象系统以外。

那么有没有可能郭象手上的《庄子》底本恰巧脱简,郭象不明“汤之问棘也是矣”之义,不得不参考《列子·汤问》中“汤问革”一节,又推测庄子与列子观点不同,从而注下“亦云物各有极”?

不可能!今传《列子》,为东晋人张湛用今多亡佚的数种僻书拼凑、敷衍,伪托在先于庄子的战国郑人列御寇名下,在二十世纪上半叶的“古史辨”时代已成铁案[11]。况且张湛《列子序》曰:

先君所录书中有《列子》八篇。及至江南,仅有存者,《列子》唯余《杨朱》、《说符》、目录三卷。比乱(永嘉之乱),正舆为扬州刺州,先来过江,复在其家得四卷。寻从辅嗣女婿赵季子家得六卷。参校有无,始得全备。”(张湛伪撰之今本《列子·汤问》)[12]

姑且假设张湛所述是实,姑且假设《列子》八篇全真,西晋怀帝永嘉五年(311年)“永嘉之乱”前,张家也仅有《杨朱》、《说符》两篇。“永嘉南渡”进入东晋后,才在江南“复得”《汤问》等六篇,《列子》八篇“始得全备”,张湛这才加注公诸士林,而且张湛注《列子》时参考了郭象版《庄子》,大量引用了郭象注文。因此死于永嘉六年(312年)的郭象,注《庄子》时不可能见过《列子·汤问》,郭注的依据只能是《逍遥游》原文。

郭象必见《逍遥游》原文的“汤问棘曰”二十一字,否则不可能凭空注曰:“汤之问棘,亦云物各有极。”今传郭象版《庄子》中,汤既未问,棘也未答,“亦云”二字成了天外飞仙,“有极”二字则自露马脚。由于被删句“无极之外复无极”与郭注“物各有极”完全牴牾,无法兼容;而紧接被删句的原文“终北之北”又蕴涵“终北之外复有北”,仍与郭注完全牴牾,无法兼容。因此郭象为了自圆曲解妄注,又改“终北之北”为“穷发之北”。

“终北之北”译为今语即“北极的北面”,这种超越俗见的奇特表述,“支离其言”的庄子要到《齐物论》中才予特地命名:“是其言也,其名为吊诡。万世之后而一遇大圣知其解者,是旦暮遇之也。”英语“Paradox”,大陆译为“悖论”其实欠通,港台学人取资《庄子》译为“吊诡”才曲尽其妙。“吊诡”乃体悟至道之至言,何“悖”之有?

 

三、连环奇案,互做伪证 

《逍遥游》原文“终北之北”保存在今传伪《列子》里(与庄文、郭注相关者加点):

殷汤曰:“然则上下八方有极尽乎?”革曰:“不知也。”汤固问。革曰:“无则无极,有则有尽;朕何以知之?然无极之外复无无极,无尽之中复无无尽。无极复无无极,无尽复无无尽。朕以是知其无极无尽也,而不知其有极有尽也。”汤又问曰:“四海之外奚有?”革曰:“犹齐州也。”汤曰:“汝奚以实之?”革曰:“朕东行至营,人民犹是也。问营之东,复犹营也。西行至豳,人民犹是也。问豳之西,复犹豳也。朕以是知四海、四荒、四极之不异是也。故大小相含,无穷极也。含万物者,亦如含天地。含万物也故不穷,含天地也故无极。朕亦焉知天地之表不有大天地者乎?亦吾所不知也。然则天地亦物也。物有不足,故昔者女娲氏练五色石以补其阙;断鳌之足以立四极。其后共工氏与颛顼争为帝,怒而触不周之山,折天柱,绝地维;故天倾西北,日月辰星就焉;地不满东南,故百川水潦归焉。”汤又问:“物有巨细乎?有修短乎?有同异乎?”革曰:“渤海之东不知几亿万里,有大壑焉,实惟无底之谷,名曰归墟。八纮九野之水,天汉之流,莫不注之,而无增无减焉。其中有五山焉:一曰岱舆,二曰员峤,三曰方壶,四曰瀛洲,五曰蓬莱。其山高下周旋三万里,其顶平处九千里。山之中闲相去七万里,以为邻居焉。其上台观皆金玉,其上禽兽皆纯缟。华实皆有滋味;食之皆不老不死。所居之人皆仙圣之种;一日一夕飞相往来者,不可数焉。而五山之根无所连箸,常随潮波上下往还,仙圣毒之,诉之于帝。帝恐流于西极,失群仙圣之居,乃命禺彊使巨鳌十五举首而戴之。六万岁一交焉。五山始峙而不动。而龙伯之国有大人,举足不盈数步而暨五山之所,一钓而连六鳌,合负而趣归其国,灼其骨以数焉。于是岱舆员峤二山流于北极,沈于大海,仙圣之播迁者巨亿计。帝憑怒,侵减龙伯之国使阨,侵小龙伯之民使短。至伏羲神农时,其国人犹数十丈。从中州以东四十万里得僬侥国,人长一尺五寸。东北极有人名曰诤人,长九寸。荆之南有冥灵者,以五百岁为春,五百岁为秋。上古有大椿者,以八千岁为春,八千岁为秋。朽壤之上有菌芝者,生于朝,死于晦。春夏之月有蠓蚋者,因雨而生,见阳而死。终北之北有溟海者,天池也,有鱼焉,其广数千里,其长称焉,其名为鲲。有鸟焉,其名为鹏,翼若垂天之云,其体称焉。”(张湛伪撰之今本《列子·汤问》)[13]

这是伪《列子》多存先秦子书(今多亡佚,如杨朱之书)部分之真的又一铁证。

张湛注“终北之北”曰:“《庄子》作‘穷发’。”张湛做注时参考、引用的是郭象版《庄子》(也参考、引用了当时尚存的向秀版《庄子》),张注中没有任何迹象表明张湛另有未删改本《庄子》,因此张注意味着:郭象版《庄子》作“穷发”。[14]

上引伪《列子·汤问》,据《逍遥游》原文敷衍发挥,插入女娲练石补天、共工怒触不周山、蓬莱五仙山等神奇故事。龙伯大人国、僬侥小人国即据“小大之辨”发挥,尽管想象奇诡,妙趣天成,但同样不明“小大之辨”,未窥“庄学四境”。由于张湛注文常常不明伪《列子》文义,因此据《逍遥游》原文敷衍发挥的始作俑者,应该是秦汉之际的神仙家们。张湛只是二手乃至多手以后的辗转者——然而虽经几番辗转,依然保存了《逍遥游》原文部分之真。

