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到首页

 

来稿须知

 

第1

 

第2

 

第3

 

第4

 

第5

 

第6

 

第7

 

第8

 

第9

 

第10

 

第11

 

第12

 

第13

 

第14

 

第15

 

第16

 

第17

 

第18

 

第19

 

第20

 

第21

 

第22

 

第23

 

第24

 

第25

 

第26

 

第27

 

第28

 

第29

 

第30

 

第31

 

第32

 

第33

 

第34

 

第35

 

第36

 

第37

 

第38

 

第39

 

第40期

 

第41期

 

第42期

 

第43期

 

第44期

 

第45期

 

第46期

 

第47期

 

第48期

 

第49期

 

第50期

 

第51期

 

第52期

 

第53期

 

第54期

 

第55期

 

第56期

 

57

  58
  59
  60

 

61

  62
  63
  64
  65
  66
  67
  68
  69
  70
  71
  72
  73
  74
  75
  76
  77
  78
  79
  80

 

81

 

 

 

到北京不去天安门(散文)

李文倩     

 

    

我二十六岁了,因为考试的原因,第一次去北京。

在中国人的日常生活中,北京,一个城市的名字,带着一种特殊而古怪的意味。这在那些远离城市的偏远地区,尤其如此。之所以如此,用概念化的语言来说,北京是权力的中心;或者加上一点儿比喻,是共和国的心脏。但这种语言所传达的信息,远不足以表达“北京”这一专名在民众心理中的复杂含义。我爸爸是五十年代生人,文革开始时,因为年龄偏小,没当成红卫兵。当然也就没资格去北京,在阔大无边但又异常拥挤的广场上,对着伟大领袖山呼万岁。在我们那小地方,有一两个同是五十年代生人,但比我爸爸大几岁的村民,趁着文化革命的时代东风,当真就去了北京。在那据说是全世界最大的广场上,他们连伟大领袖的小黑点都没看到;但青年时代漫游京城的辉煌经历,还是带给他们永久的骄傲。

上世纪九十年代以后,新闻联播里永远的主角“北京”,至少在我的家乡,有了另一种意味。先是一个本地出生,后在兰州上学的孩子,考上了北京的一所大学。遥远的北京,似乎在不知不觉间,就失去了激动人心的革命光芒。接着在九十年代末,当地的一个中专毕业生,通过护士选拔考试,去北京一家医院工作。女孩的家长,一名乡村小学教师,大为激动,骄傲的脸上,荡漾着让人眼馋的笑容。但没过几年,乡村教师脸上那充实而欣悦的表情,换成了愁眉苦脸和唉声叹气。追究原因,是那个去北京工作的女孩,人已三十大几,却始终没结婚。更要命的是,几年前温柔体贴的女儿,在几年时间里,竟变得性情古怪。这令父母伤心不已。让人羡慕的北京,原来有着如此残酷的一面!这让乡人们大吃一惊。与此同时,在乡人们的心中,非常自然地生出另一种心思:北京是个鬼地方。那种鬼地方,是不适合我们乡下人去的。朋友李竞恒也说:北京那个鬼地方,东西贵得要命。而且所有人的脸上,都带着傲慢。他到北京,不去天安门广场,也不去北大清华。

在五十岁的时候,我爸爸和他的同事们去北京旅游。没去毛泽东纪念馆,但和许多人一样,他们在天安门城楼上挥手,像个伟人样。二○一一年三月,我两次去北京参加考试。和朋友一样,我不去天安门广场。因为在我们心里,天安门广场是野蛮权力的象征,更是当局屠杀无辜民众的地方,是流血与泪之地。至少在目前,还不合适去。

第一次去,是在清华。我当时报考清华大学哲学系外国哲学方向博士生,导师黄裕生先生。我报考黄裕生先生,出于两方面的原因。一是我之前做硕士论文时,读他的学术著作《宗教与哲学的相遇》,很欣赏,也很喜欢。十一月份时,发电子邮件联系他,大致介绍了我的情况,说明我有意从事政治哲学研究。他回邮件说,政治哲学的研究,无论是现在还是未来,都有很重要的意义。但他说做政治哲学研究,在第一哲学方面,一定要有很深的基础。读他的论文,知道在“政治哲学是否需要形而上学”这一问题上,他坚持认为需要,并且借用康德的说法,说没有形而上学的政治学,是“无脑”的政治学。这是一个很强的立场。在这一问题上,与他持不同观点的学者,比如徐友渔先生,基于英美政治哲学传统及当代中国现实,认为对政治哲学而言,形而上学论证是不必要的负担。当时读他们的论争,都很理解,但更倾向于徐友渔先生的看法。另外他知道我来自农村,他说在中国从事政治哲学研究,这一点是优势。二是他的为人。我没见过他,也不认识他的学生。但我在张博树先生的《我与中国社科院》一书中读到,在张被社科院开除公职后,整个社科院,公开为其申辩的,只有黄裕生先生一人。我在准备考试的过程中,读了黄裕生先生之前出版的所有著作和论文。在我看来,他所有的文字,只有一个主题:为自由辩护。在今天的中国大陆,把“自由”二字当口头禅的人,不在少数。但在关键时刻,真正能实践自由的,少之又少。但我因技不如人,考试不顺,没再联系他。

