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因斯坦的梦》
作者:阿兰·莱特 接力出版社2005年1月
一本奇异的小说,充满悲天悯人的情怀。物理学家莱特从量子理论的可能性出发,文学家莱特则展开无边的想像,于是读者得以在时间的各种不同状态中体悟人生。
●《遍地枭雄》
作者:王安忆 上海文艺出版社2005年5月
一部相当轻盈的小说,不仅篇幅如此,气质上也给读者带来全新的印象。王安忆在小说中尝试介入更流行的题材,不过骨子里仍然透露出优雅。
●《查令十字街84号》
作者:海莲·汉芙 译林出版社2005年6月
关于文学、关于书的著名故事,称为当代经典毫不过分。对大部分读者而言,这个译本来得有点迟了,但美好的文字是不会过时的。
●《愁容童子》
作者:大江健三郎 南海出版公司2005年8月
“愁容童子”,堂吉诃德的日本版。这部有自传色彩的小说是大江健三郎后期最重要的作品之一,深刻探讨日本的民族性,对人性亦有深深的反思。
●《多多诗选》
作者:多多 花城出版社2005年1月
诗人多多多年来的第一部诗歌集,精选作者几十年来的最重要作品。作为老一代诗人,多多的语言和活力在当代诗坛仍然保持标志性的分量。
●《钢琴教师》
作者:耶利内克 北京十月文艺出版社2005年1月
2004诺奖得主最著名的作品,也是年度最畅销的外国文学作品之一,由此书开始,耶利内克10多部作品已经陆续译成中文。可惜译介虽多,关注却少。
●《“哈利·波特”与混血王子》
作者:J·K·罗琳 人民文学出版社2005年10月
需要特别说明的是,罗琳这本书写得比上一本要好。
●《后悔录》
作者:东西 人民文学出版社2005年9月
关于情欲、关于人性的小说,描写当代社会混乱而又无力的情爱生活。
小说在评论界获得极高的赞誉,不过并没有产生足够的大众影响。
●《芥川龙之介全集》
作者:芥川龙之介 山东文艺出版社2005年6月
不论从芥川龙之介在日本文学史上的地位还是对中国文学的影响来看,此书都具有相当重要的价值。
同时它还是国内第一次出版一位日本作家的全集。
●《空山》
作者:阿来 人民文学出版社2005年5月
阿来沉寂多年之后的新长篇小说,与之前并无太大改变。
●《穆旦译文集》
译者:穆旦 人民文学出版社2005年11月
现代中国最重要的诗人和翻译家之一穆旦终于有了文集。
●《女同志》
作者:范小青 北京十月文艺出版社2005年10月
这部看上去相当传统的小说非常别致,对“女同志”的描写更具浓浓的历史感。
●《平原》
作者:毕飞宇 江苏文艺出版社2005年9月
又是一部描写乡土的小说。和以前相比,毕飞宇的叙事显得更加圆熟老到。
●《珀涅罗珀记》
作者:阿特伍德 重庆出版社2005年10月
重述神话,回归人类的精神故乡,这个2005年最具雄心的全球出版计划产生了第一批作品。单纯从小说看,确实不代表作者最好的水平,但整个计划相当有创意。
●《秦腔》
作者:贾平凹 作家出版社2005年6月
被评论界称为“终结传统乡土叙事”的小说,叙说当代乡村传统的失落,市场反响相当不错。不过方言化写作给读者带来了相当大的阅读困难。
●《少年pi的奇幻漂流》
作者:扬·马特尔 译林出版社2005年1月
少年、老虎、小船、大海,一场奇特的冒险,一次精神的旅行。2002年布克奖获奖小说,在流行的元素之下,是对宗教等人类思想的探讨。
●《时间的玫瑰》
作者:北岛 中国文史出版社2005年9月
诗人北岛梦幻般的诗歌之旅,带领读者重温20世纪经典诗歌的魅力,同时也重逢了80年代的诗歌精神。虽然用散文写成,但激情的文字中随处荡漾着诗意。
●《我和你》
作者:韩东 上海文艺出版社2005年7月
同样是关于爱情的小说,韩东的笔触充满知识分子气息,直抵爱情的深处。
不过这一次,他的新作没有赢得《扎根》那样的反响。
●《西方正典》
作者:哈罗德·布鲁姆 译林出版社2005年6月
布鲁姆为西方古典文化招魂的旷野呼告,读者在其中重新认识西方文学的主流精神。不过在一个日益娱乐化的时代,布鲁姆的保守显得缺乏力量。
●《心是孤独的猎手》
作者:麦卡勒斯 上海文艺出版社2005年9月
经典的美国南方故事在中国有了一种怀旧的味道。众多文学青年都曾沉迷于麦卡勒斯式的孤独,不过她的小说还是第一次大规模地翻译出版。
●《兄弟》
作者:余华 上海文艺出版社2005年6月
余华这本书在读者的千般等待之后终于面世,读者和评论界毁誉参半,不过并不妨碍此书的畅销。
●《隐秘盛开》
作者:蒋韵 北京十月文艺出版社2005年9月
一场漫长、无望而又震撼人心的暗恋———爱情确实是文学的永恒主题。不过除此之外,蒋韵的小说语言具有更强烈的震撼力。
●《悠游小说林》
作者:艾柯 三联书店2005年10月
《玫瑰之名》的作者向来以晦涩著称,即使是他的小说也充满了符号的象征意义,令人难以索解。不过这部关于文学的讲演稿倒相当明晰,给读者带来巨大的快感。
