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到首页

来稿须知

第1期

第2期

第3期

第4期
第5期
第6期
第7期
第8期
第9期
第10期
第11期
第12期
第13期
第14期
第15期
第16期
第17期
第18期
第19期
第20期
第21期
第22期

 

 

 

 

 

 

聆听与呼啸(书评)
——《诗与坦克》读后感言

丹  羽   

 

    

“鸿蒙初开,上帝与词语同在。”
——引自希腊文《圣经》

在我有限的生命记忆里,阅读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它就如同聆听。需要整个身心乃至灵魂的投入。然后,我们会因这“聆听”而发生改变。正如《圣经》“创世纪”里所描述的:耶和华神造人。乃是按自己的形象,用土造人。他造出的第一个人名叫亚当。但造好后他还不是活的人。直到神将一口气吹到他的鼻孔里,他才有了气息,才成为一个有灵的活人。

对我来说,聆听,就是被启动那口气,那个灵。那被天父上帝安放在我体内的灵。那是我们的知识、思想、感情和意义的总合。也就是知、情、义的总合。我想灵魂的生命就包含了这一切。

当我在阅读之后,我的灵魂会被启动,所有的感觉和思想、经验和观念都会扑面而来,我就会感到一切的人之属性:真、善、美;假、恶、丑,一切只有造物主才知晓的有关世界的奥秘和生命奥秘的终极扣问。所以,会体验到一切的情绪:喜、怒、哀、乐,爱、恨情、仇。这便会引起诉说、抒发或解释的渴望。这便有了表达。便会产生写作的强烈欲望。

在本文的开始,我引用了希腊文《福音书》开篇的话语,它在中文《圣经》的版本里是:“太初有道,道成肉身。”在《圣经》里,在整个基督教核心的教义和整个以基督教为核心的西伯莱文化和希腊文化里,这都是一句核心的具有“根基”意义的话语。

大部分的理解是:上帝是真理,上帝与真理同在又化为肉身,象征了生命与真理的关系;神与人、即造物主与被造物之间的关系。正如《圣经》——《福音书》上所说:“耶稣说,‘我就是真理、生命、道路。’”因此,在《创世纪》,在《福音书》的开篇都记录了这样确立“上帝是什么”的重要话语。

而最令我认同的却是希腊文里的这句话:“鸿蒙初开,上帝与词语同在。”它说明了,真理和永恒者是与他的话语同在的。这赋予了语言以神圣性和真理性。而《圣经》中不断的验证着这启示性的话语。例如:《创世纪》上说:“神说要有光就有了光,神说光要与黑暗分开,要有白昼与黑夜……”还有四大福音书上记载:耶稣在教训人时说:你们不可起誓,是就说是,不是就说不是,要再多说,就是出于那恶者了。”

这些关于语言神圣性和真理性的例子在《圣经》中不胜枚举,在其它人类经典著作中也是不胜枚举的。因此,诗歌最初是赞美、称颂造物主的荣耀、慈爱与全能,是极为单纯的。正如《圣经》中的赞美诗,那质朴的、灵性的语言是何等的美丽!然而又如众所周知的“巴别尔塔”的预言,当亚当和夏娃因受诱惑生出狂妄而堕落后,犯罪离开了神给予他们的宁静、安详,有永恒福乐的伊甸园,他们在地上繁衍后代,子子孙孙,背负着始祖传承下来的罪恶且愈演愈烈。因此,神变乱人类的语言,人们彼此不能沟通,彼此纷争、杀戮,彼此为敌。

在一个充满罪恶的世界里,语言还会是真理性的吗?强权者的语言体现奴役他人的意志,反抗者的语言体现了反抗者的仇恨。而不同的语言,充斥着不同的、形形色色的目的和意志,充满了这个世界的本色:虚假,野蛮,残酷,丑陋和邪恶!

但是,即使是在这样一个世界,在这样一个被污染了语言的世界里,我依然相信圣灵穿过邪恶和虚假的外壳仍然会击溃邪恶,从而感动着许多不同的灵魂。所以依然会有传达至善、至美的诗歌及其语言。是在被黑暗包围的世界中仍凭圣灵的感动和内心的信仰所获得的爱的果实,以至使污秽的世界里重现光明的影像。让语言重新回归它所应有的本来面目,这是一个真正的诗人所应具备的诗的质量。

这是诗。

在人类的精神史中,“诗”代表善、真、纯美和正义,俗世中人类的“坦克”恰是恶和不义的象征。

而且坦克还是摧毁的象征。坦克让那些被阻隔在层层黑暗中的真实的思想与话语遭野蛮的阻止,无法获得空旷的原野。我天性厌恶摧毁和暴力,但《启示录》上描述到:这世界终有末日,因它会被邪恶吞噬,邪恶也会自我吞噬。而世界被神恨恶的是它的罪恶,被放在永火中的也是一切与罪恶相关的事物。而那些远离罪恶的圣洁的心灵终将到达那永恒福乐的天国。

在一个不是天国,到处有纷争和罪恶的世界里,我们只能呼唤真理,我们只能聆听那至真、至纯、至善、至美的从天而降的讯息,它是通过先知般敏锐灵魂的语言传递的,而面对不公平,甚至邪恶、残忍的世俗世界时,我们也需要正义的力量去扫除黑暗。好让天国的声音能够传扬。但,黑暗是无法全部清楚的,这是不可能的。那么,与其诅咒黑暗,不如让自己发光。(引用《圣经》“诗篇”语)

所以,文学是极边缘、极孤独的,文学是单独面对永恒者的独自忏悔,是一个人面对内心世界时的自我反思。是聆听也好,是呼啸也好,这都是属于每一个有灵魂的人内心深处的真实和光亮,是属于每一颗灵魂与上帝与世界对话、交流或倾诉时的自由。

在《诗与坦克》里,我看见了各种各样不同的声音,有来自天国的启示,有来自恨恶黑暗现实的猛烈抨击,有捍卫公义的关于人类精神财富的思想见证,也有完全属于一颗无关外部世界的自我灵魂的释放。更多的是对文学的尊严、价值、意义,对要求体现其价值、意义的真实语言表达自由的捍卫,所以,我想这是一本厚重但并不沉重的书。这是一本自由但并不轻慢的书。这是一本真正包容思想自由和关注人的灵魂层面价值的书。是一本独立于许多社会架构和意识形态之外的书。更是一本真正的关于写作和文学的书。

最后,作为一位独立的基督徒作家,我想借用我最敬重和欣赏的中国当代最优秀的基督徒作家北村先生在此书里关于信仰的诗句来表达我对此书的敬意和喜悦之情——


黑夜之歌
但黑暗却不在心中
细弱且哀恸的歌声呵
从神的眼中流向
安慰的山谷
为什么他一人独唱
我们应当应和
歌声高过橄榄山
复活漫出山坡……

——节选自北村《上行之歌》第二节

 

                          

《自由写作》首发

回到开端

 

 

 

 2006◎独立中文笔会自由写作委员会主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