清华的校园,让人印象深刻。校园的整体设计,简洁大气,道路宽阔,有一种数学般的纯粹之美。晨起,穿过校园,安静空旷,有风吹来,是北方的风味。但清华之后的百年校庆,看媒体报道,堕落、无聊到令人吃惊的地步。这种巨大的反差,其实想想,也不奇怪。清华的校园之美,并非今日清华人的功德;而清华今日之媚权媚俗,正是上世纪五十年代以来的常态。这么说来,当我们谈及“清华”的时候,应该明确意识到,在同一个名字下面,有两个不同的清华。

第二次去首都师大,考试期间,跟达叔、张弛去北大。北大的校园格调,是另一番风景,繁复,精巧,雕梁画栋。两相比较,从校园环境看,我喜欢清华。但从精神实质看,我则更亲近北大。因为北大无论如何堕落,总有少数值得关注的学者。但在清华的官僚及多数民众的眼里,一九四九之后,清华为党国生产出大批技术官僚,是一桩值得自豪的事。但在我看来,这正是作为大学的清华之失败,当然也是耻辱。蒋南翔时代,在清华培育、试点成熟,并最终向全国推广的高校政治辅导员制度,为党国在大学中扼杀自由思想,制造大批精神奴隶立下了汗马功劳。

两次北京之行,到陈嘉映先生家做客,尤令人难忘。

我报考陈嘉映先生,出于两方面的原因。一是之前读他的书,诸如《海德格尔哲学概论》、《思远道》、《泠风集》等,深为他做哲学的方式而着迷。刚上研究生时,无论在老师还是同学中间,海德格尔都被认为是最重要的哲学家。我不清楚他们读海德格尔的著作,到底读懂了多少。我之前因为读徐友渔先生等人的文章,早就对玄奥的德国哲学心存不满,自然也就没了阅读的兴趣。因为受海德格尔著作的影响,那种艰涩而又不知所云的讨论,在交流中时常出现。甚至有人借着那些莫名其妙的语词,贩卖自己的无知和傲慢。在那样的精神氛围中,读陈嘉映先生清楚、简洁的文字,实在是一种享受。另外我大致知道,在政治思想方面,陈嘉映先生认为,应该引进西方的民主制。这与不少昏头昏脑或别有用心的哲学专家,大有不同。第二个因素,来自朋友达叔的鼓励。他是陈嘉映先生的硕士生,几次提供相关信息,才使我下决心报考。

首都师大的考试结束,我还赖在达叔那里。因为据说过一两天,陈嘉映先生的朋友老柴要来首都师大作讲演,陈嘉映先生会参加,可以顺便聊几句。不料在老柴讲演之前,陈嘉映先生召集学生到他家吃晚饭,我就跟着达叔去了。我是一个不速之客,因此而显得万分紧张和笨拙。直到大家开始吃饭,并轻松地聊起天来的时候,我紧张的心情,才有所缓解。饭桌上的陈嘉映先生,亲切随和,并常有幽默之语。在此之前,我从未见过任何一个人,在日常性的谈话中,就能带给人如此多思想上的启迪,并且是以如此轻松日常的方式。哲学是什么,他开玩笑说,哲学是忽悠人的。但我很快就发现,在陈老师和他的学生们中间,后期维特根斯坦占有重要位置。陈嘉映先生说,奎因的不少观点,他都同意,但在哲学的深度上,奎因虽是晚出的哲学家,仍不及维特根斯坦。在对逻辑的看法上,他的一个学生说,逻辑is boring;陈嘉映先生说“是”,他也觉得逻辑太狭窄。