张湛在用偶然得手的神仙家僻书拼凑伪《列子》时,已发现神仙家书与郭象版《庄子》颇多相似,且相似处又有微异,如神仙家书中的“终北之北”,在郭象版《庄子》中为“穷发之北”,但他不知道“终北”为真,“穷发”为郭象妄改,反而误以为“穷发”为真,这使他更为放心大胆地用神仙家书拼凑伪《列子》。

这是中国哲学史上的两大连环奇案:

一、《庄子》书并不伪,但做注的西晋人郭象并非全据原文做注,而是固持儒学成心曲解妄注,一旦发现原文不合曲解妄注就删改原文,导致了《逍遥游》原文部分之伪——对此郭象心知肚明。

二、《列子》书是伪的,但作伪的东晋人张湛并非凭空创作伪撰,而是用偶然得手的僻书拼凑,用于拼凑的僻书之一神仙家书据《逍遥游》原文敷衍发挥,保存了《逍遥游》原文部分之真——对此张湛并不知情。

两大连环奇案纠缠在一起,两案主犯互相不知另一案犯的勾当,然而长期互做伪证:郭象案底的《逍遥游》原文部分之伪“穷发之北”,长期证明张湛版《列子》非伪,张湛得以“逍遥”法外一千六百年。张湛案底的《逍遥游》原文部分之真“终北之北”,长期证明郭象版《庄子》全真,郭象得以“逍遥”法外一千七百年。

神仙家书据《逍遥游》原文加以敷衍发挥,必非作于一人一时,是张湛伪《列子》一案的案中案和无头案。秦汉神仙家敷衍《庄子》和晋人张湛伪造《列子》都是为了盗名牟利,但手段、路径稍有不同。“内七篇”问世后,秦汉之际的神仙家受秦始皇、汉武帝的求仙狂热长期驱动,遂将想象神奇的庄子寓言踵事增华,求售帝王之家,如徐芾之与秦始皇,李少君之与汉武帝。积之既久,渐成系统,但作为衣食饭碗,多属江湖秘传,也有一些浮出水面,录入《山海经》、《淮南子》(张湛均加注引)等书。永嘉南渡后,张湛在江南偶得神仙家书的珍稀秘传本,遂用于拼凑伪《列子》,得以扬名士林,晋身庙堂,官至光禄勋,作案后销毁极可能为孤本的神仙家书,导致后世失传。而神仙家的徒子徒孙们早在张湛伪造《列子》之前,业已另循江湖秘密路径把前辈事业越做越大,到东汉末年发展为张角的“太平道”和张鲁的“五斗米道”,发动黄巾起义推翻了东汉帝国——此中仍可窥见道家思想虽经道教歪曲稀释,依然与专制庙堂天然对立。黄巾起义旋即被曹操、孙坚等汉末军阀合力镇压,形成魏、蜀、吴三国割据局面,于是道教传人追尊张鲁的祖父张陵为创教之祖“张道陵”,更名“天师道”——即道教本名。

作为浸透萨满教巫术迷信、与一神教不可同日而语的多神教,又是全球文化视野内唯一不求彼岸永生、仅慕此岸长生的神仙宗教,道教教理歪曲利用了“古之博大真人”的无神论经典《老子》、《庄子》,而道观形制则模仿了东汉明帝时传入中国的佛教。张湛用敷衍发挥《庄子》原文的神仙家书拼凑加工的伪《列子》,问世后竟被神仙家的徒子徒孙与《老》、《庄》并列,尊为道教三大真经。历史竟然如此“諔诡幻怪”!(《内篇·德充符》)

三国两晋南北朝(史称六朝)四百年间,专制庙堂长期未能完成大一统。儒学既失专制庙堂力挺,遂成乏人问津的“丧家之犬”,于是陶渊明等大量士人转而投身道教信仰。然而正如罗马帝国对激烈反抗它的基督教从镇压转为招安最后尊为“国教”,中华帝国也不例外。与庙堂对立的江湖道教,先后被貌为道士、实为儒生的魏晋士人葛洪、南朝士人陶弘景等重新歪曲阐释,把适合江湖民众的符箓派道教“改造”成“升级版”,变成适合庙堂士林的丹鼎派道教,于是道教再次回到其神仙家远祖为专制庙堂服务的传统老路,失魂落魄的何晏等魏晋名士得风气之先,大量服用当时的“高科技产品”——丹鼎派求仙炼丹的副产品“五石散”。随后李唐帝国重新一统天下,并故意误信老聃姓“李”而攀附为家族始祖[15],把奉“太上老君”(即歪曲改造的老聃)为教主的道教尊为“国教”,于是唐太宗李世民钦封貌为道士、实为儒生的成玄英为“西华法师”,而唐玄宗李隆基则钦封《老子》为“道德真经”,钦封《庄子》为“南华真经”,钦封伪《列子》为“冲虚真经”[16],对抗庙堂的江湖道教从此被彻底整合到“儒释道三教合一”的庙堂意识形态之中。而庄学奥义在被郭象曲解妄注后,又被道教进一步歪曲改造,终于被埋入古典中国的文化底层。历史就此变得扑朔迷离!

清扫这一奥吉亚斯牛圈中堆积如山、臭气熏天的巨量牛粪,破解全球文化视野内独一无二的古典中国之谜,揭开“东方神秘主义”的重重面纱,是任何个人都无法独力完成的浩大工程,而且在1911年帝制终结前不可能开始。“古史辨”是1911年帝制终结后立刻开始的初步清扫工作,其一大成果正是张湛伪造《列子》被定为铁案,尽管案情细节尚未尽得其详。

闻一多为“古史辨”同时代人,必知伪《列子》铁案,但未详具体案情,又不明庄学义理,因此不敢补入“汤问棘曰”二十一字。关锋、陈鼓应稍后于“古史辨”时代,似已不明伪《列子》铁案,尽管正确地据《北山录》补入“汤问棘曰”二十一字,但又错误地据伪《列子》而误属下读。三人之所以失误,根本原因是没想到郭象竟敢删去“汤问棘曰”二十一字,更没想到郭象又把“终北之北”改为“穷发之北”。

 

四、逆向淘汰,层累造伪

郭象囿于儒学成心,无法理解庄学奥义,为了自圆曲说,不惜删改原文,居心险恶,手段卑劣。全部郭注义理都是故意的系统谬误,恶意的全盘曲解,与庄学义理彻底相悖。未删改本《庄子》迟至唐代尚存,然而郭注义理的两大护法,初唐人成玄英、初唐人陆德明,以及见过未删改本《庄子》的治庄儒生拒不采纳,固持儒学成心,按郭注传统越走越远。再经一千多年至今,未删改本《庄子》终于全部湮灭——惟有寄望考古发掘创造奇迹。郭象版《庄子》删改本遂通行于世,郭注义理成了难以撼动的庄学最大权威。郭象竟成中国哲学史上不可或缺的“玄学大家”,应验了庄子在《逍遥游》中豪情万丈的预言:“其尘垢秕糠,将犹陶铸尧舜。”
庄子在“内七篇”首篇《逍遥游》开头就阐明:相对的“大知”(鲲鹏、宋荣子、列子、尧舜、孔子、惠施)与相对的“小知”(蜩、鸴鸠、尺鴳、知效一官、行比一乡、德合一君、能征一国者)一样,都“犹有未树”、“犹有所待”,均为有待者,皆未得逍遥。只有“至知”的“至人”(许由、接舆、连叔、藐姑射神人)才是无待的逍遥者。然而郭象的《逍遥游》题注却故意曲解妄注曰:“小大虽殊,逍遥一也。”始解即错,续解皆错;初注即误,后注全误。原文不合其曲解妄注,郭象便无知无畏地妄删妄改。

