萨福太太
——国际笔会之源流(二)
◎
张
裕
“明天”俱乐部的组织者“萨福太太”是小说家道森-斯科特夫人(Mrs.
Dawson-Scott),闺名凯瑟琳·艾米·道森(Catherine
Amy Dawson)。
凯瑟琳于1865年8月31日诞生在伦敦南郊的达利奇村,父亲埃比尼泽·道森(Ebenezer
Dawson)是个制砖商,母亲凯瑟琳·阿姆斯特朗(Catherine
Armstrong)是苏格兰后裔。达利奇离市区并不太远,正北约十公里就是著名的伦敦桥,桥下就是由西至东横穿市中心的泰晤士河。达利奇村虽小,却至少也有两点世界著名:一是“达利奇画廊”
(Dulwich Picture Gallery)——世界上第一所公共艺术馆,1817年开展;二是达利奇学院(Dulwich
College)——英国最古老的私立中小学综合寄宿学校之一,到凯瑟琳出生时已建校246年。不过达利奇学院是一所男校,凯瑟琳和小她3岁的妹妹埃伦·奈丽(Ellen
Nellie Dawson)当然都不可能在此就近入学。
小凯瑟琳的童年很不幸福。母亲因没能嫁其所爱而酗酒,常与比她小两岁的父亲吵闹撕打,并以打骂孩子为发泄,在小凯瑟琳9岁那年因水肿去世,年仅35岁。父亲在两年后再婚,后母年仅21岁,其婚姻不幸恰为道森太太第二——被说服放弃了穷恋人,嫁给年长14岁的富商,还得履行照顾两个无母女孩的宗教义务。
凯瑟琳聪明好问,倔强任性,常有不可抑制的冲动,令只比她大10岁的后母没法管教,因此被送进一所她讨厌的寄宿学校上初中;15岁时与妹妹埃伦又一起被送到达利奇北边约四公里的坎伯韦尔,进了外祖家附近的“英德学校”(Anglo
German College),由寡居的外祖母萨拉·安塞尔太太(Sarah
Ancell)就近看顾。凯瑟琳在那里学会了德语,结交了一批同样聪明伶俐的英国和德国女孩。小姐妹俩也喜欢住在外祖母家里,安塞尔太太更习惯叫她们“艾米”和“奈丽”。
艾米18岁从高中毕业,开始自食其力,担任盲人老教授杰宁斯的秘书,包括每天为他朗读数小时。杰宁斯教授特别喜欢她,尤其是她那清悦的声音,不但教她希腊文、逻辑学等大量知识以及不轻信他人的怀疑主义,而且支付她很高的工资,年薪达400镑——当时一个熟练工人或普通职员的年收入还不到100镑,而大学教授的工资加其它津贴也不过700-1000镑。四年后杰宁斯教授去世时,22岁的艾米已经有了相当积蓄,足够她迁入伦敦城内,租一套住房,开始她的写作生涯。她在报刊上发表诗歌、短篇小说等,也有点稿费收入,不至于坐吃山空。一两年后,妹妹奈丽也离家进城,和她住在一起。两个如此年青的未婚姑娘离家进城单住,令父母颇为伤感。
1888年,23岁的艾米以C.A.
道森的本名出版了第一本书《家常猜字游戏集》(Charades
for Home Acting),介绍作为日常娱乐的猜字游戏的一些表演技巧——一种分组猜字比赛,每组一人拿到一个字后,要以动作来表演它及其组成字母,使同组的人能在规定的时间内尽快猜出来。这些表演技巧既要能体现自己的表达力,也要能把握观众的理解力,因此实际上显示了作者把握文字的水平。次年,艾米自费出版了首部文学创作——210页的长诗《萨福》(Sappho),得到很好的评价。这部歌颂古希腊著名女诗人萨福的史诗,充分表达了年轻而浪漫的作者追求各种自由的女权思想,因此被朋友和熟人以“萨福”为外号传开。三年后,她的第二部文学作品仍然是诗,更直接了当地命名为《女性田园组诗》(Idylls
of Womanhood)
,由此奠定了其女性主义诗人的文名。不过,此后又几个三年过去,再未见她有新作问世。
原来此“萨福”并非彼萨福,更非当时女性主义正走向极端的“萨福主义”者,不但没有将萨福作为“女同志鼻祖”来崇拜,而且也没有一般女权至上者的独身主义倾向。她的“新作”在文字之外、生活之中——与来自北爱尔兰的苏格兰人霍雷肖·弗朗西斯·尼年·斯科特医生(Dr.
