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美国女作家苏姗.桑塔格(Susan Sontag,1933-2004)去年年底逝世后,西方许多大报均在头版转内页刊登长篇讣文,其儿子大卫.瑞夫却一直保持低调,直到四个月之后才愿意接受采访。今年5月初他对《纽约观察》记者说,他不会因为别人将怎样写他母亲而神经过敏,别人想怎样写就怎样写,他不会阻止,“我相信我母亲的著作经得起时间考验,这是她在意、也是我唯一在意的。至於其它的,坦率地说,我想我母亲会认为我最好是继续过我自己的日子。起码我是这样告诫自己的。”
大卫和记者女友裘安娜.罗伯逊在纽约翠柏卡(Tribeca)区的一个厂房公寓( loft)里,他和他母亲一样拥有大量藏书,他说这是“家传恶习”。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于2002年买下桑塔格的两万五千册藏书,那些书都还在她位于纽约切尔斯(Chelsea)区的顶层公寓里,作为桑塔格遗产执行者的大卫还没有勇气去面对和整理。他打算把母亲未发表的日记和信件编辑出版,并亲自作序。
大卫.瑞夫(David Rieff, 1952),战地记者、政论家、批评家,已出版七本书:《枪口下:民主之梦和武装干涉》(2005),《夜之床:危机中的人文主义》(2003),《迈阿密之行:新北美的流亡者、旅游者和难民》(2000再版),《屠杀场:波西尼亚,西方的失败》(1995),《洛杉矶:第三世界的首都》(1992);编有《流亡:迈阿密心脏的古巴》(1994)、《战争罪行:公众应知的内幕》(1999);并为《哭泣波西尼亚》一书作序。他的下一部专著将探讨伊斯兰教问题。
大卫的出生和成长早已在大量有关苏姗.桑塔格的文章和专访中有过报道,苏姗15岁进入加大伯克莱分校,一学期后转入芝加哥大学,两年获得哲学学士学位,遂进入哈佛攻读博士;17岁时在芝加哥大学认识菲律普.瑞夫,十天后结婚,19岁在波士顿生下大卫,修完博士课程后获奖学金去牛津深造,后转至巴黎,从欧洲返美后在加州与菲律普离婚,然后带着不满七岁的大卫闯荡纽约文坛。母子俩开始生活拮据,六十年代中期桑塔格成名后才有改善。大卫说,虽然他母亲很忙,但他受到正常、良好的教育,暑假通常和父亲一起度过。
儿时的记忆充满父母亲的争论,母亲激进,父亲保守,小小年纪的他试图从中调解。时隔四十多年,桑塔格前夫菲律普.瑞夫没有因伊人已故而多作评价,只简单回答《纽约观察》记者:“我想(当时)我需要的是一个大家庭,她需要的是一个大藏书室。”并补充道:她对儿子充满爱心。
菲律普.瑞夫(Philip Rieff)现年82岁,曾著有《弗洛依德:道德家的理智》等书,是一位著名但不太受重视的、不介入社会的社会学研究者和不介入政治的政治评论家。据大卫的好友史蒂夫.瓦瑟曼说,菲律普已退休住在费城,和桑塔格分手后结过几次婚,但没有小孩,大卫.瑞夫是他唯一的孩子;菲律普一向不接受任何采访,这是他第一次公开谈到苏姗.桑塔格以及他们为何离异。
大卫.瑞夫从普林斯顿大学毕业后,在FSG出版社(Farrar, Straus and Giroux,即桑塔格著作的出版商)做了十年编辑,后来成为记者和自由撰稿人,给《名利场》、《洛杉矶时报》和《艾莉Elle》杂志撰稿,1987年出版第一本文论集《迈阿密之行:新北美的流亡者、旅游者和难民》。在写作题材上,他尽量不与母亲重复,虽然他自己对文学、电影、芭蕾等也感兴趣,但这些都是桑塔格评论的范围,他从不涉及。