郭象删改“内七篇”还稍有收敛,比如《逍遥游》下文还有“犹河汉而无极”,与其妄注“物各有极”完全牴牾,他就没敢删。因为“内七篇”影响远大于“外杂篇”,删改太多必被人知,删改较少则尚能见到未删改本的历代治庄者、读庄者会疑为“别本”。由于未删改本颇为难懂,而郭象版“别本”有“贯通”的郭注义理,尤其有成玄英、陆德明为僻字僻典所做的详尽疏、释,似乎“好懂”多了,于是郭象版“别本”逆淘汰了所有未删改本,包括可能已经删改《庄子》的向秀注本,终成今日唯一传本。不过正因为郭象有所顾忌没敢大删大改“内七篇”,因此郭象版“内七篇”大概基本接近原貌,只须考订出少量郭象删改之处,就能还“内七篇”以本来面目,进而抛开郭注义理,彰显庄学奥义。

庄子在《齐物论》中写道:“道隐于小成,言隐于荣华。故有儒、墨之是非,以是其所非而非其所是。”“儒”字对儒生郭象极其刺眼,但他没敢删改,而是妄注曰:“儒、墨更相是非,而天下皆儒、墨也,故百家并起,各私所见,而未始出其方也。”郭象把学派专名曲解为比喻性通名,成玄英还不满意,竟说《内篇·齐物论》之“儒”,指的是《杂篇·列御寇》“儒、墨”寓言的主角“郑人缓”,违背学术良知地把无人不知的学派专名曲解为寓言人名。

由于担心露馅,郭象没敢整篇删除“内七篇”,只敢整篇删除“外杂篇”。郭象对“外杂篇”做了弃精取劣的逆淘汰,整整删除了不利于其曲解妄注的十九篇,原始本《庄子》五十二篇遂成郭象版《庄子》三十三篇。对删存的二十六篇“外杂篇”,郭象再进一步重排次序,把有利于其曲解妄注的劣篇排在“外杂篇”靠前的位置,并且更无顾忌地删句改字、错误断句,加工到有利于支持其曲解妄注。

然而残存且被郭象删改过的二十六篇“外杂篇”,还是无处不在反驳浅陋至极的郭注义理。如郭象删改过的《外篇·在宥》曰:“彼其物无测,而人皆以为有极。”正是对郭象妄注“物各有极”的直接反驳,“玄学大家”郭象竟浑然未觉。即使郭象版“外杂篇”那些不合庄学四境的篇目段落,其原意也与郭注义理完全牴牾,义理境界更远在“郭象玄学”之上。而郭象版“外杂篇”保留的那些不见于“内七篇”的庄子轶事和庄子卮言,则大都符合庄学四境,但郭象同样不遗余力地曲解妄注,故意错误断句,让人误以为并非庄子之言,而是该篇撰者之言——这样曲解妄注就更方便,不纠正其错误断句,就难以用不合“内七篇”义理来驳诘其曲解妄注。而要纠正一处删改或误断,牵涉极繁,论证更难。即有知者,面对积非成是、积重难返的传统权威,也视为畏途。

郭象版“外杂篇”有四处批评“杨、墨”倡导“仁义”,分见《骈拇》、《胠箧》、《天地》。主张“为我”的先秦道家思想家杨朱,何曾倡导过“仁义”?即便在郭象版《庄子》中,无论“内七篇”的《大宗师》,还是“外杂篇”的《山木》、《寓言》,老聃传人“阳子居”(即杨朱)尽管未达至知,但都是正面慕道者形象。如果杨朱倡导“仁义”,孟子就不可能恶骂杨朱、墨子是“无君无父”的“禽兽”。“杨、墨”仅仅是儒书《孟子》的口头禅,先秦别书皆无,汉后诸籍罕见;因为杨朱之书早被剿灭,无须追剿。郭象竟不顾庄学源流,无视上下语境,硬把“儒”字妄改为“杨”字——有注文为证;哼哈二将成玄英、陆德明当然装傻帮腔——有疏文、释文为证。如此不合史实而又义理不通,治庄诸家一千七百年来竟未起疑。

随着庙堂专制不断强化并臻于极致,连力排杨墨、“政治正确”的《孟子》也被明太祖朱元璋下旨删掉了八十五章,因此屈服于专制庙堂也臻于极致的后儒,对已被郭象删改过的《庄子》越来越不满,又继续胡改、乱删、妄添郭象版《庄子》原文,不顾文言常识地点断句读,甚至用骈文作法替庄子“修改”文章,使之处处符合对仗,汪洋恣肆、不拘成套的先秦散文极品,遂被糟蹋成了形式至上、义理混乱的后儒蹩脚八股。治庄儒生的胡作非为,把郭象版《庄子》原文进一步弄得真伪杂陈、面目全非,诘屈聱牙、难以卒读。

更有甚者,今传郭象版《庄子》的郭注,也不完全是郭象原文,因为后儒对郭象曲解妄注《庄子》不够彻底也越来越不满,又进而删改、加工郭注,其铁证保存在长期为郭象做伪证的伪《列子》中。《列子》张湛注,共引《庄子》郭象注文二十二条。以杨伯峻《列子集释》与收录郭注全文的郭庆藩《庄子集释》相较:六条全同。十二条小异,姑且假设是钞刻讹误。二条《庄子集释》多于《列子集释》,姑且假设是张湛没全引。二条《列子集释》多于《庄子集释》[17],由于郭象《庄子注》当时广布士林,伪造《列子》的张湛不可能再添加、伪造郭象注文来启人之疑,因此《列子集释》中多出来的郭注必为郭象原文,但被后儒删去。这又进一步证明十二条小异者,也不完全是钞刻讹误,必有后儒故意妄改者。