Horatio Francis Ninian Scott)相逢、恋爱、结婚,一连生了一女两子,相夫教子,反倒颇有回归贤妻良母传统的趋势。她后来以“萨福太太”为笔名,也显示了相异于日渐成为女性主义主流的“萨福观”——如美国出生的著名女性主义诗人艾米·洛威尔(Amy
Lowell, 1874-1925)后来在名诗《姊妹们》(The Sisters)中坚称:“萨福就是萨福,既非小姐,也非太太”。
斯科特医生与太太同岁,毕业于著名的都柏林三一学院,在两人相逢时是英国王室的低阶御医。1895年结婚时,夫妻俩在伦敦市中心格林公园北角附近班奈特街2号租住一套不大的公寓,位于维多利亚女王一家所住的白金汉宫正北不过一公里之遥——斯科特医生每天上班看病,只需步行十多分钟。七年后,斯科特医生说服太太一起离开他日觉厌恶的伦敦,带着两岁的大女儿和刚出生的儿子,搬到英国南端的怀特岛北的西考斯镇。他在那里开业行医,成为一名乡村医生,很快就以自己的内外科兼长的医术打开了局面。斯科特医生的事业兴旺,收入大增,家里雇了六、七人,三个孩子都由保姆和家庭教师照顾,日常家务有女管家带领男女仆人料理。道森-斯科特夫人从家务中完全解脱出来,生活日渐轻松安逸,但也开始感到乡间生活的冷清、单调和枯燥,远离伦敦文坛的热闹活动,周围又没有看得上眼的朋友社交,于是又萌写作之意。
1906年,41岁的道森-斯科特夫人在文坛沉寂了十四年后,以“萨福太太”的笔名发表了她的第一本长篇小说《安娜·毕姆士的故事》(The
Story of Anna Beames),两年后出第二本《承担》(The
Burden,1908),从此一发不可收拾,到1914年一战爆发前的六年间又出了七本书——五部长篇小说《宝藏》(Treasure
Trove,1909)、《疑难专栏》(The Agony Column,1909)、《鲁莽的简》(Madcap
Jane,1910)、《平凡的诺克斯太太》(Mrs Noakes, An
Ordinary Woman,1911)、《石蚕》(The Caddis-Worm,1914),一部诗集《之外》(Beyond,1912),一部散文集《康沃尔的犄角旮旯》(Nooks
and Corners Of Cornwall,1911),以及一些短篇小说。
1910年,一方面由于道森-斯科特夫人对怀特岛单调生活的厌倦,另一方面也由于那里没有使子女接受良好正规教育的学校,全家又搬回伦敦附近,买了西郊索斯赫尔区国王大街6号一幢名叫“哈登”的小楼。她以老诗人和新小说家的双重身份回到伦敦文坛,重续旧谊,广交新友,社交圈子也越来越大。她在自己的家里组织了一个小沙龙,最初的参加者是几位女士,除了梅·辛克莱和伊莎贝尔·维奥丽特·韩特两位老友外,还有伊芙琳·恩德晓和夏洛特·缪两位名声正起的女作家、女诗人。
伊芙琳·恩德晓(Evelyn
Underhill,1875-1941)夫姓摩尔(Moore),但其数十部著作都以闺名和笔名约翰·科德利埃(John
Cordelier)的笔名发表。她以神学作家著名,但最初的作品是诗与小说。恩德晓很早就开始写作,16岁时就在《健康与家》杂志的竞赛中获得短篇小说奖,其后毕业于伦敦的国王女子学院,26岁出版的第一本书《羊羔律师歌谣集》(A
Bar-Lamb's Ballad Book)是关于法律的幽默诗(其父亲和丈夫都是大律师),二年后出版第一部长篇小说《灰色世界》(The
Grey World),
此后5年内又出了两部长篇——《失落的话语》(The