在关于维特根斯坦的各种传记中,维特根斯坦常常被描述为一个有魅力的天才。这不仅表现在他迷人的思想中,更生动地体现在他这个人身上。维特根斯坦的学生们,在追随他思想的同时,往往在不知不觉间,模仿着他的语气、语调、手势,以及讨论问题的方式。在此之前,我对此没有真切的感受。但在饭桌上的陈嘉映先生,实际上就扮演着这样的角色,学生们在追随其思想的同时,竭力模仿着他的每一个细微的动作。或许在他们的圈子中,因为习以为常的原因,这一切都很自然。甚至可能很少有人觉察到这一点。但在我这个不速之客看来,这一切显得如此清晰而富有感染力。在豆瓣“陈嘉映小组”里,有网友写帖子说,陈嘉映先生的文风,有极强的感染力,深深地影响着他的学生们。我深深地相信这一点。我也注意到,陈嘉映先生谈话的魅力,在于他很少就某一问题,只给出一个赞成或否定的结论。他总是先借过你的话头,然后通过细致而生动的分析,告诉你为什么会问这个问题,以及回答这一问题的各种可能性。当然,在某一特定的问题上,他自己可能有倾向性的看法,但他首先会列出各种可能存在的选项。正由于此,跟陈嘉映先生谈话,你会真切地感受到,他对你的理解,常常比你自己对你的理解还要多。在更多的情况下,通过他细致地分析,你常常自己就会发现,自己提问题的方式,本身就是错误的。哲学是一场生生不息的对话,这在陈嘉映那里,如此生动而鲜活。

当时在座的学生中,有一个报考清华哲学系的。陈嘉映先生得知我也报考清华,便问考试的情况,说西方哲学史有一道题目,试论斯宾诺莎“实体即神”的思想对德国古典哲学的影响,你是怎么回答的。我说那道是选作,我没选,而是回答了洛克关于自由问题的相关论述。陈嘉映先生便说,李文倩相当关心政治民主转型的问题,从某种意义上说,这也是我很关心的一个问题。

我当时因为紧张,没怎么说话,但后来还是问了两个问题。第一个问题,我说从事哲学研究的人,需要哪方面的特质。他想了一下,说,这个问题,我之前没想过,试着说一下,大致有两条。一是我们分析问题,分析到什么层次上,才算到位,你对此要有一个比较清晰的判断。比如王小波,好多问题,他分析到一定层次,就不再往下说……陈嘉映先生说到这里,就停住了,看他的表情,是你们都明白的意思。据我理解,他是说王小波对好多问题的分析,其实是不充分的。第二点,是对词语的敏感。比如说“光头”和“秃头”,一听到这两个词,一定要能听出其中的差异来。陈嘉映先生的这一回答,涉及他对哲学的理解,因此在其他学者那里,就不一定会同意。当然,我个人比较认同这种理解,在哲学的语言转向之后,哲学所能做的工作,是如此之少。而那种传统的玄奥的思辨哲学,在某种程度上说,无非是一团热情的胡话。

我接着问,陈老师您看过我的文章,认为我是否适合学哲学?问到这里,他的一个学生说,维特根斯坦当年拜访罗素时,也问过同样的问题。我当然知道这一哲学史上的典故。但当我问这个问题时,并非想自比维特根斯坦。因为我问这一问题的背景,是我个人并非哲学系出身,之前读的是物理、文学和美学,在这种学科背景上,想学习哲学,是否不太适合?陈嘉映先生回答说,读你的文章,问题比较清楚,表达也不错。但在思想方面,你们(对着在座的学生)都刚开始,以后能走多远,我说不清。目前看得比较清楚的,是陆丁。所以你问这个问题,我的回答是:不知道。当然你也不要太相信老师的话,黑格尔、海德格尔等大哲,当年求学时,老师都说他们不适合学哲学,最后都成了大家。

之后在北京的几天,我只去国家图书馆看了一下午书,其余的地方,一概没去。不知什么原因,本科的时候,还想着到处走走;在那时的我看来,旅行还是一件美好的事。但这几年以来,对于旅游,越来越没兴趣。甚至厌倦出行。另外值得一记的,是去中国青年政治学院见了李刚案的报道记者冯军。当时他还是大四的学生,有着孩子般天真的笑容,同时充满新闻人的热情和正义感。

三月下旬,从北京回到呆了七年的成都,竟有一种莫名的亲切感。

 

二○一一年十月一日写毕
二○一二年五月四日修改

 

 

 

                           
《自由写作》首发

回到开端

 

 

 

 

 2006◎独立中文笔会自由写作委员会主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