郭象曲解妄注的重点是《庄子》与儒学明显抵触的部分,后儒最为不满的,正是郭象对这些部分的曲解妄注不够彻底。而伪《列子》所抄《庄子》都是与儒学无明显抵触的部分,张湛不可能引用《庄子》明显抵触儒学那些部分的相关郭注,因此无法在张湛《列子注》中找到后儒删改相关郭注的确切证据。但根据上例,可以推断必有删改——这是郭象版《庄子》一案中的案中案和无头案。由此可见,“古史辨”主将顾颉刚先生的千古卓识“层累造伪”,也同样适用于郭象版《庄子》一案。

综上所述,由于郭象删改《庄子》原文,曲解“小大之辨”,导致贯穿全部“内七篇”的庄学四境沉埋千古。

 

五、庄学四境,思想范式

庄子亲撰的“内七篇”末篇《应帝王》如此结束:

南海之帝为倏,北海之帝为忽,中央之帝为浑沌。倏与忽时相与遇于浑沌之地,浑沌待之甚善。倏与忽谋报浑沌之德,曰:“人皆有七窍以视听食息,此独无有,尝试凿之。”日凿一窍,七日而浑沌死。

“浑沌”寓言深意何在?为何置于“内七篇”最后?
“浑沌”就是“造化”初境,倏、忽(喻时间)为“浑沌”凿出七窍,意味着人类脱离动物界后,开始了打破“造化”初境之后永无止境的“文化”过程。

“造化”初境——浑沌,是一切人类文化(包括庄学)得以展开的终极起点。《逍遥游》篇首的“鲲鹏”寓言之后,《应帝王》篇尾的“浑沌”寓言之前,全部“内七篇”都处于这一终极起点之后,都属于“造化”之后的“文化”。不理解“浑沌”寓言,就不可能读通“内七篇”,连一字一词的正确理解都不可能,遑论每句每篇。

尽管庄子对“造化初境”予以正面评价:“浑沌待之甚善。”但庄子也对人类文化一劳永逸地改变了“造化初境”予以充分认知:“浑沌死。”与复古倾向强烈的老聃不同,庄子不仅没有复古倾向,而且明确反对儒、墨诸家的崇古复古倾向:“无古今。”(《大宗师》)“内七篇”根本找不到《老子》津津乐道的“小国寡民”或“至德之世”——仅仅在郭象版“外杂篇”里才有。但郭象版“外杂篇”依然保存庄门弟子后学对“内七篇”的正确发挥:

“夫尊古而卑今,学者之流也。”(《杂篇·外物》)

“夫水行莫如用舟,而陆行莫如用车。以舟之可行于水也而求推之于陆,则没世不行寻常。古、今非水、陆欤?周、鲁非舟、车欤?今祈行周于鲁,是犹推舟于陆也,劳而无功,身必有殃。”(《杂篇·天运》)

可见攻击庄子反对人类文化和社会进步,是受郭象误导的莫须有罪名。庄子不可能幻想“浑沌”复活,更不可能主张开历史倒车退回“造化初境”。

庄子认为,“浑沌死”后的人类在远离“造化初境”之后,其“文化”包括顺道文化与悖道文化两部分。对顺道文化必须予以哲学建构,其建构公式是:

无×↗小×↗大×↗至×

而对悖道文化必须予以哲学解构,其解构公式是:

无×↘小×↘大×↗无×

然而“内七篇”并非条分屡析的枯燥讲义,而是奉行极简主义写作原则的“支离其言”。因此庄子常常在建构某一名相的顺道文化之时,也解构同一名相的悖道文化。而且通常侧重解构,偶尔侧重建构,建构之后也必立刻解构。如《逍遥游》初述“大知”寓言是建构,重述时以“无极之外复无极”解构,所以主角必须同为鲲鹏,内容也基本相同;而“小知”寓言都是解构,初述、重述的主角无须相同,所以前为蜩、鸠,后为尺鴳,内容也有差异。

庄子建构顺道文化、解构悖道文化采用同一思想范式,即庄学四境的基本公式:

无×→小×→大×→至×/无×

“无×”表示“造化初境”,“小×”表示“文化小境”(含顺道、悖道),“大×”表示“文化大境”(含顺道、悖道),“至×/无×”表示“文化至境”。

“文化至境”的“至×/无×”表达式,创始于老聃,如“至誉无誉”(《老子》三十九章)。然而“内七篇”从未出现这一表达式的标准形式,原因之一是“支离其言”,原因之二是“以天下为沉浊,不可与庄语”(《杂篇·天下》)。如果每论及一项文化名相都用标准式,《庄子》就不可能成为语言极品,而会像《老子》那样变成一堆“格言玻璃球”(卡夫卡语,参见注19)。“外杂篇”倒有一例标准式表述:“至乐无乐。”这仅有的一例标准式,正是与《老子》的“至誉无誉”以引语的方式同时出现:“故曰:至乐无乐,至誉无誉。”(《外篇·至乐》)

“至×/无×”是一切道家箴言的终极表达式。称为“终极表达式”,因为这一表达式正是“吊诡”的。庄子灵活运用终极表达式时,有时省略前件,有时省略后件,若不理解庄学四境,就无法理解在庄子笔下,终极表达式的省略式与非省略式完全等价,也难以认识庄学对老学的解构性扬弃和全方位突破,从而无法理解全部庄学。

终极表达式“至×/无×”之前件“至×”,主要针对顺道文化而言。庄子认为,顺道的“文化小境”、“文化大境”固然胜于“造化初境”,但同时也是对“造化初境”的远离——尽管并非背离。因此顺道的“文化小境”、“文化大境”必须认识到“犹有未树”、“犹有所待”,必须超越性地继续顺道前行,抵达“文化至境”。

终极表达式“至×/无×”之后件“无×”,与“造化初境”名相全同,主要针对悖道文化而言。庄子认为,悖道的“文化小境”、“文化大境”必须剔除悖道成分,从悖道文化转型为顺道文化,然后再超越“文化小境”、“文化大境”,抵达“文化至境”。

处于“文化小境”、“文化大境”的人类文化,不可能纯粹悖道,必有其历史合理性(包括儒、墨百家之学);更不可能纯粹合道,必有其历史局限性(包括道家之学乃至庄学),因此庄学四境把建构顺道文化、解构悖道文化予以合论。

所谓顺道而行,就是以“道枢”(《内篇·齐物论》)为圆心的旋转式上升。当人类文化顺道而行完成一个圆周时,“文化至境”就在更高层次上抵达“造化初境”的上方——从“道极”视点俯视,“文化至境”就与“造化初境”重叠,实现文化与造化同功。这就是以庄学为源泉,贯彻一切中国艺术的普遍通则:尽去雕饰,无斧凿痕;“外师造化,中得心源”(张彦远《历代名画记》);“虽由人作,宛自天开”(计成《园冶》)。古典诗话、古典画论中,同类语无穷无尽。“文化至境”是对“造化初境”的超越性复归。超越性复归决非面向过去的历史倒退,而是面向未来的永恒“复归”。“文化至境”既非“返于始”,也非“至于终”,而是庄子下语精确、不可移易的“返复终始”(《内篇·大宗师》)。