Lost Word)和《尘柱》(The
Column of Dust)。1911年,恩德晓以闺名发表第一部重要的神学著作《神秘主义:灵性意识本性与发展之研究》(Mysticism:
A Study in Nature and Development of Spiritual Consciousness),同年和次年又以笔名发表两本神秘主义的作品《永恒智慧之道:十字苦路的神秘论诠释》(The
Path of Eternal Wisdom : A Mystical Commentary on the Way of the
Cross),
和《盘旋路:对灵魂升华十五谜的默想》(The
Spiral Way:Being
Meditations upon the Fifteen Mysteries of the Soul’s Ascent),虽在1913年又出版了诗集《内在》(Immanence),但她此后的写作重心转向基督教哲学和神学方面,尤其关注“圣灵”和“灵性”的问题,对神秘主义和灵修神学颇有研究,成为一代神学大师,取得了无与伦比的成就:给英国教会的教士上课的第一位女讲师,主办教会灵修营的第一位女指导,建立各基督教派的普世合一联系的第一位女推手;作为最早在英国大专院校授课的女神学家之一,列名于伦敦国王女子学院和国王学院两校的校务委员,并担任了历史最悠久的政治周刊《旁观者》(The
Spectator)的编辑。恩德晓所研究的基督教神秘主义的灵性和灵修等,与将“意识流”引入文学批评的梅·辛克莱所推崇的另类神秘主义——唯灵论的心灵学和降灵术等虽有本质差别,但在精神寄托和追求的层面上也多有交集以至共同语言,因此恩德晓在其神学处女作《神秘主义》的第一版序言中还特地感谢了辛克莱的帮助,而两派思潮的分道扬镳则是后话。道森-斯科特夫人与比她年轻十岁的恩德晓的结交是在她重返伦敦之后,起于两人的共同老友辛克莱。而恩德晓又在1912年向道森-斯科特夫人引见了“美女诗人”
夏洛特·缪。
夏洛特·缪(Charlotte
Mew,1869-1928)以女性主义诗人留名于世,但她早期的作品主要是短篇小说。1894年在当年创刊就引起轰动的文艺季刊《黄面志》(The
Yellow Book)第二期上发表处女作《路过》(Passed),此后15年的作品很少有诗。1898年,其建筑师父亲去世后,她与寡母和妹妹三人相依为命,在杂志上发表小说和散文的稿费成为她的主要收入,不过这些作品都没什么影响,数量也不多,因此生前都未结集出版。1909年,年近40岁的缪才把她的写作重心转向诗,1912年在自由派的政治周刊《民族》(The
Nation)上发表了成名诗作《农夫的新娘》(The
Farmer's Bride),4年后出版同名诗集,虽然销路并不好,但赢得了行内的尊敬,尤其是一些名家的重视,给予了极高的评价,著名作家托马斯·哈代(Thomas
Hardy,1840-1928)甚至称她为 “最好的在世女诗人”。道森-斯科特夫人就是最早发现并推崇她诗作的“伯乐”之一,在《农夫的新娘》发表后不久认识了她,不时邀请她去家里的沙龙朗诵诗歌,使她在行内有了一定知名度。缪容貌秀美,可谓“美女诗人”,但其穿着举止却颇为男性化,头发留得很短,抽烟并说粗话;情诗颇有偏爱女同志的倾向,尽管在社交中没有涉入过任何此类社团,但对同性恋的追求却很明显,她与没有女同志倾向的梅·辛克莱的亲近方式,连号称“萨福太太”的女权主义者都感到震惊,以至在日记中自问:“难道所有的天才都是怪癖者吗?”