桑塔格之子以战地记者的身份,从在萨拉热窝给《纽约客》撰稿起,到后来在伊拉克给《纽约时报杂志》撰稿,已奠定自己作为评论家的地位。如果说桑塔格是以作家身份介入政治,那么主攻历史的大卫.瑞夫则是以第一线记者的立场对美国外交政策进行观察和批评。
今年4月在《洛杉矶时报》主办的图书节上,我去听了两场演讲会,大卫.瑞夫作为反战派与拥战派的激烈辩论十分精彩。大卫戴着一副茶镜,高鼻薄唇,英俊潇洒,有点野性的傲慢,又有点绅士般的儒雅,有人称之为欧洲贵族气质,但似乎忧郁气质更多一些。52岁的他,身材称得上矫健,却有一头灰白的头发,那种灰白色是桑塔格式的,但他没有桑塔格的激进,而是理智、冷静,甚至有点冷漠,可在辩论会中他绝不放过任何据理力争的机会。美国新保守派主将之一、《野蛮的和平战争》作者麦可斯.布特(Max Boot)发言时,有许多听众喝倒彩,大卫制止了大家,表现出友好、公平或者说是无所谓的态度。
美国著名的拥战派作家克里斯朵夫.海庆丝Christopher Hitchens)曾说:“我在公开场合和私下与各种反战派辩论过,他(大卫.瑞夫)是最难对付的一个。”有人甚至将大卫.瑞夫近年来的时评文章和布什总统的文章结集成辩论文集,书名为《帝国时态:美国王朝的前景与困境》(2003)。
如果把桑塔格的儿子理解成新左派就大错特错了。《时代周刊》曾在2002年的一篇专访中称他为“悲观主义者”。大卫.瑞夫自己说道:“我正是太悲观才发现左派的观点不够有说服力,而新保守派吸收了左派的全部乌托邦糟粕。”总之,他认为自己是一个批评家和现实主义者。连他的反对派麦可斯.布特都这样评论道:“大卫.瑞夫是一个观察家,当他看到人性之恶时便绝望地摊开双手,他追求他认同的真理,而不向政治权术或党派要求屈服。”有趣的是,当我第一次看到这个“绝望地摊开双手”的姿势时,正是在麦可斯.布特发言之际,似乎是对拥战派无可奈何,但不象是妥协。
大卫14岁那年被桑塔格拉去参加反越战游行,而他的好友、与他同年出生的《洛杉矶时报》书评主编史蒂夫.瓦瑟曼(Steve Wasserman)在伯克莱组织中学生游行已有一年的辉煌战绩了。史蒂夫是波兰犹太移民的后裔,中学时和波兰流亡诗人米沃什的儿子是同学和好友。从加州大学伯克莱分校毕业之前开始,史蒂夫就在《蓝派》(Ramparts)杂志做编辑,1974年4月主编邀请主要作者晚宴,史蒂夫因而认识了桑塔格母子并结下31年的友谊,74年夏天去纽约时住他们家,因为提前下地铁而迷路,晚到一小时,桑塔格母子为他担忧的样子至今令他难忘。
去年12月28日凌晨7点10分苏姗.桑塔格去世,8点38分《洛杉矶时报》网站即推出史蒂夫撰写的讣文,此为英特网上第一篇,比一向报导最快的《美联社》早两个小时。美国全国公共电台(NPR)当天上午从华盛顿对他进行了电话采访。我后来听了录音,他的嗓音有点沙哑。3月11日见到他时,他介绍了桑塔格的文学遗产,他说最起码《论摄影》和《疾病的隐喻》将成为经典。他还谈到桑塔格对他的个人影响,他说他永远忘不了他21岁那年,苏姗带他逛书店时从书架上取下一本本书向他介绍,使自以为博览群书的他突然觉得自己从未读过任何书。五年前苏姗患子宫癌住院时史蒂夫就为《洛杉矶时报》写好了讣告,万幸的是当时没有用上,后来他作了补充,12月29日刊登在头版转内页,比当天美国各大报纸上的桑塔格讣告都更详细、更具文学性。