正因为深知业经“文化”的人类永不可能简单退回“造化初境”,为了强调“文化至境”是对“造化初境”的超越性复归,庄子在表述“文化至境”时,通常省略“至×/无×”之前件“至×”,而仅仅表述为后件“无×”。“内七篇”的“无×”从不意味着“造化初境”,永远意味着“文化至境”。

庄子对“文化至境”的正式命名,就是《逍遥游》结尾的“无何有之乡”。“无何有”三字千古无解,其实就是“至×无×”。“造化初境”是“无”之境,“文化小境”、“文化大境”是“有”之境;“文化至境”的前件“至×”也是“有”之境,但“文化至境”的后件“无×”,却是从“有”之境向“无”之境的超越性返回和复归,并非原初的自在之“无”,而是超越“有”之后的自觉之“无”,即“致无”。由于超越了一切“有”而“致无”,“文化至境”遂成“无何有之乡”。

由于“造化初境”与省略前件的“文化至境”名相全同,而庄子(包括老聃等其他道家思想家)又不断强调对“造化初境”的“返回”、“复归”,因此许多未窥庄学四境者不明白“返回”、“复归”的超越性,误以为庄子主张从“文化小境”、“文化大境”简单退回“造化初境”。这一相当程度上源于郭注义理的根本性误解,导致郭象版《庄子》对中国文化的形态及其特质产生了诸多不良影响——尽管这一不良影响丝毫不足以抵销《庄子》对中国文化的形态及其特质更为深广的良好影响。

由此可见,庄学四境也可以简化为“无→有(含小、大)→致无”三境。《杂篇·天下》开篇说:“天下之治方术者多矣,皆以其有,为不可加矣。”(郭象误将“有为”连读。)意思是说:道家之外的诸子百家,无论处在“小境”或“大境”(均属“有”之境),都想把本门拥“有”的学说,抬高到“不可加”的至高之境。然而至高之境不可能是“有”之境,只可能是“致无”之境。

除了“道”,“道”所生“万物”皆属“德”——得之于“道”,“道”分施其部分于天地万物。人类是“道”所生“万物”之一,因此一切形而下层面的文化现象和形而上层面的文化名相均属“德”。顺道文化是真“德”,悖道文化是伪“德”。但无论真“德”、伪“德”,都不能抬高为“道”。“致无”之境也不可能与“道”等同,而是无限趋近于“道”。

一切文化纷争,无不是在“有”之境中争“大”论“小”。争“大”论“小”原本有其合理性,即不执成心、不计私利地客观探讨谁相对更近于道,谁相对更具真理性,一旦发现己有所非,便无条件服从真理,哪怕有损一己私利。若争“大”论“小”时固执成心,乃至欲谋私利,把所据真“德”、伪“德”抬高为“道”,把相对真理夸大为绝对真理,就是对“道”的背叛和亵渎,就是“遁天之刑”的“天之戮民”。儒、墨诸子皆囿于人间俗见,而又各执门派成心,“彼亦一是非,此亦一是非”(《内篇·齐物论》,此为庄子所批判,而批庄者误解为庄子所主张),最后儒家借助专制庙堂之力剿灭了墨家、名家、杨朱之学——而《庄子》凭着“支离其言”幸免毒手。

“无”之境与“致无”之境的区别是:“无”之境没有文化反思和哲学内涵,“致无”之境有文化反思和哲学内涵。“无”之境不自觉地合于“道”,“致无”之境自觉地合于“道”。

“无”之境与“有”之境的区别是:“无”之境没有文化反思能力,同时也不可能反对文化反思。“有”之境有文化反思能力,然而常常反对文化反思;或者不反对与其无关的文化反思,但反对与其有关的文化反思,甚至借助世俗权力扼杀与其有关的哲学批判。任何思想争鸣、学术争鸣、文化争鸣,借助世俗权力一方必定更为悖道,永无例外。

科学是“道”被人类知性认知而且得到实证的普适部分,是“文明”的核心。哲学是“道”被民族悟性认知而且得到认同的独特部分,是“文化”的灵魂。形而下层面的文化现象,其“小大之辨”的正确答案,必定合乎普适科学。形而上层面的文化名相,其“小大之辨”的正确答案,必定合乎作为民族文化灵魂的独特哲学。

只有合乎独特哲学之思想范式的文化形态,才会在受历史条件限制的文化竞争中脱颖而出,积淀成民族文化的特质。因此一个民族选择怎样的独特哲学,按照怎样的独特思想范式建构其文化,决定了民族文化的形态、特质和标高。幸运的是,古典中国的江湖顺道文化选择的是庄子哲学及其思想范式。然而不幸的是,古典中国的庙堂悖道文化选择的是儒家哲学及其思想范式。由于儒家哲学得到专制庙堂力挺,庄子哲学在与其长期博弈中,表面上始终处于下风,尽管实际情形正好相反。

顺道文化必定合乎已知科学,但又必然超出已知科学,其超出已知科学的部分,未必能得到同一时代的已知科学支持,但必然能得到未来时代业已发展了的科学之支持。引导“文化”的独特哲学,就这样与引导“文明”的普适科学携起手来。哲学悟性与科学知性,由此成为人类理性的双轮,“以神为马”(《内篇·大宗师》)地驶向造化与文化同功的通衢大“道”——但永远不可能抵达终点,因为“无极之外,复有无极”。未来如来。未来已来之后,复有无尽未来。

建构、解构并举的庄学四境,在作为文化源头的轴心时代,一举完成了古典中国之顺道文化的建构范式。其强大的建构功能,使后轴心时代的中国文化在形态及其特质方面,呈现出迥异于其他民族的奇妙品质。两千余年来,古典中国之顺道文化的建构与创获,无不与《庄子》息息相关。然而庄学四境的强大解构功能,对后轴心时代中国悖道文化的实际解构作用,却因儒生郭象及其无数后继者的曲解妄注而被极度削弱,以致对古典中国之悖道文化的解构时至今日尚未彻底完成。破解庄学四境,彰显庄学奥义,必将有助于彻底解构悖道文化,使中国文化再次大放异彩。

 