缪在提及“萨福太太”时,则特地要加上引号,以表示对这名称的不予认同。
1914年,英国刚宣布参加一战,斯科特医生就加入英国皇家陆军军医队,很快被派到法国前线,留下道森-斯科特夫人一人负担三个上学的子女。也正是在战争爆发后的第一个星期,道森-斯科特夫人首次显示了她非凡的组织能力。她在《泰晤士报》发表了一封信,建议妇女们组织起来承担一些民间和半军事的工作,以使更多的男人得以参军。全国各地很多人来信响应,并要求她作为创始人,于是在数周内就成立了一个有上千名成员的“妇女国防救援队”,并在各地建立分支。道森-斯科特夫人被邀请到各地的会议上发言,有生以来首次面对公众讲话。“妇女国防救援队”的工作非常成功,但她的单纯爱国热情逐渐升华到关注战争危害和世界和平,两年后将该组织交给其他人负责,重新把注意力集中到写作和作家的问题上来。
道森-斯科特夫人不但社会工作紧张,而且由于斯科特医生从军后收入大为降低,不得不做记者靠撰稿挣钱养家和供三个孩子上学。为了省钱,她和大女儿玛乔丽(Marjorie)两人搬到伦敦西北郊圣约翰森林区的一套两室小公寓居住,以维持两个儿子上原来的寄宿学校;学校放假期间则去英国西南角康沃尔郡的乡间别墅——她战前在滨临大西洋康斯坦丁湾海的特雷沃斯岬附近买了一块地,建了一幢名为“废丘”的平房。她虽也努力抽空继续她的长篇小说创作,但一直拖到四年后战争即将结束时才出新作。
在难以忍受的逆境中追求精神自由,以及她对自己早年作家生涯困境的记忆,使道森-斯科特夫人特别关心和善待那些雄心勃勃的青年作家,尤其是当时社会难容的离经叛道者。她为他们写了大量的书评,写信邀请那些首次发表长篇小说的作者来访喝茶,由此结交了不少忘年之交,他们都称她为“萨福太太”。她不时介绍这些新人与她那些已成名的老友见面,将可造之才推荐给她熟悉的编辑、文学经纪人和出版商,并由此产生了建立明天俱乐部的设想——给“明天的作家”提供交流、学习、探讨和发展的环境和机会。
1917年春天,年逾50岁的萨福太太创立了她设想的第二个团体——明天俱乐部,这位成名作家任命自己为“会务秘书”(Fixtures
Secretary),为 “明天的作家”规划和落实每次聚会的题目、演讲人和主持人。参加俱乐部的那些当时初露锋芒甚至默默无闻的后来成名者,除了前文提到的索思沃尔德(30岁)、德拉菲尔德(27岁)、高汀(22岁)等,还有当时颇遭物议青年,包括此后名声更大的丽贝卡·韦斯特(25岁)、亚历克·渥夫(19岁)等。
丽贝卡·韦斯特(Rebecca
West,1892-1983)原名西塞莉·伊莎贝尔·费尔菲尔德(Cicely
Isabel Fairfield),1930年婚后随夫姓为西西莉·安德鲁斯(Cicily
Andrews)。这位后来以“在世最佳记者”著称于世,尤以报道纽伦堡大审判享誉天下的
“世界第一女写手”,1959年因文学成就被英国女王册封为“女爵士”,但其早年的绯闻比文名更盛。费尔菲尔德在18岁进入伦敦戏剧艺术学院,开始演员训练的生涯,以易卜生名剧《罗斯马庄》(Rosmersholm)女主人翁丽贝卡·韦斯特作为艺名。一年后,她弃艺持笔,开始为左派报刊撰稿,先加入女权杂志《自由女》(Freewoman),从第二篇文章起以艺名为笔名,数月后跳槽为社会主义杂志《号角》(Clarion)主要写手。20岁不到就开始了与年长26岁的已婚著名作家威尔斯(Herbert
George Wells,1866-1946,1933年起为国际笔会第二位会长)的十年狂恋,次年还为他生了一个儿子,不到当时法定21岁成年的年龄就成为未婚单身母亲。明天俱乐部成立前一年,韦斯特的第一本书问世,是正值当年去世的美国著名作家亨利·詹姆斯(Henry
James)的传记;俱乐部成立一年后,她的第一部小说《军士返乡》(The
Return of the Soldier,1919)出版(在她九十岁那年改编成同名电影上演)。韦斯特后来的众多情人还包括著名演员卓别林(Charlie
Chaplin,1889-1977)、英国政治家兼报业巨头毕佛布鲁克男爵(Lord
Max Beaverbrook,1879-1964) 、以《……内幕》(Inside……)系列闻名的美国作家根室(John
Gunthe,1901-1970)等,也先后成为她作品中的角色。
亚历克·渥夫(Alec
Waugh,1898-1981)全名亚历山大·拉班·渥夫(Alexander
Raban Waugh),当年更被视为“问题青年”——高中就读名校舍博公学(Shirburn