●《中国现代小说史》
作者:夏志清 复旦大学出版社2005年9月
中国现代文学研究经典之作,对张爱玲等人的发掘只是此书的成就之一,更重要的是此书为以后的文学批评指引了方向。惟一的遗憾是现在的版本还不完美。
●《中国现代作家的浪漫一代》
作者:李欧梵
李欧梵出书有点太多,但这本迟迟引进的博士论文却绝对可以称为力作。此书以传记带历史,通过对林纾到郭沫若等文学家的细读与分析,再现了一段文学史和思想史。
●《抓痒》
作者:陈希我 作家出版社2005年1月
福建作家陈希我充满冲击力的作品,表现当代情境下人类失去热情的生活。令人惊奇的不只是题材,小说的语言和作者撕裂生活表象的力量给读者带来更深刻的印象。
●《最后的情人》
作者:残雪 花城出版社2005年9月
残雪又出新小说了,还是和以往同样晦涩、同样灰色。她笔下的爱情更像是斗争,她笔下的人生也只是挣扎。现在的读者,大概已经不愿再去面对这样的沉重了。
社科类
●《从历史看管理》
作者:许倬云 广西师大出版社2005年10月
一册小书,“历史管理学”,来自许倬云的一次系列讲座。不过小文章中恰恰有真知在,许倬云从历史中阐发管理学的精髓,在转型时代颇发人深省。
●《大抉择》
作者:布热津斯基 新华出版社2005年1月
和亨廷顿一样,布热津斯基对美国的未来既忧虑又抱有希望,而他笔下所描述的那个十字路口,其实不仅仅只是属于美国,整个世界或许都面临着抉择。
●《法律的理念》
作者:丹尼斯·罗伊德 新星出版社2005年11月
在一个法律至上的时代,人们对法律的认识却未必到位,即使是在号称法制发达的西方,也同样如此。罗伊德此书从法律的根源入手,语言明快,却又直指本质。
●《非常道》
作者:余世存 社科文献出版社2005年5月
只言片语,亦成文章,而且往往更有微言大义。
●《果壳里的帝国》
作者:吴稼祥 上海远东出版社2005年6月
帝国主义到黄昏了吗?吴稼祥此书带来对帝国主义的再思考,而作者的思索重点,则是时代转型过程中中国的角色与战略的问题。
●《花间一壶酒》
作者:李零 同心出版社2005年6月
杂家李零的杂文集,虽然大多数是旧文章,不过放在一起,依然能带来新意。
●《论李维》
作者:马基雅维利 上海人民出版社2005年5月
就像《君主论》对中国政治思想产生重要影响一样,《论李维》一经出版,又引起了学界对马基雅维利的强烈兴趣。只是时至今日,论者解释这位思想家的方式已经不一样了。
●《美国大城市的死与生》
作者:雅各布斯 译林出版社2005年6月
把这本书理解为对大城市的批评远远不够,这本城市规划方面的名著引进得恰逢其时。雅各布斯说得不一定都对,但她提出了重要问题,在诸多方面都可以引起人们的思考。
●《萨特的世纪》
作者:贝尔纳·亨利·列维 商务印书馆2005年3月
萨特百年诞辰纪念,有的地方热闹,有的地方冷清,无论如何,萨特当年对世界的影响已经消退。
列维此书回望历史,重新梳理萨特的思想和影响,令读者怀想。
●《岁月台湾》
作者:秦风 广西师大出版社2005年8月
秦风以图像表现历史的作品之一,此书编年排列20世纪台湾大事记,同时配以当时的照片,在细节处展现出历史风貌,令读者唏嘘。
●《退步集》
作者:陈丹青 广西师大出版社2005年1月
关于艺术、关于城市、关于教育、关于时代,陈丹青此书内容庞杂,细细寻觅,却又有着相同的思考理路,从这些文字不难感受到知识分子的思考。
●《我们是谁?》
作者:亨廷顿 新华出版社2005年1月
亨廷顿的新书,关于美国,也关于世界。亨廷顿在书中为美国定位,特别探讨在“敌人”消失之后美国该怎么办的问题。从现实看起来,他只说对了一部分。
●《知识分子的鸦片》
作者:雷蒙·阿隆 译林出版社2005年8月
阿隆最重要的作品之一,久享盛名,可惜今年引起的注意并不是太大。这有点像与阿隆同过百年诞辰的萨特,遭遇的都是冷清。不过萨特的时代已经过去了,阿隆此书却正当其时。
●《致新知识分子》
作者:兰德 新星出版社2005年5月
作为美国最重要的大众哲学家之一,兰德一直不为国人所知,这有点说不过去。虽然兰德的哲学在主流思想家当中不被重视,但她对社会的思考却极具深度。
●《中国崛起》
作者:张剑荆 新华出版社2005年11月
中国的崛起正在发生,并且是当今世界最重要、最引人注目的事件之一。张剑荆此书则试图在理论上为中国的崛起作出解释,并提供思路。
●《中国哲学史》
作者:劳思光 广西师大出版社2005年10月
作者批评胡适和冯友兰的“中国哲学史”欠缺太多,乃以独特的“基源问题研究法”阐发中国哲学历史,具有卓识。
●《自由及其背叛》
作者:伯林 译林出版社2005年10月
这部演讲集不是伯林最重要的作品,不过对于理解伯林的思想却颇为方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