六、专制天敌,正解招杀

尽管庄学四境有强大的建构、解构功能,但庄学异于中外一切哲学的伟大之处,是其终极解构特质。因此庄学建构的一切,包括庄子亲撰的“内七篇”,也被庄子用庄学四境予以终极解构。因为一切文化名相,充其量是无限趋近于“道”的“德”,“内七篇”所及一切文化名相,以及儒、墨诸子所及一切文化名相,包括一切人类语言,都不可能终极表达“道”之究极,因此庄子亲撰的“内七篇”不仅是对悖道文化的彻底解构,也是在对顺道文化予以建构之后的超越性解构。“内七篇”立足于仅有相对之“是”的“德”(天地万物、人间一切),仰望作为绝对之“是”的“道”(宇宙总规律,已知科学仅为其极小部分)。庄子像任何人一样,不可能一语道破“道”是什么,“内七篇”是轴心时代的中华文化宗师庄子对“道”美妙无比、登峰造极的一曲颂歌。
掌握庄学四境这一思想范式,首先可以读通“内七篇”的每字每词每句每篇,辨析出郭注义理错在哪里,乃至郭象做了什么手脚。其次可以读通“外杂篇”的每字每词每句每篇,辨析出“外杂篇”及其郭注义理何处合于“内七篇”,何处悖离“内七篇”。再次可以超出庄学,解答庙堂中国、江湖中国的双重之谜,消解迷雾重重的“东方神秘主义”。最后可以超出古典中国,辨析古今中外一切思想学说,理解天地万物,领悟宇宙至道。

理解庄学四境的最大益处,就是培养对“道”即客观真理永无止境的开放心态和无条件敬意。任何伟大文明和高级文化都离不开对客观真理的开放心态和无条件敬意。正是凭借轴心时代的不朽《庄子》对客观真理的开放心态和无条件敬意,后轴心时代的古典中国在上有专制庙堂、下无逻辑利器的双重不利条件下,依然在近代以前抵达了文明与文化的双重高峰,创造了全球文化视野内独一无二的中华奇迹。

被专制庙堂钦定为官学的儒家学说,是支撑庙堂中国之政治形态僵化为奇迹般超稳定结构的主要原因,因此《十三经》成了庙堂中国的政治圣经。——这是中国之谜的一半谜底,业已为诸多国人了解,也已被迷惑于“东方神秘主义”的异邦人士部分了解。

与儒家意识形态彻底对立的庄子哲学,是支撑江湖中国之文化形态发展出奇迹般中华特质的主要原因,因此《庄子》成了江湖中国的文化圣经。——这是中国之谜的另一半谜底,远未为国人了解,更未被迷惑于“东方神秘主义”的异邦人士充分了解。

从1492年哥仑布发现新大陆开启全球化时代至今五百余年,异邦人士最先接触的是儒学,异邦“大知”哂笑不已[18],殊不知儒学是浮现于庙堂上层的古典中国“文化小境”;异邦人士稍后又接触了老学,异邦“大知”笑容渐收[19],“东方神秘主义”之名就此产生,因为老学是沟通庙堂上层与江湖下层因而若隐若现的古典中国“文化大境”;异邦人士接触全球文化视野内独一无二的庄学尚待时日,因为庄学是深隐于江湖底层的古典中国“文化至境”。

郭象以降儒生治庄,字词训诂不无所得,篇章义理殊无可取。常常句读段落也不通,字面显义也未解,遑论支离其言背后的精深奥义。以郭注义理为依据的现有一切《庄子》外文译本,不可能不谬以千里。或许仅有极少数异邦“大知”,才能凭其天才直觉,从谬以千里的《庄子》译本中窥破一些消息。[20]

然而郭象及其追随者对《庄子》的曲解妄注只是庄学奥义沉埋千古的表层原因。历史之父司马迁与一代文豪苏东坡判断《庄子》实质的分歧,无可辩驳地证明:庄学是专制庙堂及其意识形态的终极天敌,才是庄学奥义沉埋千古的深层原因和根本原因。《庄子》传世两千余年,儒家士林能够提交以及专制庙堂乐意接受的只能是错误答卷,洞悉庄学奥义者对此只能被迫沉默。

在《史记·老子韩非列传》中认为庄子“诋訾孔子之徒”的司马迁,硬被苏轼斥为“知庄子之粗者”。“余以为庄子盖助孔子者。……庄子之言,皆实予而文不予,阳挤而阴助之。”世上竟有此等奇事:越敬佩你就越斥骂你?越援助你就越挤兑你?苏轼论证其诡辩的荒谬逻辑是:“诋訾孔子,未尝不微见其意。其(指《杂篇·天下》)论天下道术,自墨翟、禽滑厘、彭蒙、慎到、田骈、关尹、老聃之徒,以至于其身,皆以为一家,而孔子不与,其尊之也至矣。”(《庄子祠堂记》)

不屑齿及,竟然是“尊之至”!那么《天下》未曾齿及先于庄子的列子等无数人,也未曾齿及与庄子同时的孟子等无数人,难道也是“尊之至”?何况《天下》决非庄子亲撰,“内七篇”并未对孔子不屑齿及即为铁证。古典中国屈指可数的文化巨人苏大胡子,难道也是囿于儒学成心的陋儒?

千年以来,治庄者都误以为这是苏轼的真心话,因而赞成郭注义理的治庄者赞其卓识,反对郭注义理的治庄者斥其糊涂。两者都没听懂苏东坡私下所说的真心话:“吾昔有见于中,口未能言,今见《庄子》,得吾心矣。”(苏辙《东坡先生墓志铭》)苏轼不得已而作的违心谬论,仅仅说明了两千余年中华帝国史的残酷真相:与刚刚开始“独尊儒术”的汉武帝同时的汉人司马迁指出《庄子》之实质危险尚小,但宋人苏东坡若挑明《庄子》之实质,就必有两个结果:一、己身罹祸,如同“非汤武、薄周孔”的嵇康那样被诛杀。二、殃及《庄子》,如同墨家、名家、杨朱之书那样被剿灭。因此酷爱《庄子》的苏东坡不得不对《庄子》“实予而文不予,阳挤而阴助之”,表面上说庄学是儒学友军,实际上却“有见于中,口未能言”。即便谨慎如此,苏轼依然因其“一肚皮不合时宜”而身陷“乌台诗案”,遭到终生迫害。倒是欲灭《庄子》而后快的理学家程颐不惮直言《庄子》之实质:“庄子,叛圣人者也,而世之人皆曰矫时之弊。矫时之弊固若是乎?伯夷、柳下惠,矫时之弊者也,其有异于圣人乎?”(《二程遗书》)

1911年帝制终结之前,洞悉庄学奥义者其实不乏其人。除了身在庙堂、心在江湖的苏东坡,误入庙堂、急流勇退的陶渊明是一位理想人选。其《五柳先生传》曰:“好读书,不求甚解。每有会意,便欣然忘食。”与苏东坡“有见于中,口未能言”一样,陶渊明的“不求甚解”其实是“不告甚解”,所以他在另一处又暗藏玄机:“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饮酒》)此诗被誉为“陶诗之冠”,无数人言彼意此地赞扬这首诗的另外两句“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然而仅凭这平淡无奇的两句诗就把陶渊明捧到天上,就太莫名其妙了。其实赞陶者大都明白陶诗的弦外之音。