College)时因同性恋问题被开除;明天俱乐部成立那年发表了首部小说《青春朦现》(The
Loom of Youth),以其在校经历为素材,公开描述了男校学生间的同性恋情,引起舆论很大争议;以至该校后来株连到拒绝其弟伊夫林入学,并使他成为唯一一直被排除在“舍博校友会”
外者。渥夫父子三名家,以其弟伊夫林·亚瑟·圣约翰·渥夫(Evelyn
Arthur St. John Waugh, 1903-1966)在当代名气最大,文学成就远远超过父兄,以至单提渥夫,一般世人只知有他,在美国蓝灯书屋《当代文库》于1998年评选的二十世纪百大英文小说中就有三部入选。不过,在明天俱乐部成立时,伊夫林还不到14岁,其处女作要到10年后才问世,因此也未及随父兄参与“明天”及其后国际笔会的建立活动。亚历克后来以小说家成名,虽然成就远不如其弟,但他1957年的《阳光下的小岛》(Island
in the Sun)和1973年的《致命的天赋》(The Fatal Gift)都是当年的畅销书。亚历克还是著名品酒家,据说“鸡尾酒会”就是他在1920年代发明的,还曾为时代生活公司的《世界食品丛书》撰写《葡萄酒及烈酒》(Wines
and Spirits)。
参加明天俱乐部活动的名编辑和出版商,除了前文提到创办《英国评论》的休弗、加托-温都斯出版社编辑斯温纳顿、《唯我主义者》助理编辑艾略特,还有:
亚瑟·渥夫(Arthur
Waugh,1866-1943),当年已是著名文评家、编辑和出版商,22岁获得牛津大学奖励该校学生诗歌创作的纽迪吉特奖(Newdigate
Prize);此后主要从事文学评论,自《黄面志》于1894年创刊时发表《文学中的慎言》(Reticence
in Literature),一直为该刊撰稿;1896年转入出版业,从事编辑和出版管理,1901年出任著名的查普曼-霍尔出版公司(Chapman
and Hall Ltd)总经理,后来又成为董事长。亚瑟·渥夫作为出版家,与萨福太太等成名作家是老相识,也热心提携“明天”新秀,常带他偏爱的长子亚历克参加道森-斯科特夫人的社交活动。
乔治·阿勒代斯·李德尔男爵(Lord
George Allardice Riddell,1865-1934),
当时最成功的英国报业大亨之一。他最初是律师事务所职员,23岁以全英考试第一名考取律师,但同年在买了地方报纸《西部邮报》(Western
Mail)的部分所有权后就放弃了法律职业,全力办报。1903年,他成为《世界新闻》
(News of the World)
执行董事,不久又成为董事长;事业的成功又使他拥有了更多的报刊,包括《海滨杂志》(Strand
Magazine)、 《乡间生活》(Country Life)及一些较小的地方日报。1909年被封爵,一战中成为英国政府和报界间的联络人,1918年又因此被加封准男爵,1920年被封为男爵。
奥斯汀·哈里森(Austin
Harrison, 1873-1928),1910年接替福特·休弗担任《英国评论》编辑,他在这个位置上一直做到国际笔会成立后的1923年,同时还写小说和评论。哈里森是萨福太太重返伦敦后的新朋友,在扶持“明天的作家”和此后创建笔会上合作很多,笔会成立后出任司库。
伊迪丝·露伊莎·西特威尔女爵士(Dame
Edith Louisa Sitwell, 1887-1964),诗人兼评论家,诗歌年鉴《车轮》(Wheels)的编辑。她的处女作是1913年发表在《每日镜报》(Daily
Mirror)上的诗《淹没的群日》(The Drowned Suns)。1916年开始,她与两个弟弟合作编辑《车轮》,形成了一个文学圈子——西特威尔派,尽管她声名最盛的时候是二战期间和战后,并于1954年被封爵。
明天俱乐部在萨福太太的主持和策划下办得很成功,从1918年起,每周一次晚餐会和讲座就成为惯例。她的第八部长篇小说《威斯特劳尔斯》(Wastralls)也在当年问世,一年出一书的写作状态由此恢复。11月,一战以英国作为胜利者之一而正式结束,战争导致的家庭分离也即将团圆,一切似乎都在走上坦途。
正所谓“福兮祸倚”,乐极生悲,胜利者也难躲过的战争副产——家庭破裂,在萨福太太与丈夫短暂团圆后发生。斯科特医生于1919年从军队复员回到伦敦后不久,就感到太太的冲动情绪和社交热情完全不适合他恢复宁静家庭生活的愿望,尽管萨福太太对丈夫感情颇深,却不可能再回归乡间医生家庭主妇道森-斯科特夫人的脚色。结婚20多年的老夫老妻很快就果断地离婚,成为萨福太太一生最大的挫折,令她一直难以释怀,使她在精神上更倾向于当时在文人中颇为流行的心灵学和降灵术,以至在斯科特医生数年后去世还要设法与他的灵魂沟通,成为七年后发表的唯灵论实录《来自四逝者》(From