史蒂夫.瓦瑟曼曾于1978年起在《洛杉矶时报》担任社论版和观点版副主编七年,后赴东部做新共和主编,三年后跳曹到FSG旗下的一家出版社做主编,然后被著名的蓝登书屋出版社挖去,在蓝登书屋旗下的时代书局做了六年编辑部主任,出版的作家包括前总统克林顿。1996年史蒂夫任职《洛杉矶时报》书评主编,并负责一年一度的《洛杉矶时报》图书奖和图书节。该图书奖已有25年的历史,分为小说、诗歌、传记、历史等九项,获奖者包括捷克作家米兰.昆德拉、波兰流亡诗人米沃什、爱伦.金斯堡、基辛格等。图书节只有10年历史,却是美国西海岸文学界的一件盛事,其规模在美国居首位,今年的图书节有全美380名作家参与的96场演讲会和讨论会,六个书朗诵或诗朗诵舞台,以及400家出版社摆出的书摊。虽然西海岸一直有一股势力反对史蒂夫,认为他只代表纽约精英文化,但美国文化界普遍认为《洛杉矶时报》书评在他手中成为全美报刊书评中的姣姣者。作为一个杰出的文学编辑,史蒂夫被邀请担任国家图书评论界奖和普利策奖的评委。
桑塔格曾于2000年4月应史蒂夫邀请到洛杉矶图书节演讲,她2001年接受耶路撒冷国际文学奖的演讲词“文字的良心”和2003年接受德国书业和平奖的演讲词“文学与自由”均以首发形式刊登在史蒂夫主编的书评版上。今年4月22日晚上在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著名的罗依斯音乐大厅举行的图书奖颁奖典礼上,当史蒂夫在闭幕词中将整个活动献给苏姗.桑塔格时,台下掌声经久不息。第二天在他主持的文学翻译讨论会上(米兰.昆德拉著作英译者麦克.海姆教授也在场),他再次高度赞扬了向美国读者倾力介绍外国文学的苏姗.桑塔格。
史蒂夫.瓦瑟曼已于5月13日辞职(详见专访),最后一周清理东西时,我去帮他整理他的一万三千册个人藏书,眼见这样一位致力于推广严肃文学的书评主编在美国媒体右翼势力抬头时被迫辞职,我为他个人、为西海岸读者感到痛心,他却乐观地一边装箱一边介绍他喜爱的书,兴致高时甚至翻开书来朗诵几段。看到书架上桑塔格作品,我随意问了几个冒昧的问题,他回答说:“是的,苏姗最反对浪漫主义和多愁善感,但也时常流露出浪漫和伤感;她不反对通俗文化,但骨子里崇尚高雅文化;她热衷于社交,但长年独居。是的,她是双性恋,但没有和恋人同居。”然后他谈起1月17日去巴黎参加苏姗葬礼的情形,并分享了一本3月30日他在纽约卡奈基音乐厅参加桑塔格纪念音乐会时的纪念册,上面有20多帧苏姗的照片。
我再次问起桑塔格葬在巴黎是否是她的本意,他说,“苏姗没有留下遗嘱,因为她心里从来不认为自己会死,是大卫决定把她安葬在巴黎(Montparnasse公墓),一个她生前住过并喜爱的城市,墓地靠近波德莱尔和贝克特等人的墓地,她在那里会安息的。”
我从网上查到,萨特、西蒙.波芙娃、莫泊桑、圣桑等人的墓地也在其附近。由于桑塔格的儿子坚持低调,美国媒体没有对葬礼作任何报道,我只在国外网站上看到,桑塔格葬礼上,她生前的好友们在德彪西的长笛独奏中朗诵了蓝波、贝克特和波德莱尔的作品……
25年前的今天,苏姗.桑塔格在悼念罗兰.巴特时写到:“他热爱生命,拒绝死亡。”
她不也是么,热爱生命中的一切,向疾病挑战,拒绝死亡。
2005年5月15日于洛杉矶
|