“竹林七贤”中,对专制庙堂认识最深刻的并非杨朱般激烈峻急的嵇康,而是庄子般支离其言的阮籍,其八十二首《咏怀诗》成为难以索解的千古诗谜,其实只要读通《庄子》,每首诗的谜底就昭然若揭——古典中国的所有文化哑谜,几乎都是如此。

庄子的“支离其言”与阮籍的“咏怀哑谜”、陶潜的“不告甚解”、苏轼的“口未能言”、理由相同:一避生前己身被害之祸,二免身后己书被灭之厄。“支离其言”当然有得有失。其失有二:极为难懂,易被曲解。其得也有二:语妙天下,必传后世。洞观千古的庄子必定预知:千年曲解妄注之后,终有绝地反击之日。

阮、陶、苏三子,都深得庄子“得意忘言”并“支离其言”之妙旨[21],其他洞悉庄学奥义者也无一例外。没有一位古典中国的文化巨人,不把《庄子》视为至爱秘笈,因为《庄子》是专制时代渴望自由的士子唯一的灵魂圣地和精神氧吧。除了《庄子》,找不到另外一部曾被所有大诗人、大画家引用过的先秦经典。因此士子们宁作违心之论,也不愿专制庙堂剿灭《庄子》。直言《庄子》之实质,必被他们视为可耻的告密。这一古典中国的最大秘密,竟被他们无比默契地集体保守了两千年之久。

李太白唱道:“大鹏一日同风起,扶摇直上九万里。”(《上李邕》)作为陶渊明之后的又一位著名道教徒(这是掩盖道家实质的迷彩),李白时代郭注已具莫大权威,因此诗中的“直上”二字已被郭注误导(详见《逍遥游奥义》)。李商隐唱道:“庄生晓梦迷蝴蝶,望帝春心托杜鹃。”(《锦瑟》)此诗千古无解,其实后句深藏庄学奥义(详见《应帝王奥义》)。义山诗风扑朔迷离,尽得“支离其言”三昧。“支离其言”的最后绝响是,钱锺书虽用《庄子》语“用管窥天,用锥指地”(《外篇·秋水》)命名《管锥编》,却在历论吾国主要经典的此书中,对《庄子》“默存”始终,未开专章。

晋人陶渊明、唐人李太白、宋人苏东坡等后轴心时代的中国文化巨人,无一不是在轴心时代中国文化宗师庄子的引导下,抵达了古典中国历史条件下的“文化至境”。帝制终结之后的现代中国或未来中国,同样可以在庄子的引导下,抵达现代中国、未来中国的“文化至境”。尽管帝制终结至今百年,战祸动乱无有已时,“小知”、“大知”又“旋其面目,望洋而叹”(《外篇·秋水》),倾其心力于西学新学,无人再祭庄学冷灶,然而匆匆百年不过是瞬间“小年”,中国文化必有重建辉煌乃至超越古典中国抵达更高境界的未来“大年”。

 

结语、郭注小年,庄学大年

两千余年来,热爱自由、痛恨专制的无数爱庄者,即便未能融会贯通,但偶得一鳞一爪,便足以安身立命,受用无穷。正是百行诸业的无数能工巧匠、江湖豪杰,以及陶渊明、李笠翁、金圣叹、曹雪芹等远离庙堂、逍遥江湖的间世异人,还有司马迁、李太白、苏东坡等身在庙堂、心在江湖的文化巨人,创造了绚烂璀璨的中国古典文化。即便是庙堂文化的辉煌,也无不仰赖于“知其不可奈何而安之若命”(《内篇·人间世》)地应庙堂之召的江湖异人,比如天安门、三大殿等紫禁城主体建筑的设计者蒯祥[22]。这些身怀绝技却隐姓埋名的文化英雄,无不浸透庄学精魂,他们是“游刃有余”的庖丁(《内篇·养生主》)、“得手应心”的轮扁(《外篇·天道》)、“惊犹鬼神”的梓庆(《外篇·达生》)、“解衣褩礴”的画工(《外篇·田子方》)、“不失毫芒”的钩匠(《外篇·知北游》)、“运斤成风”的匠石(《杂篇·徐无鬼》)之嫡派传人。《庄子》的汪洋恣肆和妙到毫巅,确保了不持俗见成心、不被郭注污染的爱庄者“欣然忘食”地默然心会,“得意忘言”地“目击道存”[23]。郭象的曲解妄注,丝毫未能撼动《庄子》成为江湖中国至高无上、无可替代的文化圣经。诚可谓“尔曹身与名俱灭,不废江河万古流”。

一千七百年来,郭象蒙骗、愚弄了无数读庄者、治庄者、爱庄者、批庄者。然而真相不可能永远掩盖,阴谋不可能永久得逞。任何犯罪都会留下蛛丝马迹,一切罪犯终将接受历史审判。在审判开始前,我愿意真心诚意感谢郭象。因为郭象对《庄子》的曲解妄注和妄删妄改,无意之中为原本难以躲过专制庙堂剿灭的《庄子》涂上了一层完美保护色,护送它安全穿越了漫长的中华帝国史。正当郭象穿过“历史小年”的黑暗隧道,站在眩目的阳光下长吁一口气,得意于完成了一件震古铄今的完美犯罪之时,“历史大年”拘捕了这个完美罪犯——略有损毁的赃物被没收并有待修复,永无追索时效的历史审判开始了。随着审判的深入,中华文化史、中华文明史、中华哲学史、中华艺术史都将重写。

 

2005年7月29日提纲
2006年2月23日二稿
2006年3月5日三稿
2006年3月7-9日四稿
2006年3月10-16日五稿
2006年3月17-20日六稿
2006年3月21-4月2日七稿

 


[1]“成心”见《内篇·齐物论》:“夫随其成心而师之,谁独且无师乎?”“师心”见《内篇·人间世》:“犹师心者也。”成语“师心自用”源此。 

[2]《晋书·郭象传》:“郭象,字子玄,少有才理,好《老》《庄》,能清言。太尉王衍每云:‘听象语,如悬河泻水,注而不竭。’州郡辟召,不就。常闲居,以文论自娱。后辟司徒掾,稍至黄门侍郎。东海王越引为太傅主簿,甚见亲委,遂任职当权,熏灼内外,由是素论去之。先是,注《庄子》者数十家,莫能究其旨统。向秀于旧注外而为解义,妙演奇致,大畅玄风,惟《秋水》、《至乐》二篇未竟而秀卒。秀子幼,其义零落,然颇有别本迁流。象为人行薄,以秀义不传于世,遂窃以为己注,乃自注《秋水》、《至乐》二篇,又易《马蹄》一篇,其余众篇或点定文句而已。其后秀义别本出,故今有向、郭二《庄》,其义一也。”郭象迷恋权势,与庄学主旨相悖,故颜之推《颜氏家训·勉学》予以嘲讽:“郭子玄以倾动专势,宁后身外己之风耶?”郭窃向注,又见《世说新语·文学》。因向秀《庄子注》久佚,今传“郭象《庄子注》”究竟有多少窃自向秀《庄子注》,两者同异如何,今已难明。庄学界根据这一疑案,有时把“郭象《庄子注》”称为“向秀、郭象《庄子注》”,引用注文时或称“郭注”,或称“向、郭注”。读者切记:本文所言“郭象”,当视为“向秀+郭象”之代号。