Four Who Are Dead)的主要部分,十年后——创建国际笔会八年后,又创建了唯灵论组织“生存同盟”(Survival
League),此乃后话。
不过,在情感和精神生活之外,离婚对于事实早已做了五年“战时单身母亲”的萨福太太而言,并无生活上的显剧影响和变化,何况子女也都大了。萨福太太在伦敦居住的圣约翰森林区买了亚里山德拉路125号大楼的尾端,为此不得不卖掉她在康沃尔郡的乡间别墅“废丘”,改租了一栋名叫“莱沃娜”灰石小楼。
萨福太太每年在伦敦住九个月,以继续她的文学及社交活动,除了每周的明天俱乐部活动,每月一个星期日还在家举行的午茶沙龙,在她大女儿的帮助下,每次招待20多位与写作有关的不同客人,有当地文学界的新朋旧友,还不时有些来自其它国家的作家、记者、编辑和出版商,社交圈越来越大。尤其是在战后,一些从军的作家回国后,也参加了明天俱乐部。
圣约翰·格里尔·欧文(St.John
Greer Irvine,1883-1971)属于深受“爱尔兰文艺复兴运动”影响的地方现实主义作家。他在15岁当了保险公司职员,17岁调往伦敦,不久加入费边社,随后受萧伯纳等戏剧大师的影响而涉足剧院,并结识了著名的爱尔兰诗人兼剧作家叶芝(William
Butler Yeats,1865-1939)。1904年底,叶芝参与创建后来被称为“爱尔兰国家剧院”的都柏林艾比剧院,使欧文的第一部剧作《异教通婚》(Mixed
Marriage)得以1911年在那里成功上演,且一举成名。欧文此后一年一剧,到1915年成为该剧院经理,并上演了他的第五部也是最成功的《约翰·弗古森》(John
Ferguson)。同年还出版了三本书,达到其创作的巅峰。尽管在次年因常挑剔演出质量与演员们闹翻而辞职从军,其所在部队调往一战的法国前线,但两年内又连出了两部小说。1918年5月作为中尉在大战中受重伤而失去一条腿,回国复员后继续他的多种写作。
吉尔伯特·弗兰考(Gilbert
Frankau, 1884-1952)是犹太富商的儿子,就读英国最著名的依顿公学时就开始写诗,17岁出版首部诗集《依顿回声》(Eton
Echoes ,1901);中学毕业后进入家庭企业从商,早期作品不多,以诗歌和诗体小说为主;一战爆发后从军,后作上尉到法国前线参战并受伤致残,数年内发表了大量作品,占了至此出版10多本书的大半,以“一战诗人”知名。他一生出书半百,后以传统爱情小说为主,在英美都很流行,部分改编成电影,其中最有名的是1932年的《克里斯多福·斯特朗》(Christopher
Strong),次年上演的同名电影由美国著名影星凯瑟林·赫本(Katharine
Hepburn, 1907-2003)参与主演。此外,他也热心政治,倾向保守党,但因离婚三次而难获选民支持;1933年希特勒上台不久,他在报上发表文章《作为犹太人,我不反对希特勒》,后来才改变立场。
她尤其关怀青年人——“明天的作家”,邀请那些生活窘迫者到家里就餐,并将一些罐装食品给他们带回家去;介绍她认为有前途者认识名家、编辑、出版商等——明天俱乐部的晚餐会和讲座正是其规模的放大。
每年夏天,萨福太太则带着孩子们去康沃尔的“莱沃娜”住三个月,也不时邀请一些朋友去那里度假聚会,享受自然风光和农家食品,讨论各人的作品和设想。人多时不但将小楼的所有房间住满,而且还租住附近的农舍。她喜欢和亲友一起在自己钟爱的海滨悬崖边赤脚散步,享受贴近自然的休憩,启迪生活和创作的灵感。她在那里冥想、写作,给不在一起的孩子和朋友写信,规划明天俱乐部的活动,并写信联络可能担任讲座主持人和演讲者。1921年的夏天,也正是在那里,萨福太太产生了“笔会”的灵感。
主要参考文献:
1,Marjorie
Watts(道森-斯科特夫人的大女儿),
P.E.N. The Early Years 1921-1929, Aechive Press, London, 1971。
2,国际笔会(International
PEN)及其相关分会网页。http://www.internationalpen.org.uk/
3,维基百科(Wikipedia)相关网页,http://en.wikipedia.org/wiki/Main_Page
《自由写作》首发
回到开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