[3]“天之戮民”见《内篇·大宗师》,是寓言中孔子自谓。“古之真人”见《内篇·大宗师》,庄子称古之“至人”为“真人”,称今之“真人”为“至人”。“古之博大真人”见《杂篇·天下》,指关尹、老聃。

[4]成玄英,字子实。陕州人。隋、唐之际道教学者。贞观五年(631年),唐太宗李世民召其至京师,加号“西华法师”。

[5]陆德明,名元朗,以字显。苏州人。隋、唐之际儒家学者。历仕陈、隋,为国子助教。入唐,为秦王府文学馆学士,拜国子博士。

[6]刘文典《庄子补正》,安徽大学出版社、云南大学出版社1999版。

[7]文革时期,革命理论家关锋认为“内七篇”是“主观唯心主义”,价值低于“外杂篇”;革命哲学家任继愈认为“唯物主义”的“外杂篇”代表庄子本人的哲学思想,“内七篇”代表“唯物主义向唯心主义转化”的“后期庄学”。荒陋无稽(另有郭沫若、吕振羽、侯外庐等),故不入正文。

[8]《杂篇·寓言》:“卮言日出,和以天倪,因以曼衍,所以穷年。”《杂篇·天下》:“以卮言为蔓衍。”《内篇·人间世》有“支离疏”(寓言人名)、“支离其形”、“支离其德”,《内篇·德充符》有“闉跂支离无脤”(寓言人名)。

[9]闻一多《庄子内篇校释》。转引自陈鼓应《庄子今注今译》,中华书局1983版,上册12页。

[10]“道极”二字不见“内七篇”,然亦非吾杜撰。《逍遥游》有未连属的“天”、“极”二字,“天”即“道”义。《杂篇·盗跖》则“天极”二字连属:“若枉若直,相尔天极。”《杂篇·则阳》曰:“道,物之极。”自郭象以降,多误将“道物”二字连读,未得其义。

[11]参见罗根泽编《古史辨(四)》之马叙伦《列子伪书考》等文,或杨伯峻《列子集释》之《附录三:辨伪文字辑略》。

[12]杨伯峻《列子集释》,中华书局1979版,279页。

[13]杨伯峻《列子集释》,148页-157页。《杂篇·则阳》:“柏矩学于老聃,曰:‘请之天下游。’老聃曰:‘已矣!天下犹是也。’”与此处引文“四海之外,犹齐州”、“营之东,复犹营”、“豳之西,复犹豳”义同。

[14]同时也意味着:向秀版《庄子》已作“穷发”。张湛之时,向秀《庄子注》与郭象《庄子注》为两本书。在郭象剽窃向秀疑案解开前,固然可以假设删改《庄子》原文的始作俑者是向秀,推测向秀删改《庄子》的动机是有鉴于挚友嵇康因“非汤武,薄周孔”而被杀,试图通过曲解、删改《庄子》向司马氏献媚以自保,而郭象又在向秀之后继续作案。然而尚缺铁证,推测无益,姑置不论。

[15]《史记·老子韩非列传》:“老子者,楚苦县厉乡曲仁里人也,姓李氏,名耳,字耼,周守藏室之史也。”老聃姓李,并无确据。“古史辨”时代甚至有人认为老聃实无其人。

[16]唐玄宗还钦封据《庄子·杂篇·庚桑楚》伪造的《亢仓子》为“《洞灵真经》”,合称道教“四子真经”。

[17]《列子·黄帝》:“夫内诚不解,〔注〕郭象曰:外自矜饰,内不释然也。”77页。《庄子·列御寇》:“夫内诚不解,〔注〕外自矜饰。”1037页。○《列子·黄帝》:“其为利也薄,其为权也轻,而犹若是。〔注〕郭象曰:权轻利薄,可无求于人,而皆敬己,是高下大小无所失者。”77页。《庄子·列御寇》:“其为利也薄,其为权也轻,而犹若是。〔注〕权轻利薄,可无求于人。”1038页。

[18]黑格尔说:“在他(孔子)那里思辨的哲学是一点也没有的——只有一些善良的、老练的、道德的教训,从里面我们不能获得什么特殊的东西。”“为了保持孔子的名声,假使他的书从来不曾有过翻译,那倒是更好的事。”《哲学史讲演录》,贺麟、王太庆译,商务印书馆1979版,第一卷119页-120页。

[19]卡夫卡说:“在孔子的《论语》里,人们还站在坚实的大地上,但到后来(指《老子》《庄子》),书里的东西越来越虚无缥缈,不可捉摸。老子的格言是坚硬的核桃,我被它们陶醉了,但是它们的核心对我却依然紧锁着。我反复读了好多遍。然后我却发现,就像小孩玩彩色玻璃球游戏那样,我让这些格言从一个思想角落滑到另一个思想角落,而丝毫没有前进。通过这些格言玻璃球,我其实只发现了我的思想槽非常浅,无法包容老子的玻璃球。这是令人沮丧的发现,于是我就停止了玻璃球游戏。这些书中,只有一本我算马马虎虎读懂了,这就是《南华经》。”古斯塔夫·雅努施《卡夫卡对我说》,赵登荣译,时代文艺出版社1991版,174页。

[20]王尔德说:“这部中国书尽管完成于两千年前,但对欧洲人来说依然是个早产儿。” 博尔赫斯因酷爱《庄子》而深得“支离其言”妙旨。参见拙文《与美国朋友谈〈庄子〉》。

[21]《杂篇·外物》:“庄子曰:‘……筌者所以在鱼,得鱼而忘筌;蹄者所以在兔,得兔而忘蹄。言者所以在意,得意而忘言。吾安得夫忘言之人而与之言哉?’”这是“外杂篇”保存庄子卮言之一例,郭象以来多句读错误,误断为非庄子之言。

[22]蒯祥生平事迹,参见拙文《紫禁城的建造者》。

[23]《外篇·田子方》:“若夫人者,目击而道存矣,亦不可以容声矣。”



 

《自由写作》首发

回到开端

 

 

 

 2006◎独立中文笔会自由写作委员会主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